潮新聞記者沉聽雨
亞運會是今年不可避免的關鍵詞。
3月7日,杭州亞運會迎來倒計時200天,各項準備工作開始衝刺前進。 雖然經過重啟後出發了,但這場體育文化盛會的步伐依然穩步而堅定。
我還記得2015年,在萬里之外的中亞古城土庫曼的阿什哈巴德,「杭州」這個詞響徹藍天。 當「中國杭州獲得2022年亞運會舉辦權」這句話響起時,杭州註定會在亞洲體育事業發展的里程碑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站在亞運會的舞台上,作為主辦國,我們正向著「中國特色、浙江風采、杭州品味、精彩」的盛會目標前進,亞運會精神的榮耀即將在浙江綻放。
開幕舞台
詩畫展現浙江魅力
杭州亞運會的大幕將於9月23日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的開幕式上正式拉開。
開幕式的舞台,對大型體育賽事來說,始終是關注和重要的。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儀式,它寄託著國家認同、民族自豪感、人民願景,是向世界展示國家和城市形象的絕佳窗口。 舞台上一個個閃耀著美麗光芒的瞬間,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軟、硬實力。
回溯過去,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到2022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的演出讓世界了解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成果,看到了更加自信從容的新時代中國。
開幕式上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也是杭州亞運會的追求。
全國政協委員、杭州歌劇院院長崔巍是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副總導演,他說:「大型體育賽事開幕式總是與時俱進。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要讓世界了解當今中國、浙江的發展狀態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成為經典的開幕式總是有紮根於本土的精妙表現。
杭州亞運會也不例外。 崔巍說:「浙江元素、浙江精神等,將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團隊將呈現立足浙江、展現中國、胸懷亞洲、放眼世界的視覺文化盛宴。 」。
這樣的理念,一直體現在亞運會籌備的各個階段。
日前,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選定閉幕式暖場節目,從全省340多個節目中進入109個暖場節目庫。 其中一個篩選標準是,節目能否以熱情和熱情,展現浙江人民歡迎八方來客的期待,展現「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魅力。
放眼望去,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湧」、主題口號「心連心@未來」、吉祥物「江南憶」組合、核心圖文「潤澤」和色彩系統「淡妝」等亞運美學元素,無一不在
正如亞運會會徽設計師袁由敏所說,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智慧,亞運會是浙江完成形象推廣的又一好途徑。 以錢江潮為形象中心設計的會徽「潮湧」,用一江之潮連接浙江和世界。 他希望再過幾十年,人們看到這些標誌,會很快想到浙江和杭州,想到屬於它的文化底蘊。
對浙江來說,亞運會開幕式是一場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歷程。 特別是推遲重啟後,節目製作、編排等需要不斷調整。 但崔巍坦言,在壓力之下,這是球隊不斷的突破。 進入3月,杭州亞運會開幕式隊伍先行進入杭州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進行技術調整,為開幕式上演「前戲」。
我有理由相信,通過這個舞台,世界將了解充滿活力的中國和浙江。
體育舞台
為比賽貢獻能量
回歸比賽本身,亞運會備受世界矚目,是亞洲最大規模的綜合性運動會。
放眼體育舞台,賽事組織是否合理有序運作、志願者是否周到、體育場是否使用舒適等,考驗著浙江的賽事組織管理水平,影響著浙江對外形象的傳播。
亞洲體育場在其中看起來最好。
作為舉辦亞運會的必要基礎,杭州亞運會在全省範圍內,按照「杭州為主,全省共享」的指導方針,共有56個比賽場館(含殘奧會獨立體育場)。 現代化科技發展成果讓場館充分體現了「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賽事運營理念。
以智能為例,杭州亞組委將3DGIS、BIM、IoT和5G等技術運用到場館建設中,通過場館智能管理系統的反覆升級,更好地滿足亞運會的服務需求。
效果怎麼樣? 從在各亞運會會場舉辦的一系列大型體育賽事中,全國各地的運動員、教練等都給予了「會場硬體條件好」「賽道踩起來很舒服」「工作人員很細心」……的評價。
這並不是結束。 按照主辦亞運會的標準,這些賽場和運行隊伍將繼續通過全要素參與、全流程演練,不斷練兵、積累經驗、優化功能,通過實戰提高比賽水平。
亞運會志願者也是體現浙江賽事水平的亮麗名片。
「他們代表著杭州、浙江、中國的形象,選拔非常嚴格。 」杭州亞組委志願者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所有選拔都是對面試者的服務動機、心理素質、個人能力、儀容形象等全方位的評價。 成為大賽預聘志願者後,以心理健康、禮貌、上崗紀律、服務技術、應急處置、志願者支持等為主,參加通用訓練、場館訓練、崗位訓練等,最終幫助上崗志願者綜合素質高、服務水平專業
選手是這個舞台上比賽的主力軍。
特別是對浙江的運動員們來說,能在家鄉參加這樣一場國際性的比賽,是幾代浙江運動員的願望和自豪。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羽毛球運動員陳雨菲前段時間輾轉各地,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公開賽備戰亞運會。 她是這樣說的。 「這是亞洲體育人的盛大聚會,是我們的大師。 我相信所有來自浙江的運動員都想在《家門口》亞運會上展現浙江體育的風采和實力。 」
亞運步伐漸行漸近,舞台各方為杭州亞運貢獻力量。 這是共同的期待。 杭州亞運會可以贏得更多的讚譽,在亞洲體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城市舞台
讓生活變得更好
這是一次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的認知——大型國際盛會,在提高城市能耗水平、城市質量、推動城市文化發展、拉動經濟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辦好會議,建設一個城市。 對浙江來說,乘著杭州亞運會的東風,這絕不是口號。 正在準備的亞運會正在給浙江帶來真正的變化。
自2020年《杭州市亞運城市計劃綱要》發布以來,杭州聯動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等合作城市,健康城市建設行動、城市國際化推進行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綠水青山守護行動、數字治理賦能行動、產業發展質量行動、文化名城傳播行動
市容不斷提高。 全省各地圍繞重要節點、重要區域,提高標準,展示全域美景,期待以最好的狀態、最美的環境迎接亞運會。
城市文明風氣開朗。 在杭州,「亞運會青年v站」陸續建成,服務開展,民用設施齊全,城市志願者提供幫助,宣傳亞運會知識。 大會期間,他們將為市民和海內外來賓提供語言援助、交通指導等多項志願服務。
藉助亞運契機,國內外重要體育賽事、國際會議等越來越多落地浙江,提升浙江韌性、張力和國際化程度。
一年多的空檔期,也給亞洲賽場的利用帶來了新的嘗試。
「天氣暖和了,來會場打球、健身的市民比以前多了。 到了周末,預約更滿了,人流絡繹不絕。 」金華市體育中心體育館館長毛仁傑明顯感受到了體育熱潮在城市裡涌動。
自去年5月中旬以來,已有56個亞洲體育場陸續「開門」,只需註冊「亞洲體育場在線」,即可通過手機預約。 這些惠民開放的亞洲體育場、陸橋下的網球場、社區大廈樓頂的籃球場等不斷增加的體育場和體育設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體育鍛鍊的便利。
浙江人親身感受到,身邊悄然變化的——交通便利了,道路美化了,城市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志願服務增加了。 不斷增長的城市「臉」,將「美」持續書寫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亞運會改變了北京和廣州,但現在也在改變浙江省。 賽前賽後持續釋放的紅利,讓亞運會的印記成為城市品牌,可持續促進城市進步。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