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世界多大,不想看就不看,怎麼舒服怎麼來,鐵了心腸在科技時代做個手藝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盡興也好。
——遇言姐
漫畫家夏達41歲了。
她的微博小號發了一組自己的新照。
這一次是二次元歐系范兒。
蕾絲雙層領,鏤空小開衫,齊劉海假髮的頭上,扎著兩隻大大的蝴蝶結。
照片是用自拍遙控器拍的,背景是杭州家中的小院子。
上個月,她也發過一組照片。
長卷髮,圓草帽,印花燈籠袖的蓬蓬裙,腰間和脖頸纏繞著草綠色的緞帶,像是遇言姐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花仙子。
過生日時,她發了一組短髮本色照片。照片中的她穿著海軍領,卡通藥丸圖案的套頭衫,在登山。
再往前翻,她還發過不少漢服照。
身著水綠色的長裙,在庭院中輕搖團扇。真真是,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看到這樣的夏達,誰不贊一聲少女?
雖然,幾年前夏達就大方貼出了自己髮根變白的照片。
以前,40歲的女性已經接近要被叫大媽的年紀,遇言姐在35之後就叫自己「阿姨」了
感謝現代社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夏達上一次被大家看到,是在2011年的兔年春晚。
主持人在台上展示夏達畫的兔年漫畫。
夏達在台下安靜地坐著,攝影師給了她兩個鏡頭——五官深邃,鼻樑高挺,耳垂圓潤,一張略短的稚氣小圓臉,像漫畫中走出來的少女。
可能當時正值午夜,夏達看起來有點憔悴
據說節目組本來安排夏達上台的,但她不願意,所以換成了李小冉替她攜畫講解。
「我就在底下坐著就好。」夏達說。
春晚一秒值千金,別人豈止搶破頭,她說不上就不上。
後來,夏達的成名引來一些嫉妒。
她髮長文敘述,中國沒有成熟的漫畫產業,許多作者畫一畫就離開了,自己是靠著在窮困中死磕才畫到現在。牢騷和嫉妒沒有意義,既然想要就也動手畫。
「7年,挨過餓,吃過苦,生病靠死扛,每天拷打著自己的精神和體魄,作畫,作畫,我祭上了自己的命,所以神讓我見到了一絲光。」夏達說。
夏達1981年出生在湖南懷化,畢業於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這所學校後來經過幾次合併,組合成現在的長沙理工大學。
按夏達的天分,應該是可以考取美術院校的,當年進入綜合性大學專科,不知什麼情況。
夏達小的時候身體不好,在療養院住過一段時間。
那段經歷讓她養成了孤獨沉默的性格。
夏達從小就長得美,在家屬院十分出名,以至於家人在小區里的稱謂變成了「夏達的爺爺」、「夏達的爸爸」、「夏達的媽媽」……
黑白背景+角度調整,夏達有些像赫本
小時候的她喜歡畫畫、喜歡閒書,喜歡跟高考無關的事。
家裡人不管不問由著她去,高考報志願也隨她自己選。
她跟爺爺的感情很深。
爺爺過世前寫自祭文,最後一段是:「小孫女有特殊才華,應因材施教,切勿折壓。」
許多年後,夏達讀到這段字,忍不住掉下眼淚,自己以為的散漫放養,其實是家人用心良苦。
夏達的第一篇漫畫作品,在19歲時發表在雜誌上。
那時大家莫不是既土且窮。
買不起進口網點紙,陰影啊、水波啊,都是夏達自己手繪。
就在昨天,她還上傳了一個在網點紙上刮雲層的視頻。
胸有成竹、手法嫻熟。
被大家驚呼傳統手藝還沒丟。因為,電腦時代已經沒人用這個了。
《北卡》代表著國漫的青蔥歲月,它的老闆是因為喜歡創作漫畫,放棄了計算機系保研的姚非拉。
除此之外,還有清華美院的翁辰、北工大建築系的Ann、北京林業大學的豬樂桃。
學歷和畫技都不算出彩的夏達,在那群神氣的女生中不是翹楚。
那時,誰又知道這群志同道合的熱血青年後來會割席分座、恩斷義絕呢?
扯遠了。
我記得夏達的第一篇漫畫中有個叫謝春紅的女生。
我當時還跟同學說,這個作者畫得不錯,就是怎麼給角色起了個這麼土的名字。
同學回答:「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有出處的。
從此,我就記住了那個叫夏達的作者。
上大學時,系裡調查同學們的畢業方向。
9個女生中有8個宣布自己的理想是成為漫畫家。
唯有夏達的回答是:「希望偶爾畫畫就好。」
多年後,宣稱要成為漫畫家的大學同學們離場了,一起給漫畫雜誌投過稿的同行們散盡了,只有夏達一直在畫。
用朋友的話說: 一年到頭都奮鬥在原稿紙上,每次截稿日都會讓她脫層皮。
夏達一天畫8-10個小時是日常,虎口都被筆磨破了
那一年春晚之後,因為夏達的成名,我們一度以為國漫的春天來了,以為國漫的風終於要吹起來了。
然而,我們終究是想多了。
十年之後,國漫圈的變化不大,沒有形成成熟產業,基本淪為網文的下遊行業。
因為市場做不大,經紀和作者玩起了零和遊戲,你多拿一點我就要少拿一點。
幾場撕嗶大戰讓圈子徹底分裂,更是嚇退了有心入行的年輕人,到頭來沒有人是贏家。
再回首當年熱熱鬧鬧的《北卡》,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也長。
在那群早期漫畫作者中,夏達的運氣要算是好的。
坦白說,美貌給她帶來了很多加分,她為PSP拍的照片出了圈,讓不看國漫的人也知道了她。
但是,夏達特別反感性別凝視。
早在10來年前的採訪中,她便拒絕把「美女」兩個字加在職業的前頭, 「有種不太尊重的感覺,叫我漫畫作者就好了」,夏達說。
她自稱「達叔」、「老人家」,微博大號數十年只發花草和貓咪,只在每年過生日時才發一張自拍,配文是:今天我XX歲了,仍然覺得世界很有趣。
微博上一旦有人關注她的外型多過她的作品,她就會把人拉黑。
直播畫畫,有人喊著要看她的臉,夏達大怒:「看臉你關注這個號幹嘛?取關好嗎,別特麼浪費老子的資源。」
此外,她不做平面模特,也不帶貨,容易的錢她不賺。儘管她每次一發漢服照什麼的,留言中都有人問她在哪裡買的。
現在的夏達住在杭州郊區。
房子是很多年前花200萬買的,一樓兩戶打通,帶一個小花園。
她的工作室是跟當地人借的宅基地。
家裡是歐式設計,工作室是日式的,相同之處是到哪都有貓咪和多肉守候。
夏達一直沒有結婚,也沒聽說她有男友,她有自己的姐妹群,玩漢服、玩古風、扮蘿莉,開開心心二次元著。
她的微博從來不提私人生活,說不拍廣告就不拍,說不帶貨就不帶貨。
她說自己也不懂投資,有錢就花掉,買成自己喜歡的東西。
夏達收集了很多首飾,匪我思存說她是:首飾匣比行李箱都大
說實話,遇言姐不是夏達的書粉。
知乎上也有行家批評她的創作——
故事乾癟、分鏡生澀、人物僵硬、缺乏動感、色彩顯髒,掌控不了宏大題材,內心還是個小女孩,跟漫畫大手相比仍有很長距離。
但是,大家也都承認,在國漫這塊形不成生態的鹽鹼地上,夏達能一直畫到現在已經讓人佩服。
但是夏達不覺得自己是在苦苦堅持,對她而言,畫畫是出於像吃飯喝水一樣的必須。
至於夏達的生活狀態,不由人不感慨,感謝現代社會讓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41歲的女生可以不結婚,可以穿Lo去喝下午茶,也可以迷戀BLD娃娃,不想接觸社會就不接觸,想呆在小圈子裡就呆著。
只要姑娘能夠自給自足,怎麼過日子是人家的事。
以前,遇言姐受到的教育是要逼自己走出舒適圈,要快速成熟起來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新世界。
所以,上大學就選好找工作的會計專業,大學畢業就鉚足了勁兒奔著專業人士成功樣本去考會計師。
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在一種缺乏夢想和水分的狀態里慢慢變得分裂且失去自我,才選擇了一條艱難的創業之路。
然而創業一路而來,也是開啟著Hard 模式,沒有周末沒有休假沒有自己給自己放鬆的生活……
年紀漸長,疫情突發,我突然發覺人生也可以有另一種活法兒。
管它世界多大,不想看就不看,怎麼舒服怎麼來,鐵了心腸在科技時代做個手藝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盡興也好。
只可惜自己醒悟得比較晚,一直照著別人的樣子活著。
像夏達這樣弱水三千,人取一瓢,一瓢以外的世界與我無關。 又何嘗不是是另一種成功的人生。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