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奕,前任的流量也是值錢的

2023-07-25   遇言不止

原標題:張大奕,前任的流量也是值錢的

不是每種成功都能夠仿效,不是每種成功都值得「打板」。

——遇言姐

7月23日,前「第一網紅」張大奕突然在微博官宣結婚。

確實看起來不是很開心

新郎據說是房地產富二代廖君豪,比張大奕小4歲,微博認證為四川鼎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不僅如此,他還在遂寧雅舍君豪陽光酒店有限公司、四川民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四川王子足療服務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當大股東

但是,這明明是一個舊視頻。

證是早領了的,婚也是早結了的,現在發布婚訊,是因為兩天前「前任升職了」

被驅逐出「阿里合伙人」的蔣凡,三年後,捲土重來,好一出「熹妃回宮」的戲碼

7月21日,在阿里剛剛發布的2023年財年年報中,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單中,新增了兩位。

一位是菜鳥集團CEO萬霖,一位是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蔣凡。

網際網路都還記得,3年前,曾經被稱為「阿里太子」的蔣凡是因為一樁「正宮逼小三」的風流韻事而被從阿里合伙人除名的。

如今猶如一部八點檔的熱播「電視劇」,三年後推出第二部——

出軌男重歸家庭,事業重回巔峰;

小三女嫁入「豪門」,網紅事業不老;

皆大歡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只不過,大家都在質疑,為什麼這個時候,舊視頻重發?

蹭蔣凡的熱度?還是向前任示威?

在網友們看來,張大奕純屬「一切過往,皆為流量」,這個節骨眼兒依然不忘最後「USE」一下蔣凡。

感情是流量,流量是值錢的。

先簡單捋捋當年世人皆知的蔣凡張大奕的瓜。

2021年4月,董花花在微博警告張大奕「不要招惹蔣凡」,扯開大瓜序幕。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老娘可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為之@張大奕」

接著,張大奕稱:「只是一場誤會。」

媒體「虎嗅」第一時間向張大奕求證,對方回覆:只是一場誤會

在董花花開撕之後,張大奕就像沒事人一樣,照樣在微博曬自己的碎花長裙,直到有網友蜂擁而至來批評,她才關閉評論功能

但是不久,蔣凡被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並致歉。

而微博則因為干擾網絡傳播秩序,而被責令整改,熱搜暫停一周。

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事件的兩位女主角都是1988年生人,據說張大奕曾經把生日改成1997,被網友打臉之後才改回1988年

6月的時候,董花花發了一段一家人慶祝小女兒2歲生日的視頻,傳遞出來的信息是兩口子打算把家庭繼續經營下去。

之後,事件中的3位主角消停了一陣子。

疫情期間,張大奕曬自己在讀中歐。

後被打臉,上的是EE,而不是她自己說的EMBA。

二者區別是:EMBA要走錄取程序,有文憑證書,有校友資格;EE則是交錢就能上的培訓班。

網友反光鏡中有疑似蔣凡的倒影,送張大奕上學的「助理」可能是蔣凡,網友們都是福爾摩斯

12月19號,張大奕發了一張用餐圖,結果被網友發現,不鏽鋼餐具上有蔣凡的倒影,發文時間還剛好是1520(要我愛你)。

遇言姐想說,這好心機啊,總是暗藏玄機。

因此又激起一波網上輿論討伐。

這洞察力,網友人均福爾摩斯。不過也可能是張大奕故意放出的線索

而在小紅書上發Vlog的董花花這邊則毫無波瀾,依舊是插花、旅行、看展。

錦衣美食、歲月靜好。

董花花的小REDBOOK——旅行、美食、插花、穿搭,總是一片歲月靜好

之後,有人在留言中問董花花是不是離婚了。

董花花回復——

「我離不離婚都不需要證明給任何人看。」

與之前在微博上發文「老娘也不是好惹的」相比,換了一種態度。

再來看蔣凡這邊。

2020年12月,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於蔣凡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的公示,公示期為三天。

幾天後蔣凡被中止認定C類高層次人才,疑似是被舉報違反了公序良俗這條規定。

據網上的分析,人才政策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退個人所得稅。

退個人所得稅的前提是期權行權,而行權套現則意味著要離開阿里。

不知蔣凡是不是當時已經打定主意要跳槽了。

話說,蔣凡也真是個人才。

之前幾個程式設計師搶月餅都被阿里以違背價值觀為理由開除了,而蔣凡身為高層冒著被指利益輸送的風險跟客戶搞婚外戀,仍然得以留職。

微博董花花手撕張大奕事件剛剛過了一個月,馬雲就公開露面,跑到千島湖釣魚,專門給蔣凡帶著,隨行的還有張勇,以示重視

僱主想你走,有一百種辦法挑毛病;

僱主想留你,有一百種辦法打圓場。

打工人在職場的去留,只跟不可替代性有關。

百度百科顯示:蔣凡,1985年出生,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友盟創始人。 現任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包括 Lazada、速賣通、Trendyol、 Daraz、Alibaba.com 等業務)董事兼執行長

遇言姐看了一下蔣凡的履歷——青年才俊、平步青雲、自帶光環、無法忽視。

捋一下蔣凡的經歷。

1985年生人的蔣凡,今年也不過38歲。

高中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獲獎(這是我看到的最有效的奧數廣告,肉肉你也要上奧數,不許逃),直接被保送到了復旦計算機系。

21歲以大二學生的身份,在海量名校畢業生中勝出,被谷歌中國納為實習生。

不僅如此,蔣凡在面試中給李開復留下了深刻印象,李開復後來在自傳中還念念不忘這個年輕男孩。

2009年,李開復離開谷歌中國,將蔣凡一起帶走創業,負責做數據服務的「友盟項目」。

2013年,李開復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把友盟打包賣給阿里,28歲的蔣凡實現財務自由。

入職阿里後的蔣凡,又是一番銳不可當。

第二年便被張勇提拔為淘寶無線事業部總監,用大數據改造淘寶APP,實現今日的千人千面。

2017年,蔣凡出任淘寶總裁;2019年,蔣凡兼任天貓總裁。

淘寶法人、天貓法人,也由蔣凡接任。

34歲的他成功晉升為阿里最年輕的合伙人。

蔣凡原本是阿里38名合伙人之一,現在又重新回到合伙人的身份

在人才濟濟的阿里,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猶如坐著火箭上升,年紀輕輕博得大位,這樣的蔣凡真真是精英中的精英。

他的職業生涯是個人才幹+貴人賞識+行業風口的完美結合。

事業如有神助的蔣凡,性格上有什麼特點呢?

根據李開復的回憶,蔣凡當年在谷歌中國的面試中十分出色,唯一的缺陷是基礎課平均成績只有61分。

面試官認為成績不佳是態度問題,蔣凡回答:

學校開設的課程陳舊,跟實際編程毫無關係,自己希望把時間精力放在更有價值的學習上。

蔣凡還說過,自己對出國沒興趣,也沒想過讀研究生,那些對於自己來說是浪費時間。

由此看來,蔣凡在年少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自洽的價值體系,不受干擾、目標明確。

再加上運氣好到開掛,各個節點有貴人相助,年紀輕輕就站上了金字塔尖。

當年的桃色事件,是蔣凡職業生涯中第一次受挫,也是繞不過去的里程碑式斷崖。

蔣凡外表也算是相貌堂堂,看起來忠厚可靠

這一次蔣凡重新回到阿里的核心團隊,是實打實的數據打上來的。

過去一年,在整體業績增長疲軟的背景下,蔣凡所執掌的國際數字商業板塊表現亮眼,成為了阿里新的增長引擎。

以自然年2023年Q1(對應阿里2023年財年Q4)為例,該季度,阿里整體營收同比增長僅為2%,國際數字商業收入同比則在29%,達到185.41億元,其中包含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等在內的國際零售商業營收更是同比大幅增長41%。

高增長,也直接帶動了國際數字商業版塊的權重提升。

自2022年1月上任天貓國際起,蔣凡就被曝出頻繁出差海外,用上半年時間走遍了東南亞和歐洲國家,與當地團隊、合作方、商家等進行了深入溝通,重新思考了相關戰略。

總之,蔣凡也進一步對組織架構、經營策略、戰略方向等進行梳理和調整,確定跨境+本地模式的策略,最終實現了業務上的破局。

再一次,證明了自己。

再來說說被稱為「第一網紅」的張大奕。

2009年左右,作為模特的張大奕在《米娜》、《昕薇》等雜誌的內頁出現。

這就是當年模特張大奕在《米娜》的內頁圖

當年,這個導遊專業畢業,卻沒考到導遊證的姑娘,有著近30萬的微博粉絲,拍一支廣告大約能有2000元的收入。

2010年,張大奕進入了淘寶,一家叫莉貝琳的淘寶女裝店找到她做專屬模特,而這家店就是後來的網紅孵化器如涵的前身。

後來這個女裝店進入了瓶頸期。

2014年,電商馮敏(也是莉貝琳的老闆)和網紅模特張大奕,一個想要變現,一個想要流量,兩人一拍即合開了第一家淘寶網紅店——「吾歡喜的衣櫥」

從左到右——張大奕、馮敏、蔡崇信、馮敏妻子莉貝琳。張大奕的服裝店「吾歡喜的衣櫥」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成為了淘寶女裝的銷量冠軍店鋪

馮敏負責供應鏈,張大奕負責營銷。

這個模式被稱為:「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

打開網絡,幾乎全都是揭髮網紅產品質量低劣的爆料

那時,網紅電商剛剛興起,踩在風口上一路飆升。

張大奕的微博粉絲和淘寶粉絲均過千萬。

2016年,她成為了中國網紅排行榜第9名,這個榜單的第一是王思聰。這一年她拍了一部紀錄片《網紅》

僅僅用了一年,張大奕的網店就創出了單店上億的年銷售額。

2015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躋身淘寶女裝TOP商家;

2016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成為淘寶第一家銷量破億的女裝類店鋪;

2018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銷量破億,只用了28分鐘。

難怪當時有媒體宣稱,張大奕比一線明星還能賺錢。

2017年,已經成為頭部網紅的張大奕和搭檔馮敏出現在阿里巴巴投資人大會上

親歷網紅張大奕的帶貨能力,馮敏意圖批量複製這一模式。

他將公司從之前的「網紅+供應鏈」轉變為「網紅+網紅孵化+供應鏈」。

然而這一次,成功沒有如期而至。

如涵有113個簽約的網紅(KOL),分為一線網紅、成熟網紅以及新晉網紅三個級別。張大奕、大金、管阿姨同列一線網紅陣營,其中,張大奕居首位

就在張大奕賺得盆滿缽滿之時,其母公司如涵卻是泥潭深陷。

營銷費用和網紅抽成,讓如涵在盈利這件事上非常吃力。

如涵開始大量孵化網紅的兩年中,不僅持續虧損,並且逐年擴大。

至少從帳面上來看,彼時如涵的盈利還不夠孵化網紅的開銷。

這也是王思聰所質問的:「既然要投入1.5億的營銷費用,那麼網紅KOL的意義又在哪裡?」

此外,微博的紅利期已是明日黃花。

抖音等新型社交平台興起,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除了母公司如涵的營銷模式難以為繼,張大奕本人也是備受爭議,風評不佳。

網紅店的模式是仿製大牌、廉價販賣。

服裝沒有版權,抄襲不被追究,但「一比一定製」這句術語又是個什麼鬼?

把山寨吹成是定製,還能不能要點臉了?

這樣的公司居然也能上市。

2016年,張大奕號稱自製口紅上市,廣告卻是盜取他人試色Armani的貼圖。

遇言姐說,身為一家擬上市公司,卻連產品照片都要靠盜圖,這樣的企業如何讓人信任?

簡直就是個笑話。

2017年,張大奕被原創者指出設計抄襲時,大言不慚地反擊:

「你申請專利了 ?版權婊又來了!」 流氓作風一瀉千里。

同年,本末測評吐槽張大奕售賣的服裝粗糙廉價,說明不實,只配丟進垃圾桶。

稍後,本末測評的微博被關閉。

事實上,本末測評曝光過的網紅店不止張大奕一家,還包括雪梨、大金 、林珊珊、滕雨佳。

結論是沒有一家的產品是合格的, 是大媽們擺在鋼絲床上賣的貨色。

2018年,張大奕稱自己在LVMH化妝品研發中心待了一整天,學習到了許多行業秘密。

轉過頭來人家就開始「打板」(術語叫「概念來源」)雅詩蘭黛的粉底液、「打板」CPB的唇彩、「打板」CPB的洗面奶。

正可謂:萬物皆可打板,史詩級的搞笑。

你說你打板件衣服也就算了,居然還要打板護膚/化妝品,真當人家的研發團隊都是吃乾飯的?

你這麼厲害怎麼不去打板人民幣呢?

被網友diss後,張大奕發文挽尊:「Olay也自稱平價SK-II,我為什麼就不能打版cpb?」

遇言姐說,玉蘭油和SK-II同屬寶潔旗下,技術共享,你的「打板」神技又是從哪來的?

LVMH一日游時人家教給你的?

如涵融資之時,阿里巴巴和賽富基金各持有約8%的股權。

對此,遇言姐也是不解,為何兩家盛名在外的機構會投資這樣一家很low的公司。

張大奕自產自銷的紀錄片《網紅》,為阿里巴巴橙色天空製作

馮敏曾稱,如涵的價值觀是「讓有才的人更有財」,招致網友嘲笑:張大奕有什麼才啊?

然而,即使是這樣,如涵還是上市了!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這句話放在張大奕身上,恰如其分

2019年4月3日,號稱國內「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總發行規模為1.25億美元。

持股15%的張大奕上市敲鐘。

至此,張大奕擔任聯合創始人的如涵控股,已經是第二次衝擊資本市場。

之前,如涵曾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16個月後宣布終止掛牌。

自國內退市的如涵,捲土重來進軍納斯達克,然而美國之行同樣遇冷。

IPO發行價12.5美元,開盤宣告破發,至當日收盤時市值縮水了37%,可謂難看之極。

對於網紅第一股遭打臉,網紅王思聰發微點評:

如涵的2大問題在於:

1:企業連年虧損

2:模式不可複製

雖然如涵遇冷,但持股15%的張大奕仍然擁有近6億元的身價。

此外,她還可分得如涵凈利潤的49%。

很多女孩子渴望成為一名像張大奕一樣穿穿新衣、拍拍照片就賺得風生水起的網紅。

然而,張大奕的成功有著極大的偶然性,複製的可能很小。

作為剛好蹲在風口被吹起來的那一隻,如涵自己投入重金都造不出來第二個張大奕呢。

網紅的紅利期過去,產品質量、後續服務、品牌價值等等問題暴露出來,如涵的結局不難預料。

可以說,沒有什麼觀察、借鑑的意義。

上市一年半市值蒸發70%,如涵開啟私有化

雖然如涵退市了,據天眼查信息,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狀態由存續變更為註銷。

馮敏攜張大奕打造的網紅電商神話,終究黯淡,而已為人妻的張大奕則繼續在自己「衣櫥」做直播帶貨,但出鏡率有限。

目前,「吾歡喜的衣櫥」粉絲數達1266萬,依舊以女裝服飾為主,整體風格偏年輕女性,店鋪好評率達99.54%。

BIG EVE BEAUTY張大奕天貓旗艦店粉絲數為105萬,是張大奕於2018年創立的美妝品牌,包含多個護膚和彩妝產品,店鋪綜合體驗達四星半。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張大奕的線下會員店要在杭州開張了,占地面積約1000平

張大奕的淘寶粉絲量達1265.6萬,微博粉絲量為1116.5萬,還是具有流量和商業價值。

梳理一下網紅張大奕入駐某寶的這13年。

從一名網紅成為一名網紅店主,經營第一家銷售額過億的服裝店;

借著某寶的人脈支持,得到更多流量、更多曝光,在2016年成為第一網紅。

2019年3月8日,張大奕和阿里的第一批合伙人事業部總裁戴珊一起登上了地鐵的宣傳海報,自稱 「把顏值變成市值」

2019年,納斯達克敲鐘,讓「第一網紅」成為「第一網網紅股」上市股東,號稱身價6億;

2020年,因為「花花撕張三」直接影響到蔣凡的降職,如涵的股票被稱為:失去信心;

2021年,緋聞事件1年後,如涵退市、私有化,張大奕身價縮水4億;

2022年10月,張大奕宣布和富二代男友訂婚;

2023年,張大奕繼續網店,開線下店,宣布結婚。

遇言姐總結一下張大奕的成功的過往:

1)所有的成功都和個人努力和時代造就相關。

個人認為張大奕的「時代偶然性」更大,她踩准了網紅經濟。

2)她本人小機靈、小聰明不少。

從她在發布和蔣凡關係的圖片的各種小線索、小暗示,足以看出她的靈敏。

張大奕在小紅書曬圖,圖中有葉酸,是備孕的藥物,來宣告懷孕,簡直就是看圖找線索

用「芍藥」挑釁董花花的梗,大家也都知道吧

3)網紅思維,一切以流量為先。

從這次「蹭」蔣凡流量就可以看出,沒有哪一種感情不可以變現,哪怕是「已經結婚了」。

最後,遇言姐想說,不是每種成功都能夠仿效,不是每種成功都值得「打板」

把顏值變成市值的張大奕,不就退市了嗎?

感情是流量,流量可以變現,但會不會危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