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首「馬屁詩」,僅28字,夸出了千言萬語的效果

2022-07-26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清代一首「馬屁詩」,僅28字,夸出了千言萬語的效果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這個典故講的是說話的重要性。一句話說得好不好,影響到國家的興亡,這聽上去有點過分誇張的感覺。

一國之君說錯一句話,的確能關係到國家命運,而對於咱們普通人而言,一句話說得好不好,雖然不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但是卻也能對我們的生活和發展,帶來類似的蝴蝶效應。

所以說,語言是一種藝術,而說話,是一種能力,無論是職場、官場、又或者商場,學會怎樣高超地來說話,都是一門值得我們學習的課程。

龔自珍畫像

現在有很多口才訓練班,書店也有很多賣說話的藝術之類的書籍,但是我覺得,真正的「會說話」,並不是要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是要在恰當的時機說恰到好處的話。

什麼樣的話才算是「恰到好處」?情況可能有很多種,但通常來說,這個「恰到好處」就是「夸人夸到恰到好處」的意思。

無論什麼時候,夸人總比罵人好,所以我們的古人才有「一張好嘴養全家,一張巧嘴闖天下」的說法,學會怎樣恰到好處地夸人,是學會說話的第一步。

龔自珍畫像

有時候,我們總覺得一切都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比如語言,很多人認為覺得古人說話之乎者也文縐縐的晦澀難懂,現代人說大白話是一種進步,其實要我看,這種觀點也未必完全正確。

就拿夸人這件事來說,我一會隨便舉個例子吧,我敢保證,現代人用千言萬語來夸一個人,也比不過古人寫二十八個字夸出來的效果,不信吧?不信咱們就來聽一聽古人是怎樣夸人的。

晚清時期有個著名的大詩人叫龔自珍,他年輕的時候入京趕考,認識了一個比他年長了十來歲的大哥,叫宋翔鳳,字於庭。宋翔鳳學富五為人高潔,令龔自珍非常佩服,兩人非常投緣。

龔自珍畫像

考完之後,宋翔鳳邀請龔自珍去他的家鄉太湖遊玩,第二年,龔自珍應邀前往,宋翔鳳自然盡地主之誼好好招待了龔自珍一番。離別之後,龔自珍經常思念這位好大哥,於是寫了一首詩寄給宋翔鳳,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游山五嶽東道主,擁書百城南面王。 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那麼龔自珍的這首詩,寫的就是說:我來做客,你熱情地招待我遊歷名山大川,而且你的家中藏書萬卷,知識的淵博程度,簡直可以在南面稱王,在千萬人中我很幸運認識了你,和你握了握手,至今都讓我的衣袖留有書香。

龔自珍畫像

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麼呢,就叫《投宋於庭翔鳳》。投,就是謹以此詩投遞給宋翔鳳,向宋翔鳳致敬的意思。

龔自珍寫給宋翔鳳的這封信,堪稱是史上最高情商的「馬屁詩」,因為這首詩僅二十八個字卻夸出了千言萬語的效果,但龔自珍的這個馬屁拍得非常恰當,毫無虛偽之感,不但讓宋翔鳳聽了之後很是受用,而且在外人聽來,他夸人的分寸也拿捏得十分到位,一點也沒有諂媚做作的味道。

咱們來看一下,龔自珍第一句「游山五嶽東道主」,這是感謝當年宋翔鳳帶他遊歷名山時的熱情招待,同時又回憶了在宋翔鳳家中看到藏書萬卷的場景,也就是「擁書百城南面王」,這是用他所看到的事實來褒獎宋翔鳳的學識淵博。

龔自珍畫像

接下來「萬人叢中一握手」,表達了他們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投緣之情,最後,雖然兩人的交往就像只不過握了一下手而已,但卻「使我衣袖三年香」,那麼這裡的三年,指的是龔自珍和宋翔鳳分別剛好已有三年之久。

「三年香」,雖然是誇張的寫法,但卻又是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最關鍵的是,宋翔鳳的學問和人品,完全擔得起這樣的讚美之詞,可以說是龔自珍發自肺腑恰到好處地一句真心話。

幾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再聽這首夸人的詩,儘管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卻依舊有種盪氣迴腸之感,換成今天的文學家,恐怕寫下千言萬語的長篇大論,也表達不出感情如此豐富和真切的讚美之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07590f4e4aa84fab1a2bf9057a85b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