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縣的第一輛小車,原來是這種子的,頭一次見

2019-06-23     韓是我I說關中事

渭南縣領導乘坐的第一輛小車是一輛美國吉普。大體是在1970年後。

當時縣革命委員會主任是軍代表武勇善。他是正團級幹部,在部隊上很可能是車出車入,到地方工作也只能和其他縣級幹部一樣,騎自行車下鄉。武主任個頭小、體胖,騎上當時最好的飛鴿牌自行車,因腿短而顯得特別吃力。

武主任所在的部隊屬總後系統,是「四野」的老班底。他向他的領導反映自己遇到的困難,要求解決「交通工具」問題。一位領導給他出了個點子:有一輛軍車在去延安的路上出事,現在車還掛在半山崖的樹上,吊起來修一修還能用。當時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武主任自然「照辦」了。

這是一輛深綠色的美國吉普,車型較小,據說啟用於抗日戰爭時期。有了這輛吉普車,武主任來去自由。吉普車穿村過鎮,吸引了眾多驚奇的目光,也招來了不少孩子尾追。公社幹部聽到院子裡有汽車聲,就知道武主任來了,趕快出門恭迎。武主任也擺脫了騎自行車進門後緩不過氣的困境,立即進會議室談工作。

「文革」前在渭南縣城,難得一見的一輛吉普車是地委書記席槐坐的。坐車的人名氣還不如開車的人名氣大。街頭巷尾人們都云:「會開這種車的人真有能耐!」自解放到六十年代末,渭南縣的縣委書記、縣長的交通工具都是自行車。縣革命委員會主任乘坐吉普車,為本來就令人望而生畏的武主任,更增加了幾分威嚴和神秘。

那時還沒有「專車」這一說。只要武主任不用車,其他主任、組長,見縫插針用車。一般工作人員也會以種種理由,隨領導坐車外出「開洋葷」。

一次,縣革委會副主任周武東坐車去塬上檢查工作,回來時路經陽郭、閆村、三張等公社,一路搭人。車上連同司機共七個人,後排的五個人根本坐不下,其中一個人只好手抓頂棚鐵欄站著。車到三張馬冢坡下邊的大轉彎處,沒有轉過彎來,徑直飛到下面的台田。坐在司機旁的周武東副主任,頭頂破玻璃,頭皮撕裂。坐在後排的五個人,除了站著的李敬義外,四個人程度不等負傷。

美國吉普報廢后,縣革委會陸續購買了田師開的天津吉普和小曹開的北京吉普。(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作者:王西涼 【看完記得關注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vU3ImwBmyVoG_1Zui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