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城市獨生子女的家庭,在教育上有哪些問題

2019-11-21   哆啦A夢育兒

文/哆啦A夢育兒

自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30多年以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據統計,目前我國城市獨生子女家庭已達95%以上。俗話說"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這是天下父母共有的夙願。但在當今城市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對其"獨苗"的成長傾注了太多熱情和心血,抱有太高的期望,盲目地引導、教育子女,使家庭教育出現了許多嚴重的問題,這一現象需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當前城市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理性的教育觀念

孩子是父母的未來,家庭的未來。在城市家庭中,許多獨生子女享受著全家人的寵愛,同時也肩負著全家人的期望。城市獨生子女一方面擁有著十分優越的物質條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像個家中的"小皇帝";另一方面,他們也同時背負著父母甚至幾代人的期望,有著沉重的精神負擔,更像一個奴隸。許多家長為了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錢財,將全部心血都投入在孩子身上。

從孩子一出生就為他們設計好了成長軌道,希望孩子能一步步按照自己所設計的發展道路來成長成才,而忽略了孩子的智力、興趣、愛好、性格、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等實際情況。不僅如此,在一些城市獨生子女家庭中,教育觀念還缺乏民主化,很多家長很少考慮孩子真正的內在需求,也很少考慮如何滿足孩子成長的精神需要。他們更多地希望孩子在學習上能拿高分,在特長愛好方面能什麼都會。這樣,孩子除了完成學校的學習和作業,還得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一旦孩子表現得稍不如意,家長就會一味地斥責,甚至加以毆打體罰。

(二)缺乏合理的教育內容

家庭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如愛國主義情感、責任心與義務感的教育、勤勞節儉的好習慣、生活能力的培養等等。由於家長教育觀的偏頗,導致家庭教育的內容有失均衡。城市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這種失衡主要表現為幾下幾點:(1)重視孩子的營養,忽視孩子的身體鍛鍊。目前,絕大部分獨生子女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飲食結構、營養搭配,卻忽視帶領並監督孩子參加一些必要的體育鍛鍊,結果造就了越來越多肥胖卻未必健康的孩子。(2)重視物質生活,忽視精神生活。近幾年,不少城市獨生子女的家長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毫無節制,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而過重的課業負擔,頻繁的考試,強制性的學習,給孩子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壓力,限制和壓抑了他們個性的發展,導致孩子人格塑造的畸形化和心智發展的狹隘化。而通常很少有家長去關注這一切,也很少有家長真正關心兒童幸福與否、快樂與否的問題。

(3)重視智力開發、文化學習,忽視思想品德、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在當今城市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重智輕德"的現象嚴重。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要成績好,考上好大學,將來才能萬事大吉,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的道德意識與行為,放之任之,致使一些孩子道德觀念模糊,是非、美醜、善惡不分。(4)過分照顧孩子,忽視自主意識,自立能力,特別是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許多家庭過分嬌寵溺愛孩子,從裡到外,從吃到穿,甚至連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都由家長包辦代勞,使孩子越養越嬌,依賴性強、意志薄弱、情感脆弱,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缺乏科學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實效,還要講求教育方式。當前,很多城市獨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不科學的,這也是孩子不良心理品格的形成的一個原因。這些不當的教育方式歸納起來,大致分為5類:(1)嬌慣溺愛型。這種對孩子有求必應、一味遷就、只慣不管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奢侈、驕縱等品性,具備這種品格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與他人相處,並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的精神。(2)關注保護型。這種對孩子時時處處"無微不至"、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翅膀下而使其免受外界不良刺激影響的教育方式,扼殺了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的發展,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城市獨生子女容易形成懦弱、孤僻、自閉等性格。(3)過分期盼型。這種對孩子要求過多、限制過多,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壓抑了孩子個性的發展,違背了孩子自然發展的規律,易使孩子形成扭曲的人格,甚至做出危及社會或他人的極端行為。

(4)自由放縱型。這種對孩子放任不管、任其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養成懶惰、任性、散漫、放肆等不良的品行,自然也就很難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和社會行為規範了。(5)嚴厲懲罰性。這種奉行"棒棍出孝子"的信條,蠻橫粗暴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產生與父母對立、牴觸的心理,有的孩子會自閉自棄、忍氣吞聲,有的孩子甚至很能破罐子破摔、離家出走,在社會上流浪,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在當前我國城市獨生家庭教育中,以上這些具有普遍性的、令人擔憂的家庭教育方式,已危害甚大,急需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來加以切實改進。

(本文由哆啦A夢育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