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所被查,波及範圍達300多家上市企業

2019-07-30   創業吧start


據統計,截止目前已有24家上市公司公告受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後文簡稱「瑞華所」)被查影響公司再融資項目中止,33家公司IPO項目被叫停。雖有兩家公司表態暫不考慮解聘瑞華所,7月以來已有6家公司公告變更會計師事務所。

7月29日,上交所科創板項目動態顯示,龍軟科技等4家公司中止了科創板上市審核。這4家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均為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後者目前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上交所網站7月28日更新了項目動態,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科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傑普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均變更為「已中止」,此前4家企業已進展至「已問詢」階段。

7月8日,證監會表示關注到康得新涉嫌信息披露違法案的中介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

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四條規定,科創板發行人的證券服務機構如果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上交所將中止發行上市審核。

除了龍軟科技、國科環宇、傑普特、建龍微納4家公司,申報科創板的公司中還有3家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是瀾起科技、天准科技、海天瑞聲。其中,瀾起科技、天准科技已成功掛牌上市,龍軟科技等4家公司「中止」審核,而海天瑞聲在7月26日變更為「終止」審核。



瑞華所被調查的背後

根據證監會的認定,康得新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並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等方式,在2015年至2018年的年報中分別虛增利潤23.81億、30.89億、39.74億、24.77億,合計虛增達119.21億元。

此外,康得新連續4年的年報,還存在未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未披露為控股股東提供關聯擔保、未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等情況。在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的連續4份年報中,瑞華對2015年、2016年、2017年報均出具了「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僅有2018年報出具的是「無法表示意見」。

2012年至今,康得新的年報均由瑞華審計。在康得新財務造假案中,瑞華所被質疑未履行上市公司「看門人」的作用。

7月28日,瑞華在官網發布說明,表示在對康得新審計項目中,「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

有業內人士分析,瑞華遭調查事件的背後,可能由於擴張過快、內控缺陷,導致會計師的專業能力較弱,再加上上市公司財報的隱蔽性以及各方的利益輸送等情況。

也有市場人士分析,中介機構頻頻出事,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層面的業績壓力,另一方面則是近期監管層面加強了監管,「部分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壓力大,最後不得不造假,導致中介機構受到牽連。」

公開資料顯示,瑞華現有從業人員9000多名、註冊會計師2600名、合伙人320名、全國會計領軍人才23名。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2018年度業務收入前100家會計師事務所信息》,瑞華2016年至2018年共受到5次行政處罰,同期瑞華有10名註冊會計師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