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過的牙齒出現了牙齒鬆動現象,這是為什麼?

2019-11-15     疑難牙齒種植時紹忠

早已過了換牙的年紀,為什麼牙齒還出現和以前換牙時的鬆動情況?是又要換牙,還是出現了什麼問題?


會出現牙齒鬆動的原因是因為牙齦萎縮,牙槽骨沒有營養吸收。


我們的牙齒的根部並不是直接長在牙槽骨(牙床)上的,它們之間墊著一層厚厚的牙齦組織,這部分牙齦被現代口腔醫學稱為「牙周組織」(或許叫內牙齦會更形象),牙周組織及牙槽骨又被外圍的牙齦緊緊包裹住。

而牙槽骨是人體骨骼系統中唯一特殊的一部分,因為牙槽骨是沒有骨髓的一個突出部,當人體的骨骼系統發育定型後,牙槽骨基本依賴包裹它的牙齦組織來供養。

當牙齦老化萎縮後,對牙槽骨輸送營養的能力日趨下降,牙槽骨也就隨之萎縮變短,口腔醫學稱為「骨吸收現象」。

牙齦萎縮導致牙槽骨包裹維繫強度降低,導致牙齒鬆動。同時牙槽骨被吸收,使牙齒根基變淺,牙齒變長,隨著骨吸收現象的日趨加劇,牙齒自然也就脫落了。

牙齦萎縮後引起牙周炎

牙齒鬆動,還有可能是因為牙周炎。牙齦萎縮後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緊緊包裹牙根,結果導致牙周組織(內牙齦)也被暴露出來,口腔中的各種細菌(尤其是厭氧菌)及牙結石,直接侵襲牙周組織引發牙周炎。

牙周炎又會反過來加劇牙齦萎縮,加速牙槽骨被吸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其結果不僅是摧毀牙齦、導致牙齒鬆動和脫落。更嚴重的是,每一顆患牙的牙周組織就像一個工廠,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病菌病毒,並通過血液向全身輸送,嚴重威脅身體健康,


從以上詳細的知識分解,我們可以知道:造成牙齒鬆動的元兇就是牙齦萎縮。

牙齒鬆動可以修復嗎?

一般來說,牙齒鬆動的情況若是在可修復範圍內是可以進行修復的。牙齒鬆動要修復主要是從牙齦萎縮的康復入手,如果牙齒鬆動情況不算嚴重,需要通過洗牙的方式去除掉依附在牙齒上的牙菌斑、牙結石即可,或經過牙周夾板固定方法來實現牙齒保留。

如果是嚴重的牙齒鬆動,其修復方案會更加複雜一些,需要通過洗牙、齦下刮治、牙周手術等等來實現,雖然治療後可以獲得一定的功能恢復,但是其時間周期較長。


另外,一些受到牙周炎困擾多年且沒有進行干預所產生的牙齒鬆動,其保留幾率較低,並且可能會導致無法正常咀嚼食物,一般來說是需要拔掉的,無法修復。

牙齒鬆動不修復有什麼危害?

出現牙齒鬆動卻不去修復,很容易會讓牙齒繼續向牙齒脫落髮展,嚴重影響到患者的飲食,導致無法正常咀嚼食物,危害較大。

因此,當發現自己牙齒開始出現鬆動時,必須要儘早干預,每天要做好刷牙保健,並且定期洗牙潔牙,發現有其他口腔疾病時積極治療,這些對於牙齒鬆動來說都意義重大。

溫馨提醒

牙齒鬆動雖然與年齡有著較大關係,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年輕人也會開始出現牙齒鬆動問題。所以,為了保護牙齒健康,大家必須要堅持早晚刷牙,吃飯後需要使用漱口、牙線等方式來清潔口腔,定期洗牙也非常有必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q5bcG4BMH2_cNUgOe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