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里有5G天線能控制你!」科學還能不能救美國了?

2020-07-19   津彩青春

原標題:「口罩里有5G天線能控制你!」科學還能不能救美國了?

口罩里有5G天線?

「趕緊丟掉你的口罩!裡面有根5G天線能控制你並且患上腦癌!」近日,美國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謬論,這根5G天線到底是什麼?

據CBS稱,這個言論是由一段視頻引起的:一名女子用剪刀剪開了一次性口罩的上端,取出了一塊由塑料包裹著的鐵絲,然後在視頻中說,「他們把5G的線放在了這裡,就在這。」可笑的是,這樣的言論居然還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很多人瘋狂在社交媒體散播關於口罩和5G的謠言,並紛紛表示要扔掉口罩。

由於謠言越傳越廣,CBS14日在節目中對此言論進行闢謠,「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主持人在節目一開場就下了結論,隨後在節目中現場拆開了一個口罩,並拿磁鐵來吸住了這根所謂的「5G天線」,「看到這塊磁鐵的吸力了嗎?這只是鐵做的。」

主持人還拿出專利證書來驗證這一言論的荒謬,「這根鐵絲的設計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早在1G、3G和智慧型手機出現前很久,這根線就被設計在了口罩上。」

最後主持人提醒稱,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且電磁波不會產生生物病毒,而口罩「不僅不包含5G天線,而且你不能用它來下載任何東西或打電話」,口罩的唯一好處「就是保護你和其他人免受病毒的傳播。」

過去一周,美國仍「撕」得不可開交——眼下,能與戴口罩拼話題熱度的,就屬學校線下複課這事了。

3月16日,美國紐約一所小學的校園空無一人。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撕裂背後,白宮「戲多」。白宮儼然比萬千家長還盼著學生們趕緊回到校園——這樣家長才能正常上班,其心心念念的「重啟」才能實現。為此,白宮發言人甚至慌不擇言稱「科學不能阻礙這件事(複課)」。這樣一句話,就算各自解讀不同,聽來還是有點扎耳朵。

四位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日前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批評說,有關複課這事再次印證了,從未有哪位總統像特朗普這樣將科學政治化

科學站在誰那邊?

為施壓學校複課,特朗普近期推行了兩項舉措:一是對僅上網課的在美留學生採取簽證限制措施,但立即招致如潮批評,各大高校打官司反抗,特朗普政府最終不得不撤銷新規。二是拿切斷聯邦經費要挾學校儘快線下複課。

在7月16日記者會上,白宮發言人凱莉·麥克納尼再次強調說,特朗普明確表示希望學校「全面開放」,而「科學不能阻礙這件事(複課)」。

儘管麥克納尼自己的解讀是「科學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但還是沒擋住美國媒體和網友把這半句話轉發得鋪天蓋地。

聯邦政府接連為特朗普催線下複課的立場「站台」。美國教育部長貝齊·德沃斯在接受「福克斯周日新聞」採訪時稱:「沒有數據表明學生返回學校具有任何危險」。

她還為特朗普威脅「資金斷供」辯護稱,教育是對學生及其家庭的承諾,「如果學校不重啟校園以兌現這一承諾,就不應該得到撥款」。

不過,面對聯邦政府這番「吆喝」和施壓,美國很多州政府並不買帳,畢竟他們正承受著沉重的抗疫壓力。

7月13日,人們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休閒。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雖已卸下美國疫情「震中」的包袱,紐約州還是不敢大意,於7月13日宣布,學校所在地區的新冠感染率連續14天「達標」方能複課,一旦數據反彈超標就要重新關門。

在目前疫情反彈最嚴重的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不少學區已決定新學期開學後還是暫時上網課,包括洛杉磯聯合學區、聖迭戈聯合學區、聖何塞聯合學區、休斯敦獨立學區等。

其實,線下複課與否不屬於聯邦政府管轄範圍,而主要是由各學區根據州和縣政府的疫情防控指南來決策,同時聽取教師工會意見。

疾控中心誰做主?

鑒於美國疫情現狀,包括美國疾控中心在內的衛生機構、組織對「一刀切」式複課返校政策都持反對意見。

白宮自稱的政策依據之一是美國兒科學會指導方針中所提的「以所有學生回歸校園為目標」。但指導方針還強調,返校不能搞「一刀切」,各學區必須保有靈活度,根據各地疫情諮詢衛生專家。

美國兒科學會日前聯合美國教師聯合會等機構發布聲明說,應由衛生專家給出學校複課的最佳時機,由教育工作者決定如何複課。

美國兒科學會和疾控中心均發布有關返校的指導方針,提出應提倡佩戴口罩、拉開課桌間距、限制成年人在校人數、取消團體活動等。

然而,特朗普痛批指導方針「不切實際」,在社交媒體上說:「我會找他們(疾控中心官員)談談!」

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不得不「頂回去」,說「指導方針是我們的」

3月9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出席白宮記者會。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雷德菲爾德的四位前任在《華盛頓郵報》刊文的標題是「我們管過疾控中心,從沒有哪位總統像特朗普這樣將科學政治化」。

他們批評說,公共衛生專家現在「有兩個敵人」——新冠病毒和「搞破壞」的政客等人,而圍繞學校複課的爭論顯示出「這些一而再、再而三破壞公共衛生政策的行徑只會增加混亂、不確定性,並把人命置於不必要的風險之下」

他們還在文中直言:「中國採取的抗疫方法,美國其實也能採取,中國人口比美國多得多,但確診病例卻比美國的310萬(當時的數據)少太多。」

誰不想孩子返校?但命更重要

四名前疾控中心主任在文章中說,目前來看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發展為重症或導致病亡的幾率相對較低,但教職員工和學生家長可不是這樣。他們還提醒說,課堂、餐廳、校車歷來都是流感等疾病傳染的溫床。

7月14日,在美國紐約一家尚未恢復店內購物的購物中心外,一名女孩在空曠的廣場上玩耍。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美國各地教師、家長、學生等對重開校園反應不一,但不管支持與否,都對自身健康風險感到擔憂。

扎赫拉·瓦捷是得州一所高中的教師,學生多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拉美裔和非洲裔,不少家長都從事在疫情期間也不停轉的行業。她認為,若全面開放校園,人人都將處於巨大的風險中

明尼蘇達州的中學英文教師琳恩·莫拉萊斯說,青春期孩子叛逆、好動、喜歡湊在一起,如果真恢複線下授課,她的一個工作重點恐怕是追趕不戴口罩的學生、勒令他們戴上口罩。她說,一些孩子還小的同事暫不打算回到學校,另一些同事在疫苗研製成功前不考慮回來。

聯合國「教育不能等待」基金聯絡官肯特·佩奇的困境和心聲都很有代表性。他和妻子目前都在家全職辦公,還要忙中偷閒帶娃。他們正在糾結,4歲的女兒秋天要不要回幼兒園。「如果她能入園,我們白天就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不過,畢竟女兒的健康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還是會聽從衛生專家和園方的建議。」

圖文來源 | 共青團中央,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環球網、新華社、新華國際頭條、新浪微博@環球時報

編輯 | 翟雅暄

審核簽發 | 詹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