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老人將房子給外甥女,癱瘓後求當老闆的女兒養老,女兒:不認識

2024-07-07     秋柳侃娛樂

出租屋內,一名年過甲子老人癱瘓在床,並且不斷地抽泣著,口齒不清的他一直在念叨著什麼。

圍在老人周圍的有記者、有鄰居,可人群中卻唯獨不見老人的子女。

據記者透露,這位老人的女兒是城裡的一名大老闆,可是這麼多年來,他的女兒一直都未曾照顧過他。

而且老人能活到現在,還多虧了鄰居們的幫忙和接濟,否則早在幾年前的時候,老人就已經撒手人寰了。女兒劉馨欣被迫冷血,至親宛如天敵

老人名為劉志平,63歲的他,由於早年不太注重自己的身體。

並且平日也沒有去醫院做過身體檢查,這就使得他在5年前不幸患上中風。

身患中風的劉志平逐漸喪失了很多身體機能,他的口齒漸漸變得不清晰,身體也變成了半邊癱。

每天都需要用大量的藥來維持現有的病症,不讓病情出現進一步惡化的情況。

在大量的藥物治療下,劉志平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是半邊癱的症狀卻始終都得不到緩解,這也就使得劉志平每天都會面臨著生活無法自理的情況。

老人病倒在床上,正常情況下,身為子女理應出於孝心去照顧自己的父母。

可是癱瘓在床的劉志平卻並沒有等來自己子女的盡孝。

他患病以來經常都是獨自一人呆在出租屋內,有一次起身上廁所的時候。

他不小心摔倒在了廁所里,那一次他足足花費了近2個小時的時間才爬起來。

除此之外,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劉志平,一日三餐幾乎都是靠鄰居們的救濟來維持。

平日裡他能夠做的,也就只有坐在輪椅上或者躺在床上,然後看看電視、望著窗外發獃。

鄰居終究只是鄰居,與劉志平老人並沒有血緣關係。

他們幫助劉志平這麼久已經非常仗義了,出於最後的仁義。

鄰居們決定將劉志平的情況反映給記者,讓媒體來處理他現在的情況。

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在這個社會上,能夠名正言順給劉志平養老的人,也只有劉志平的女兒劉馨欣了。

有了明確的目標和頭緒,記者先是向劉志平以及清楚劉志平家裡情況的鄰居了解了劉志平女兒的情況。

讓記者感到震驚的是,劉志平女兒是做建材家具生意的。

她不僅擁有著以千萬為單位的財富,在城內知名的家具城裡更是有著數家門店。

既然劉志平的女兒如此「家財萬貫」,那她為何對自己患病的父親置之不理呢?

由於身患半邊癱的劉志平無法清楚地表達出事情的始末。

所以記者決定主動找到劉志平的女兒,了解清楚這其中到底發生過什麼樣的隱情。

根據相關的線索,記者找到了劉馨欣所經營的家具門店,讓記者們略感失望的是,門店裡並沒有劉馨欣的身影。

或許是察覺到了什麼不對勁,門店裡值班的工作人員看到拿著攝影機出現的記者後。

當即就大聲地警告道:「你們幹什麼!希望你們注意分寸,別因為私事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意!」

面對工作人員激動的情緒,記者們並沒有選擇與其硬碰硬。

待對方的情緒冷靜下來後,記者才了解到,劉馨欣這幾天出差了,並不在店內。

無功而返之下,記者只能再次回到劉志平所住的出租屋內,琢磨另外一種能夠聯繫上劉馨欣的法子。

其中有一位記者提議直接給劉馨欣打電話最為方便,可是有一個鄰居站出來說:

「我們之前嘗試過給她打電話,但是她在知道是因為她父親的事情找她後,她就果斷的選擇了避而不見。」

鄰居的話讓記者們對於這件事情感到越發的不對勁,有一位記者不信邪,還是選擇撥通了劉馨欣的電話。

電話接通後,記者率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來意,記者本以為在電話裡面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

可是讓記者感到寒心的是,電話里只傳來一句毫無感情地回答:

「我不認識他,我從小就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相依為命,我沒有父親。」

由於是開的免提,劉志平也聽到了電話里的全部內容,在他聽到自己女兒說的這番話後。

他當即就想拿起電話與自己的女兒「對峙」,可是還沒等他摸到電話。

另一頭的劉馨欣就已經無情地將電話給掛斷了。

再一次遭受到女兒的拒絕,劉志平的內心變得越發苦不堪言,傷心欲絕的神色在臉上更是無處隱藏。

看到劉志平這般絕望,平日裡跟劉志平來往最多的一個鄰居「王軍」對其感到萬分同情。

於是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再次撥通了劉馨欣的電話,企圖能夠說服劉馨欣。

兩人在電話里談了良久,就在王軍出言試圖說服劉馨欣回來照顧劉志平時,劉馨欣卻突然冷漠道:

「我和他之間沒有感情,早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將我和我的母親給拋棄了。」百因必有果,一切都是自己造下的孽

如今劉馨欣對於劉志平不管不問,其實都是情有可原的。

據眾人了解到,劉馨欣小時候一直都是她的母親在關心她,劉志平對於自己這個女兒一直都是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

直到劉馨欣上初中時,劉志平跟自己的妻子離婚,而劉馨欣自然就選擇了跟隨自己的母親。

在劉馨欣的印象中,劉志平一直都對她不好,兩人的關係甚至連個陌生人都比不上。

如今突然有人替劉志平說好話,讓自己回去照顧她,這對於劉馨欣來說顯然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俗話說生育、養育皆是恩,劉志平畢竟是劉馨欣的親生父親。

出於本能的孝心,劉馨欣在早些年的時候也贍養過劉志平。

當時劉馨欣沒有對劉志平不管不問,每月都會給劉志平打一定的生活費,供他日常的生活開銷。

那時候的劉馨欣雖然對自己的童年有些介懷,但是她一直秉持著將心比心的態度。

認為自己盡孝心對父親好,父親肯定感受得到,然後對自己的關愛也會變得多一些。

幻想總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事物在人性面前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劉志平對於劉馨欣的態度並沒有產生多大的轉變,他認為劉馨欣是自己的女兒。

對自己好是理所應當的,畢竟自己生了她,給了她生命。

當時劉馨欣並不知道父親對於自己的真實態度,她只認為自己的孝心能夠換來父親的關心和關愛。

然而這種美好的幻想卻因為一件事情徹底破滅,劉馨欣和劉志平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徹底決裂。

當時劉志平擁有兩套40平米左右的房子,價值也就十幾萬元。

原本這兩套房子是劉志平弟弟劉志文的財產,因為血緣關係的緣故,劉志平和母親一直住著劉志文名下的其中一套房子。

可是世事難料,劉志平的母親和弟弟相繼發生了意外,離開了人世。

而原本劉志文名下的兩套房子也被眾人順理成章地歸結到了劉志平名下。

劉馨欣本想著替自己的父親打點這兩套房子,好好裝修一番。

不過她這樣做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將這兩套房子的所有權過戶到自己名下。

面對女兒提出的要求,劉志平直接了當地選擇了拒絕。

同時還做出了一件讓眾人都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將兩套房子直接贈送給了自己的外甥女「鄧梅」。

劉志平的舉動讓劉馨欣心灰意冷,從那時起,劉馨欣在心裡徹底「放棄」了自己的這個父親。

將房子送給了鄧梅後,劉志平便搬到了鄧梅家中與她一起居住。

鄧梅最開始對此還有些猶豫,但想到自己舅舅在送自己房子前提出的要求,她便打消了自己心中的「芥蒂」。

原來劉志平並不是平白無故送房子給鄧梅的,他在送鄧梅房子前事先跟她說好了,讓她給自己養老。

面對兩套房子的誘惑,鄧梅覺得給自己舅舅養老並不是太大的事情,索性就答應了劉志平的要求。

原本鄧梅家裡的1樓小隔間是出租給別人的,但考慮到劉志平要搬過來。

她便將1樓隔間打掃了一番,並且將裡面的家電全都換成了新的,以便自己舅舅住得舒服。

在當時看來,一切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可伴隨著相處的日子越久,鄧梅逐漸開始「抗拒」起自己舅舅的生活作風。

鄧梅表示,自己的舅舅成天在外面遊手好閒,附近的鄰居隔三岔五就看到舅舅帶著年輕女子回到家中。

不僅如此,劉志平的生活習性更是直接影響到了鄧梅的生活。

有好多次鄧梅突然收到了陌生女子的來信和電話,對方認為鄧梅是劉志平在家裡養的女人。

她們用極為兇狠的語言警告、恐嚇鄧梅,讓她離劉志平遠一點。

或許是鄧梅家裡人對劉志平的態度發生了細微的轉變,劉志平突然向鄧梅提出自己要回到原來的地方居住。

面對自己舅舅的要求,鄧梅自然是喜出望外的,由於之前的兩套房子租出去了。

所以鄧梅幫劉志平新找了一個房源,不僅給他交了房租,還幫他換了一批新的家電家具。

風流成性,自討苦吃

鄧梅一家雖然不喜歡劉志平的生活習性以及人品,但她們對於劉志平一直都非常友好。

甚至在劉志平搬走後,她們還每個月給劉志平1000元的生活費供他日常開銷。

有些人會認為劉志平給了鄧梅兩套房子,鄧梅做這些是應該的。

但事情的真實情況並不是表面這麼簡單。

房子在過戶到鄧梅名下之後,一直都在外租,而每個月的租金卻一直都是由劉志平掌管著。

不僅如此,就連鄧梅母親名下的一套外租房源,也都是由劉志平一直收著租金。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都不願意做,鄧梅多次向劉志平提議打算將這兩套房子給賣掉。

劉志平(左一)鄧梅(左二)

可劉志平卻始終抱著反對的態度,因為這件事情,劉志平對鄧梅的態度發生了大轉變。

每次見到鄧梅時,他都像防賊似的防著鄧梅,這樣的舉動使得鄧梅感到非常委屈和煎熬。

面對劉志平的提防,鄧梅曾表示自己願意歸還兩套房子。

甚至可以幫劉志平把兩套房子給賣掉,自己只要18000的過戶費,其他的任何一分錢都不要。

面對鄧梅的誠懇,劉志平卻無所謂道:「可以賣,但是賣掉的錢都得歸我女兒。」

在最開始的時候,劉志平不願意將房子過戶到劉馨欣名下。

此時又突然表示房子賣掉的錢將全都給劉馨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呢?

原來在劉馨欣向劉志平提出將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時。

劉志平認為劉馨欣是和她母親丁玉芬一起在圖謀自己的財產,所以他才拒絕了劉馨欣的提議。

早年劉志平和妻子丁玉芬的婚內關係就不融洽,當時劉志平經常在外面勾搭女人,整天不務正業,風流成性。

對於家裡的事情也不管不問,這就使得丁玉芬母女對於劉志平一直心懷芥蒂。

原本想儘自己孝心幫助劉志平的劉馨欣,在「房產歸屬權事件」發生後,便對自己的父親徹底失望。

經過記者的多方調節,劉志平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他最終決定將兩套房子過戶到給自己的女兒。

收到了這個消息的劉馨欣,在母親的勸說下還是前往了現場,原本以為不會再出現什麼變故。

可是劉志平的妹妹劉娟在大家協商房產時卻突然站出來表示這兩套房子也有自己的一份。

因為早年一直都是劉娟在照顧母親,這兩套房子其中一套是屬於母親的,在母親和劉志文去世後,這房子理應分一套給自己。

對於劉娟的提議,反常的是眾人都沒提出異議,最後兩套房子過戶到了劉娟的名下,劉娟按照市場價,將一套房子的錢付給了劉馨欣。

劉馨欣沒有私吞這筆錢,她拿著這筆錢將劉志平送到了養老院,所有事情也逐漸歸於了平靜。

雖然有著「百善孝為先」的古話,但不管是親戚還是父母,都應當秉性著將心比心的態度,畢竟在人際交往中,一味的索取只會使得雙方關係破滅。

生活在同一個家庭之中,就有著維護好這個家庭的責任,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去理解對方,才能使得家庭長久和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fd0da9425c8dd3ceb3bb8924edffe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