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時間/2019-01-31
- 出行天數/1 天
- 人物/其它
- 人均費用/60RMB
朋友,你在下圖中看到佛了嗎?
大慈岩
【門票】
大慈岩 景區門票85元,60-69歲老人、1.2米-1.5米兒童半價45元,學生票無優惠。
——2019年開始,每月17日免門票。
索道單程50元,停車費10元。
【遊覽用時】
索道上山步行下山,把主要景點都玩下來,一般速度需2.5-3小時。
景區大門-索道
大慈岩 外面是並不寬敞的330國道,車子只能停裡面,收費10元。依然在售票處出示高鐵票和身份證,購買了50元一人的索道票和2元一人的保險費。
從售票處(新遊客中心)到檢票處大約有400米。
檢票處內有有個小湖風景不錯。隱約可見對面山頭上有樓閣棧道。
沿著公路往裡走,這段路大概有500米吧。
經過洗缽池。
走到一個小廣場,老遊人中心在此。2012年來時大巴是直接開到這裡的。
建德大慈岩風景區
去索道站還要爬幾十級石階。還沒上台階,一位清潔工就驚訝地對我們說:「今天索道檢修停運,你們上去幹什麼?」我們一聽驚呆了:「索道停運?下面怎麼還賣票給我們?」如果索道不能坐,那這山就太難爬了,我們只能放棄了。
將信將疑地來到索道站。售票處無人,進入到纜車大轉盤,看到有兩個工人正爬在梯子上對纜車進行檢修,不禁心中鬱悶。這時一個工作人員過來說:「你們要坐索道嗎?等一會兒吧,檢修好就可以了。」我們這才放下心來,於是邊等邊看工人怎麼檢修纜車——原來是把纜車咬合鋼索的部分拆下來移動一段距離,大概是防止金屬疲勞吧。
這裡的纜車是兩座封閉車廂,海拔高度提升其實也不算太多吧,應該不到300米(下站海拔200多米,上站海拔不到500米),50元單程上行貴了,以前貌似是40元往返的。
等了10分鐘左右,檢修工坐上一輛纜車上去了,工作人員招呼我們也坐上。索道運行速度倒是不快,差不多10分鐘才到上面。
清音閣
出索道上站,很快就到了清音閣懸空寺棧道入口。門上橫額「鳳棲」,對聯:「神仙都會周秦漢 道德根源天地人」。
俯瞰山下,風光無限。這時索道已經停下來了(沒有遊客)。
這是 新建 的懸空棧道,上有屋頂,欄杆雕空,加之有樓閣,也就成了新的懸空寺。給忠雷來一張——他也拍我了,但傳給我的不是原圖,解析度太低,就不上圖了。
那小亭叫獨秀亭。
仰望天穹,峭壁陡立——這應該是火山流紋岩吧。
馬上就到清音閣了。這種漏空的台階我老婆是不敢走的,幸好沒來。
清音閣內也供奉各路大神,有工作人員勸我上香,我無動於衷。
再望山下。今天的雲頗為詭異。
往前到了天師殿和摘星樓,看這名字卻是道家的地盤了。此處有一老者住在一小間裡,看來是以此為家了。
天師殿前有個燒香的平台,可以側望清音閣和懸空棧道。此圖充分顯示「懸空寺」的險,故作封面。
下行走出一道城門,沿著游步道繼續前行。
下到獨秀亭回看這座懸空寺。
向同行者打個招呼(我媽走在前頭)。
今天的天氣真是難得好。
雙面佛
繼續前行去雙面佛,藍天背景下的松樹特別好看。
沿著山間步道前行,可以看到左側的雙面佛了。它右上方是香亭。
再走近些,截圖放大。遠處是 新建 的慈岩玻璃懸道。
這婆娑的是馬尾松吧。
到一岔路口,左邊上行去香亭和雙面佛,右邊下行去玉華湖。我們先上「九霄雲路」。
這一段台階叫作「百步雲梯」。
香亭,立於峰巔,始建於明代,是古人頂禮膜拜、朝香禮佛之地。
在這裡可以看對面的天然立佛(角度不好)、地藏王大殿和慈岩玻璃棧道。
雙面佛。到它面前還得走一段下坡台階。
路上很多祈福牌……
佛腳夠大,抱一抱應該不錯。
雙面佛的另一側有下去的台階,走棧道就可以到達觀佛台和玉華湖畔,但是我居然認為此路不通,還是原路返回,結果又爬到香亭,再下百步雲梯到岔路口,不但多花了力氣,還損失了那一路的風景,雖然後來也走到棧道那裡去觀佛了,但這個錯誤實在不該犯啊。
玉華湖
玉華湖澄碧清澈,很漂亮。湖上有索橋。
對面的 大慈岩 。
鐵索橋這邊有一座寺庵,名綠水庵。
通過索橋。
在索橋上望湖面內側。
回望索橋。
天然佛
到岔口處,上行就去地藏王大殿,但我一看有遊人從水庫壩上過來,也看到了棧道,頓時明白觀佛台在那邊,於是再次走過去。
從觀佛台看,整個 大慈岩 主峰就是一尊地藏王 菩薩 的立像。它身高147米,其中頭部高41.3米,寬60米、由奇石、怪洞、草木和諧地組合成大佛的五官,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經旅遊專家鑑定,被命名為"中華第一天然立佛"。
這個角度看立佛稍微有些偏,但佛的形象還是很鮮明。在佛頸部有一條裂縫,那是去地藏王大殿的必經之路「天棧雲渡」。立佛下巴右側建築就是地藏王大殿。
這個角度截圖放大看立佛就不太像了。不過在右邊山壁上好像還有一張凶神惡煞的臉,左眼怒睜右眼緊閉。
兩條棧道,左邊就是雙面佛下來的路;右邊是慈岩玻璃棧道,在地藏王大殿旁邊。
天棧雲渡
返回玉華湖邊岔路口,去地藏王大殿需要上行一段台階,再經過天棧雲渡。
天棧雲渡為一石欄相續延伸的長廊,這裡視野開闊,景致優美。
我們現在正通過立佛頸部的裂縫。
雙面佛和下方棧道,有屋檐的地方是觀佛台和服務站。
地藏王大殿
過了天棧雲渡就到了地藏王大殿下方,需要爬上台階進 天門 。
進入 天門 ,這裡是個大平台。仰望左上方的地藏王大殿。
地藏殿是景區最古老的建築和精華,坐落於天然大佛頸部的洞穴之中。元大德年間(1297--1307),開山祖師莫子淵遁夢意從 臨安 棄家至此,琢石為佛,依崖而建寺廟。廟宇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空絕壁,被譽為 江南 懸空寺,與 山西 恆山 懸空寺並稱為 中國 南北懸空寺。
天門 平台上的梅花。
平台另一側是玻璃棧道入口。40元一個人,我們沒去。
在平台再看雙面佛,由於地勢高,可以看得更遠。
平台上還有一棵入選 杭州 十大最美古樹的銀杏,植於1300年左右,距今已有700多歲了。
經過這個佛字旁邊的台階到地藏王大殿去。
殿外崖壁上鑄有一尊觀音。
地藏王 菩薩 在室內,不好拍它,就此略過。
長谷溪流
游完地藏王大殿,我們就沿著長谷溪流步行道下山了。這段路下行大約需要35分鐘。
回望天棧雲渡(下層)和地藏王大殿(上層)。
回望半閒亭——偷得浮生半日閒?下山倒是輕鬆悠閒,但徒步上來到此估計都是氣喘吁吁吧。
回頭仰望另一側的玻璃棧道,見底了
這條下山路在景區遊覽圖上叫長谷溪流。溪水從山頂蜿蜒曲折而下,形成了一條長達880米的獨特的長谷溪景觀。
路上還有不少老藤擋路。
慈岩滑索,30元,沒興趣體驗。
繼續邊下山邊看藤。
路過歡泉,夏日可以戲水。
12:42,到達徒步路出口曲徑通幽牌坊。從10:25坐上索道開始,一個環線差不多2小時20分。
出去走到停車場又花了10多分鐘。路上不時看到遊人迎面而來(徒步上山的也非常多),他們應該是本地人,不用買門票,純屬爬山鍛鍊或禮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