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市進入性與流動性逐漸被「鎖死」
樓市與股市最大的區別是,股市有特定交易市場,入場離場、買進賣出都是自由、較為即時的(T+1)。而樓市的進入需要房票,流動需要接盤人與周期、且要求對方也有房票。
現如今,把「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設為五年工作重點,結果已經看到,哪裡出現過熱、哪裡就加強調控,且調控重心清一色針對「進入性」、「流動性」這兩點。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這造成了兩個現象。
1、 錢無去處,亂竄。已經沉寂短則一年、長則三年的北方市場,年後就傳來復甦的消息,並漸有放大之勢。至於南方的一種二三線城市,大部分已經熱得發燙。西安、成都、合肥等已經率先熱到觸發調控。這屬於典型的熱錢效應,在一乾熱點城市紛紛加碼、失去進入條件與流動條件後,熱錢的本能反應——尋找新的獵場。但遊資的特點同樣是從眾,扎堆且集中,很容易從復甦一下子來到過熱,進而觸發調控。聰明人能捕捉到政策出台的窗口期,進而提前買定離手。但不太聰明和不太富裕的人,就很可能被套牢。
2、 之所以大城市住房問題突出,根源還是在於源源不斷的人口增量與新增剛需。這能說明,後城鎮化時代,大部分投資客還是懂這個道理的,選擇城市是決策第一位。這也是為何這一輪熱錢很少進入三四線的原因所在。普通三四線已經徹底告別樓市虛漲,自住無所謂,投資斷絕念想。但話說回來,一二線城市和環都市圈強三線,加起來也就那麼二十幾個,目前升級調控、鎖死進入性、流動性的已經一大半,剩下留給投資客的市場真的越來越少了,相反套牢幾率越來越大。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二、樓市漸成「富人」遊戲
接第一段,在有些人眼裡,房子反而是要控制「流動性」的。
你可能有些奇怪,第一段提到了流動性逐漸被鎖死,投資水分逐漸被擠出。為何又有以上言論?
聯想下古玩、文玩市場就明白了,待價而沽、物以稀為貴。
以某種文玩A為例。投資者黃老闆先買下市場中所有的A,然後只放出一個進行市場流通,最後被黑老闆高價買下。
過段時間,黃老闆大幅漲價後再放出一個,又被黑老闆以更高價格買下。
市場上一下子有了兩個高價成交案例,很快吸引各路路人進場、購買、收藏、流通。黃老闆和黑老闆裡應外合,賺個盆滿缽滿。這與鑽石、BTC有異曲同工之處。
樓市同理,據我所知,有些機構手上籠絡同一個小區的大批房源,一套套放出、一套比一套價格高,並以此吸引小區內其他業主抬高掛牌預期,從而實現整盤市場價格的快速上升。
深圳有二手房指導價制度,其他幾個重點城市目前可沒有。但這種遊戲,普通人連邊都摸不到,徹徹底底的富人遊戲。
類似的方法還有很多,不便多說,但毫無疑問普通人在這場遊戲中是沒有參與感的。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為什麼要寫這一段?是想提醒諸位,沒有金剛鑽咱也別攬瓷器活。對於視土地為信仰、家國天下的農耕文明過來的國度,要想徹底把樓市預期穩下來很難,但目前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未來樓市買賣機制必然越來越嚴格、思路越來越清晰。要麼快准狠,要麼還是踏踏實實做好本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