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住宅下跌30%才合適!媒體發表意見,房價「不得不降」?

2023-12-21     簡z設計

原標題:專家說:住宅下跌30%才合適!媒體發表意見,房價「不得不降」?

專家說:住宅下跌30%才合適!媒體發表意見,房價「不得不降」?

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房價進入普跌階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上漲城市數量19個,較7月減少11城;持平城市1個,較7月增加1成;下跌城市50個,較7月增加10城,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上漲城市數量為13個,較7月減少6個;持平城市1個,較7月增加1個;下跌城市56個,較7月增加5個。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幅度最大的十個城市分別是:宜昌、北海、湛江、泉州、吉林、哈爾濱、濟寧、徐州、南寧、鄭州。

從數據上看,新房和二手房下跌的城市在逐步擴大。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導致如今新房和二手房「量價齊跌」的原因是什麼,專家給出了三個理由:

其一、樓市調控的效果明顯。

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2020年央媽出台遏制開發商的融資「三道紅線」,而在2021年,全國城市對房地產政策的收緊政策達651次,在長達5年的調控時間內,我國的房價下跌是正常的。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其二、如今房子的庫存量大,供大於求。

我國城鎮家庭擁有住房率占比為96%;又據2017年西南財大調研數據顯示,我國房子空置率達20%,空置房數量在6500萬套,五年後的今天,很多專家預計空置房數量達到了1.5億套,按照一家三口計算,空置房數量可以居住我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各個城市的商品住宅數量越來越多,然而購房者越來越少,房價進入下跌時期是屬於正常的。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其三、疫情反覆,工作和收入預期降低。

疫情反覆中小企業生存困難,很多城市進行了暫停鍵,沒法出門,收入減少甚至無收入,而且實體經濟最近幾年受網際網路的衝擊,非常不景氣,工作崗位減少,面臨失業邊緣,據數據顯示,我國現存存儲意願的達58.3%,接近6成的居民願意存錢,而不消費,來應對未來未知發生的事情。

儘管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房價進入下跌階段,但是房價依然高企,對此,金融專家朱老師說,房價應該下跌到30%才算合理範疇。

專家的建議不是沒有站不住腳,信口雌黃,去年全國房價最高時為10500元/㎡,如果下跌30%,即7350元,在二線城市買一套房,70多萬,普通老百姓還是能接受。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面對如今的現狀,媒體也發表了「當前時期,絕大多數城市房價偏高,急需調整」,經濟日報也發表「別讓高房價嚇跑大城市的年輕人」,隨後,各個城市媒體相繼轉發,年輕人是一座城市的發展的核心力量,為創新發展的核心群體,現在的高房價,讓年輕人逃離,需給樓市降溫,留住年輕人。

專家的建議是有理有據的,比如一線城市如今房價在6萬元/平米,下跌30%,均價在4.2萬元,一套房子也要400來萬,還是依然高,跌到2萬以內,才算合理,而二線城市房價在7000多元還算合理,一二線城市按照這個算法,已經超過了30%。

一座城市的房價下跌多少,應該和當地收入掛鉤,國內的樓市存在泡沫,要把樓市泡沫擠出來,降價才是唯一的出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721d92e2f71607f943bf6d879c0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