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你get了嗎?

7月23號,大暑如約而至。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時節是二十四節氣最炎熱的時候。

高溫和潮濕是大暑時節的主要氣候特點,相信不用小編說,各位小可愛也已經深有體會,尤其是在濟南,早會活動不經意間都已經大汗淋漓。

在微博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話,也是很形象了有木有

哈哈,老公還是要的,防暑養生也不能落下!


作為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時節,也是冬病夏至的好時期。

那麼大暑期間我們到底該如何養生防病呢,下邊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1, 大暑高溫時段減少外出

大暑時節氣溫普遍很高,所以每天要避免氣溫最高烈日當空的時候出門,做好防曬措施,避免中暑等情況出現。外出穿衣要寬鬆舒適透氣性好。

2, 多喝熱水少喝冷飲防暑濕

大暑天氣炎熱悶濕,很多人為了解渴就猛喝水,一次性喝過多的水卻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渴了要先少量喝水,緩一會兒再喝,最好是喝溫開水,不要喝冰鎮冷飲,對腸胃不好,也會把濕邪帶入體內。

3, 大暑飲食清淡為主

大暑時節,飲食要多咸少甜,以清淡飲食為主,忌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不宜進補,最佳調味品是食醋,最佳蔬菜是苦味菜,最佳湯餚是番茄湯,最佳飲料是熱茶。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應放置幾分鐘後再食用,或是加熱後食用,冰冷刺激的食物不要吃。如果已經感覺到頭暈,也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來煮湯或熬粥,也可以選擇食物中添加藿香葉。

4,大暑時節鍛鍊要適度

避免在烈日下暴曬,要做好防曬措施,儘量在早晚溫度稍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鍛鍊前後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果鍛鍊者出現頭痛、嘔吐、眩暈、視覺模糊、虛弱、出汗過多或無汗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鍛鍊,可考慮服用藿香正氣丸。仲景牌藿香正氣丸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對天熱引起的中暑即常見高溫下患者突然惡寒發熱頭暈昏沉,脘悶納呆,噁心欲嘔,甚至昏仆,舌苔白厚膩等症狀。

5,大暑時節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大暑時節天氣炎熱容易引起心腦血管類疾病發病。心腦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從炎熱的環境突然走進低溫房間;醫學研究表明,人的血壓在晝夜24小時內呈周期節律性變化。清晨醒來後,血壓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在上午9~11時達到高峰,然後逐漸下降,到下午3~6時又再次升高,隨著夜幕來臨,血壓呈持續降低趨勢。這「二高一低」的時間段是高血壓的危險期。尤其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往往血管彈性減弱,血壓自動調節能力減低,故夜間血壓下降更為明顯,血流緩慢,易誘發腦梗死。

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要避免在這期間的劇烈活動。除藿香正氣丸等防暑藥外,還可攜帶仲景牌復方丹參片等心腦血管常備與急救藥品。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增加身體抵抗力,合理作息,避免過度勞累。

三伏天裡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年輕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溫中一定要適量、適時、適力,養生與保健並行。

大暑養生,你get了嗎?

健康一位媽媽,幸福兩個家庭。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