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臥」傷何氣?立秋來了怎麼睡?

2020-08-17     中醫中藥網

原標題:「久臥」傷何氣?立秋來了怎麼睡?

自古以來,人們都把睡眠作為一種非常重要且有益的養生方法。中醫學認為眠、食為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明末清初的養生家李漁曾說:「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

睡眠充足固然很重要,但睡眠時間並非越長越好。《黃帝內經》中記載有「久臥傷氣」的說法。究竟「久臥」怎麼「傷氣」呢?

所謂「久臥傷氣」,即長久臥床造成氣血不暢,筋脈不舒。古代養生家有云:凡睡應適可而止,則神寧氣足。睡眠過度,易造成精神不振、身倦乏力、動則氣喘。

傷肺氣

「久臥傷氣」首先就累及肺氣。肺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久臥不能吸入新鮮空氣,肺缺乏新鮮空氣的調節,久則肺氣虛弱。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全身氣機運行不暢,津液輸布失常,水濕不能排泄,就會出現身體困重、肢倦乏力等,常伴有聲低氣怯、咳嗽、感冒等症狀。

傷脾氣

脾主運化,主四肢,為後天之本,接受食物帶來的營養,再運化到全身各處。久臥脾胃呆滯,傷脾氣,脾氣虛,則水濕運化失調,精、氣、血、津液生成、輸布受到障礙,長此以往,則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昏昏欲睡、反應遲鈍,而且由於消化功能下降,必致肌肉瘦削、軟弱無力。肺氣脾氣「受傷」,也會影響到其他三髒,出現心悸失眠、氣短乏力、臟腑功能減弱等。

睡眠過多影響壽命?

久臥不但損傷陽氣,降低免疫力,而且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減損壽命。日本專家曾對該國50個地區11萬40~79歲的人群進行過長達10年的追蹤觀察,發現癌症死亡率最低的是那些每天睡眠時間為7~8小時的人,從包括癌症在內的所有疾病死亡比例來看,每天睡眠超過9小時的人,與睡7~8小時的人相比,男性的死亡率要高出60%,女性的死亡率更要高出76%。因此,人們要想長壽,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又不可睡眠過多,更不可經常睡懶覺。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睡7~8小時即可,小孩、老人所需睡眠時間稍長,約9~10小時。

立秋來了怎麼睡?

《黃帝內經》中關於秋季睡眠養生說:「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雖然經過期間的推移,大家會慢慢的適應從悶熱到涼爽的這種季節交替的變化,然而身體還是有點跟不上這變化的速度,因此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所以還是要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防秋乏不能靠「多睡懶覺」來解決問題,最好辦法就是:首先要適當的進行體育鍛鍊,增強身體素質,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運動。然而要留意,秋季並不是一個進行高強度鍛鍊的季節,應循序漸進,以免適得其反。其次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睡覺時最好在子時之前,由於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時,此時睡覺,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且應順應節氣早起,有利於收斂肺氣,預防一些呼吸系統的疾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PNaBHQBd8y1i3sJNC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