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起來養的黑色財富——萬寧東山羊

2019-07-30   新農人學社

萬寧東山羊,海南省萬寧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它全身毛色烏黑髮亮,所以又叫黑山羊,個別的也有褐色,蹄為褐黑色。在當地,養殖東山羊,有著不錯的市場效益。

但是傳統的放養方式,對生態環境破壞很大,發病率高,產仔率低,農民很難真正從中獲益。所以數年前,海南人就開始嘗試把東山羊從放養變為圈養,而圈養東山羊,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繁殖要點

東山羊的配種多採用自由交配(即本交)的方法。自由配種就是按配偶比例,將種公羊混入母羊群中飼養,讓其自然尋找發情母羊進行交配的一種方法;其公母組合的配偶比例一般為1:15—20。

這種方法較為省事,不易漏配,有較高的受胎率。其缺點是無法控制產羔時間,公羊追趕母羊過多,造成交配過於頻繁,使母羊不安心食草,既影響母體的健康,又影響已孕的胎兒生長發育。容易造成近親交配或過早交配,種公羊的利用率低,不能很好發揮出優良公羊的利用價值。

二、羔羊管理要注意

哺乳期間的羔羊營養主要來源於母羊的奶汁。加強母羊的飼養管理,提高母羊泌乳力,是養好羔羊的首要措施。

羔羊出生七天內首先必須食到母羊分泌的初乳,因初乳含有供羔羊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糖類(乳糖)、礦物質及維生素,還富含有一種抗病的抗體物質,即丙種球蛋白。

羔羊吃過初乳後,既能促進生長發育,又能提高抗病力,減少疾病。羔羊吃過5—7天的初乳後,便進入到吃常乳階段,羔羊的哺乳為三個月,三個月左右就要進行斷乳,在此三個月內,羔羊的生長發育較快,但母羊的泌乳量和乳的品質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下降。因此,在這期間內必須視其情況,在適當的時間內開始給羔平加補精料,以滿足其營養需要。

一般在1.5—2個月齡的羔羊,除吃母奶以外,可以人工喂給代用奶精料。羔羊的代用乳配方是:麥麩25%,大麥粉(或玉米粉)50%,豆並粉10%,炒黃豆粉6%,漁粉3%,食鹽3%,骨粉3%配成混合料。並以1:10的比例與水調和,煮沸消毒,靜置到暖不燙手,便可喂飼,平均每隻羔羊喂給0.2-0.3公斤。隨著羔羊年齡的增長,其日喂量便可逐漸減少至停止喂飼代用奶。經過一段時間,羔羊能自行採食些青草,而後逐漸過渡到斷奶。

三、防羊跳圈

東山羊的個頭兒不到半米,可1米高的院牆,它們輕而易舉地就能跳過去。而且在一個圈裡,往往有十幾頭羊,如果有隻羊突然跳進來,生性好鬥的它們肯定會群起而攻之。所以圈養好東山羊,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加高羊圈的圍牆。

種公羊的個子大,比一般的育成羊要高20多厘米,跳得高,院牆也得砌高點,要砌到1.5米以上。同樣,育成羊羊圈的院牆也得加高。雖然育成羊長到三四十斤就賣了,身高不到四十厘米,但羊圈的院牆也得修到1.2米以上。

四、防羊群里欺生欺弱

圈養東山羊,不僅要加高院牆,還要防止羊跳圈打架,造成不必要的傷亡,留意每個羊圈裡是否有「受氣包羊」的存在。生性懦弱的羊,在圈裡屬於走到哪兒被打到哪兒。為確保羊圈裡「受氣包羊」的羊身安全,就要求工作人員能及時發現它,並作出調圈。

這些受氣包羊,一般身體都比較差,給它們及時調圈之後,就得檢查一下身體,有病的話要及時治。病治好了,接下來還得給這些受氣包羊開小灶補充營養,讓它們快快地把身體養好養壯實些。

五、 防羊營養不良

放養的東山羊,出了圈便沒了約束,自由活動,草、樹葉,想吃啥就吃啥,站著,趴著,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可來到了養殖場的圈舍里,活動受限,不適應、鬧情緒,可能就不好好吃料了。

圈養東山羊,要想順利度過「吃」這一關,首先得跟它交流,讓羊放鬆,解除它的警惕心理。等感情培養起來了,也就不怕它們不吃飯了。

除了對個別羊的喂養照料,做好圈養還需要對整體環境、飼養人員等因素加強注意:

1、環境消毒

每月定期消毒一次,不同種類的消毒液要輪換使用。在羊場、羊舍入口設消毒池並定期更換消毒液。

2、人員消毒

人員進入生產區,更換工作服、工作鞋、並經紫外線照射消毒方可進場。

3、羊舍消毒

每月一次帶羊對羊舍噴霧消毒。從場外進羊前一周或每批羊只出欄後,要徹底清掃羊舍,採用噴霧、熏蒸等方式進行消毒。

東山羊肉質鮮紅,緻密有彈性。經傳統方法烹飪後,肉嫩湯白,肥而不膩。現在市面上,好的東山羊肉可以賣到120一斤。現在的萬寧,已經通過東山羊開始了「合作社+貧困戶」脫貧幫扶模式,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創造了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