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上「雲朵鹽水鴨」,樂樂茶賣「鴨血」,這是什麼產品風?

2023-07-03     咖門

原標題:古茗上「雲朵鹽水鴨」,樂樂茶賣「鴨血」,這是什麼產品風?

最近,古茗新品「雲朵鹽水鴨」火了,很多網友打卡曬圖,紛紛表示衝著名字也要去體驗一下。很快,各種神之討論刷爆全網。

除此之外,「鴨血可可生椰」「冰鎮西紅柿炒蛋」「小奶狗大奶狗」等新奇飲品也在網上引發熱議。

茶飲起名,現在都這麼離譜嗎?

古茗推出「鹽水鴨」

最近茶飲的起名太瘋狂

古茗的新品「雲朵鹽水鴨」,最近實在有點火。

「鹽水鴨?這確定可以喝嗎?」

「能喝的鹽水鴨!成功勾起了好奇心!」

最近,古茗推出了首款咸奶茶「雲朵鹽水鴨」,產品全新升級「大力鴨烏龍」,將鴨屎香拼配蜜蘭香型單叢茶,融入鹹鹹海鹽,先咸後甜,風味獨特,特別是雲朵版的芝士奶蓋配上糯嘰嘰的珍珠,層次感非常強。

我了解到,新品「雲朵鹽水鴨」標杯售價12元起,僅在江西省、福建省、廣東省等部分區域上新。

每杯「雲朵鹽水鴨」都配有可撕杯貼,杯貼相當於每杯產品的ID,上面標有它的姓名、生日還有性格。

從風味上看,這次古茗上新聚焦的是「海鹽」,是咸口茶飲的一次嘗試。

而從一些社交平台的反映來看,這次古茗新品出圈,主要就在於它的名字。

「還以為是用鴨子做的」——極具反差感的搭配,讓人剛開始很容易被它的名字「騙了」,以為是一道菜,實際上卻是一杯奶茶。

人手一杯打卡發朋友圈和小紅書,各種點贊評論蹭蹭往上漲,瞬間吸引了一大批人的眼球,不火都難。

而我發現,最近奇奇怪怪的茶飲起名藝術,絕不止古茗一家。

大型點單「社死現場」

現在的奶茶取名有多怪?

「尷尬無處不在,社死突如其來。」最能反映當下年輕人點單時面臨的情況。

前兩年,新茶飲讓全社會都接受了「鴨屎香」,到今年,茶飲產品名越來越卷,千奇百怪,不斷刷新著大眾的認識。

來梳理一下目前市面上受關注的產品名:

1、名是一道菜,主打一個超級反差

除了上文提到的古茗「雲朵鹽水鴨」,樂樂茶最新推出了一款川渝限定鴨血奶茶,起名叫「鴨血可可生椰」。

關鍵是,用巧克力做的可可生椰凍,簡直和鴨血一摸一樣,第一眼看到,喜歡鴨血和奶茶的都沉默了。

還有前幾年益禾堂推出的「番茄蛋湯」,其實是菠蘿、椰果、番茄結合的果茶。

2、注入喜怒哀樂,讓飲品有「情緒」

如果你進入一家飲品店,看到菜單上寫的是等待救贖的靈魂、最佳拍檔、白色情緒、少年的夜、朱朝陽的長高秘籍、沸騰的大海、復仇的火焰,你知道賣的是什麼產品嗎?

在 MSK.coffee×星空間,你點的不是飲品,是年輕人無聲的情緒表達。

相同原理下,還有「碌碌無為紅茶鮮奶」「賺不到錢茉莉鐵觀音鮮奶」「努力過了榴槤鮮奶」等都風靡走在潮流尖端年輕人的朋友圈,個性十足。

3、武俠+詩詞,你點的不是茶,是仙俠

茶飲市場上有不少走中國風路線品牌,他們在產品起名上呈現出一股濃濃的中國風。

比如茶話弄今年推出的「折莓探墨」,名字間充滿了俠氣,拿到手裡發現它就是一杯草莓桑葚水果茶。

還有眾所周知的茶顏悅色,招牌產品從幽蘭拿鐵聲聲烏龍、桂花弄;霸王茶姬的伯牙絕弦、花田烏龍、夏夢玫瓏;茶理宜世的煙雨烏龍、鬱郁幽蘭、長樂未央、梧桐、鶯鶯;東方梔子的凜香埋雪、浮白載筆、皎皎、槐南一夢等,骨子裡都透著一股詩情畫意。

茶顏悅色的「不止蘭亭」

誰能拒絕這麼有格調的名字呢?就算猜不出是什麼飲品,念名字就讓人感覺文藝范滿滿。

4、瓜瓜、啵啵、噸噸……萬物皆可疊詞

疊詞取名,在茶飲圈已經被運用的出神入化,並且長盛不衰。

最近各個品牌推出的新品依舊可見疊詞身影,比如,喜茶的「初戀瓜瓜甘露」、茶百道的「楊梅啵啵冰」、古茗的「超A芝士桃桃」、益禾堂的「多肉楊梅凍凍」、CoCo都可的「西瓜噸噸桶」等。

喝茶飲的,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5、「恭喜檸」到「全荔以赴」,諧音梗樂此不疲

「諧音梗」的文字魅力,在茶飲起名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剛剛過去的端午節、高考節日節點,茉沏推出了「金榜系列」,產品包括一舉高粽、滿分答卷、考神附體、全荔以赴、粽橫考場等;此外,嘿糖還推出了一款「荷樂不為」等。

除了用節日、節點諧音梗,更常見的是產品本身的諧音梗,比如各種柿柿如意、心想柿成,以及芒著蕉朋友、橘然橙了、恭喜檸、大富大桂……

6、李梅梅、李鳳梨,「人名」正在悄然興起

最近,都說滬上阿姨和一李姓男子喜結連理,有了兩個女兒「李梅梅」「李鳳梨」

滬上阿姨最近推出新創三華李系列新品,以「李梅梅」「李鳳梨」命名,讓人一眼看過去,還真以為是人名。

還有一家茶飲店以作家、詩人、典故命名飲品,比如王維、蘇軾、溫庭筠、李商隱、李清照、柳永等,不同的名字對應不同的飲品,這給人的感覺不像是飲品店,倒像是走進了詩三百。

7、1升、半桶、XX顆、強調量感的名字永不過時

有很多茶飲品牌在起名的時候特別喜歡強調量感,比如蘇閣鮮果茶「37顆楊梅冰」、樂樂茶的「1升西瓜椰」、伏小桃的「半盞青茶桃餮杯」、書亦燒仙草的「半杯都是楊梅」「半杯都是芒果」「半杯都是橙子」「半杯都是葡萄」等。

總之,飲品取名大法千奇百怪、花樣頻出,有的猶抱琵琶半遮面,有的腦洞清奇,堪稱鬼才。總之,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品牌做不到的。

名字越怪,年輕人越愛?

為什麼現在奶茶的取名越來越怪呢?

一個重要原因,還是產品本身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產品創新的新奇點已經不多了,品牌要推新品,只能從其他方面「卷」。

名字,是大眾對一件事物的第一印象,一個引人注意、富有聯想的產品名稱,往往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轉化為購買力。

所以很多茶飲品牌,為了「讓人多看一眼」,在起名上大開腦洞。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市場上有很多為了滿足消費者獵奇心理,生編硬造走偏門的起名打法,一頓包裝加炒作,認為同樣能受到市場的追捧。

但是,事實上,飲品是供人入口食用的,起名的目的也是為了銷售,彎繞繞的起名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如果有負面的聯想,也讓人瞬間喪失食慾。

差異化突圍,不能忽視了產品最基本的需求邏輯。

你還知道哪些奇奇怪怪的奶茶名?留言區聊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9f172da7abacc3291f6eba8c0fd78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