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三登故宮城牆而不入

2024-08-10     文史風雲

1954年,毛主席曾在四天時間裡三次登上故宮城牆,卻三過而不入,他為何不踏入故宮半步?原因令人欽佩!

1954年5月17日,聶榮臻獨自陪同毛主席到了故宮的神武門,然後,讓保衛科長韓炳文陪同他到故宮城牆上去轉一下。

毛主席腳穿一雙布鞋,身著中山裝,手裡還拿了一根竹竿當拐杖。

在韓炳文陪同下,由北向東來到了東華門城台。

兩個人走累了,就拿出小馬扎,坐在東華門城台上聊天。

休息得差不多之後,兩個人又繼續走到午門,進入到位於午門城樓上的「基本建設出土文物展覽」。

毛主席在這裡看得十分仔細,但是天色很快就暗淡下來,毛主席不得不非常遺憾地回到了中南海。

回到中南海後,毛主席似乎意猶未盡,過了一天,也就是19日,毛主席再一次來到了故宮。

毛主席這一次,直接就到了午門城樓上的「基本建設出土文物展覽」,在裡面觀看、詢問和了解了兩個多小時後,才直接返回中南海。

沒想到,20日下午,毛主席第三次來到了故宮。

這次還是在韓炳文陪同下走進神武門,上到城牆,不過這次是由北向西欣賞故宮。

走到西邊城牆時,正趕上防空部隊的高炮演習,毛主席興致勃勃地看了一會兒。

突然說道,在這裡演習有什麼用,等敵人都打到這個地方了,才反擊,晚嘍!

毛主席這次在西邊城牆上欣賞故宮,一直到晚上七點多。

毛主席本來還打算看一看宮內的文物展,卻因為沒有電燈放棄了。

毛主席為什麼三次到故宮,都沒有踏入故宮半步呢?

這也許永遠是個迷,但是,從毛主席搬進中南海的過程,也許能夠揭開這個迷。

北京剛剛解放的時候,毛主席住在香山的雙清別墅,早上到中南海辦公,晚上再回去。

彼時擔任北京市市長的葉劍英,組織人員把中南海清理出來後,認為還有多餘的房子,就打報告,讓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住進中南海。

毛主席一看報告,立即扔到了一邊:我不是李自成,你們去中南海住,我不去。

葉劍英見報告交上去後,一直沒有迴音,就跑到毛主席那裡去問。

毛主席每次都黑著臉不說話。

葉劍英走後,毛主席對周總理說:「葉劍英真不懂事,隔三差五來問搬到中南海去。」

周總理只好打圓場:應該聽父母官的。

毛主席還是直接甩出一句:我不去!

周總理理解葉劍英的苦衷,知道他這是為毛主席好。

一是毛主席每天上下班往返,要耽誤很多時間;

二是從雙清別墅到中南海有很長一段距離,他十分擔心毛主席的安全問題。

但是,毛主席決定了的事情,哪能輕易改變,周總理只好用計讓毛主席搬進中南海。

一次中央開會時,周總理就漫不經心地提起搬遷的事情。

毛主席當著大家的面,再次表示自己不去。

周總理這個時候說道:按照黨的原則,投票決定,少數服從多數!

毛主席這才發現中計了,但是已經晚了,他作為最高領導人,是不可能違反黨規的。

毛主席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搬進了中南海。

毛主席不搬進中南海,和不踏入故宮,都是一樣的道理。

他害怕大家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走向腐化墮落,到那個時候再想辦法糾正就晚了。

所以,我們不得不欽佩毛主席的先見之明。

參考資料

文匯報《1954年5月,毛主席為何四天內三上紫禁城?》

中新網《檔案解密:毛主席為何三到故宮而不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6f3df581c80891b76a8ef4abb49bf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