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董事長朱華榮建議:將國內停售燃油車提上日程!比亞迪笑了

2022-08-28     報哥車軲轆話

在8月27日開幕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建議將我國停售燃油車一事提上議事日程,引起關注。

朱華榮認為,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多元,包括純電、插電混動、增程式等,已經可以基本滿足消費者不同場景的出行需求。

有分析認為,傳統燃油車的逐步替代與退出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提前制定禁售時間表,可以給社會一個明確的市場信號,有利於企業提前部署。

當新能源汽車成為必然趨勢,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相繼對外公布停售燃油車的時間。

比亞迪在今年4月3日率先宣布退出油車市場,成為全球首家宣布停止燃油車生產的傳統車企。

此外,沃爾沃、奔馳、寶馬、奧迪、本田、大眾、通用、福特、捷豹、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等也已經明確未來將停售燃油車。

國內車企,北汽集團提出2025年旗下自主品牌將在全國全面停售燃油車;長安汽車「香格里拉」計劃也宣布2025年前全面停售燃油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算是「意識覺醒甚早,但落地和執行較晚」, 2009年12月下線的長安奔奔MINI EV更是國內第一輛純電動汽車。

2015年長安發布「518」新能源車型發展戰略,計劃於10年間推出34款新能源車車型。

2017年長安汽車針對新能源汽車提出了「香格里拉計劃」,明確宣布將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汽車。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8年5月,長安新能源成立,這是一家兼有整車、研發、生產、加工、銷售、諮詢、汽車租賃及充電業務的全產業鏈新能源車企。

在2021年的年報中,長安新能源成立近4年,營業收入累計達116.81億元,凈利潤虧損46.59億元,一度資不抵債。

但如今看來,只能說從這些動作中,更多的展現出的只是長安的發展雄心而已,現實進展令人尷尬,這兩個計劃的失敗可謂板上釘釘。

平心而論,相對於燃油車,長安汽車的新能源實力並不突出,按理說,呼籲停售燃油車的車企是輪不上長安汽車的,所以朱華榮的此番建議才會引發軒然大波。看熱鬧的比亞迪估計心裡樂開了花:咱的新能源車賣得這麼好都沒站出來說,你長安汽車是操的哪門子的心啊。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00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在汽車電動化變革的今天,質疑聲一直沒有停止過。

在氣候寒冷的冬季,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西北地區,電池的虧電問題尤為突出,原來標註的600公里續航,實際續航可能還達不到300公里。

如果刨去充電排隊的時間不算,一輛新能源車的充電時間,普遍都在半個小時以上,半個小時指的還是快充模式,如果慢充那時間就更長了。

如果發生停電特別是大規模、長時間的停電,對於新能源汽車絕對是「噩夢」,有車充不了電,沒電上不了路。

近年來,一些新能源汽車發生車輛自燃、剎車失靈、電池爆炸等事故可謂此起彼伏,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消費者的積極性。

豐田現任掌門人豐田章男也曾表態,當下電動汽車過於激進,發電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並不少,廢棄電池的處理問題也有待解決。

他還進一步表示,如果所有汽車都由電力驅動,那麼到了將有可能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

這兩年,關於禁售燃油車的消息不絕於耳,對我國是否應該出台「禁燃」時間表,業內也存在不同看法。

目前國內已經有各種政策在引導行業往新能源的方向發展,但新能源車還不足以取代燃油車,中國要真正實行燃油車禁售,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走。

再說幾句

傳統車廠對待汽車電氣化變革的態度,是非常矛盾的——既對「新歡」緊張企盼,又對「舊愛」表示出強烈的依依不捨之情。

尤其是在燃油車時代樹立了絕對優勢的強勢品牌,面臨電氣化變革的未知變數,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6e770e8acb9cdb840cb1712523c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