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想不明白的是,這個國家的人,是如何撐到10點才吃晚飯的?

2022-05-17     雅歌小汐

原標題:讓人想不明白的是,這個國家的人,是如何撐到10點才吃晚飯的?

晚上10點才吃晚飯,不餓嗎?

將晚飯安排在宵夜時間,是許多生活在阿根廷的外國人經歷最大的文化衝擊。

結束一天的工作以後,我基本已經餓到前胸貼後背了。對於此刻的我來說,七點吃晚飯已經是正常偏晚的時間,但是在阿根廷這個國家,此時只是點心時間偏晚。

很難想像,在阿根廷這個國家,外賣APP居然要7點45分後才可以點餐。因為餐廳開門營業的時間都很晚,一般在晚上8點才開門。

8點吃晚飯不會太晚嗎?然而,對於阿根廷人來說,仍然是太早了!

晚上,行走在阿根廷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10點才是餐廳的繁忙時段。人們此時才陸續走進餐廳,不少顧客甚至會一直吃到凌晨餐廳打烊的時候才離開。

讓人想不明白的是,阿根廷人為什麼可以撐到晚上10點才吃晚餐?從下班或放學以後,直至晚餐開始的這段時間不餓嗎?

答案是,因為他們有——[梅林恩達](merienda)

[梅林恩達](merienda)翻譯過來就是「午茶」或「午食」的意思。

在阿根廷,人們習慣在晚餐以前,下午5點左右吃些小點心。但是,真的只是小點心而已!通常只是一塊阿根廷牛角麵包配一杯咖啡,頂多兩塊,不能再多了!

[梅林恩達](merienda)這個詞,最早是羅馬帝國軍事用語。意指給士兵們中午後吃的食物。

「merienda」這個用詞和拉丁文的動詞「merere」有關。是「你值得」和「經過努力獲得」的食物。

不過梅林恩達被當成午茶,最早出現在16世紀的西班牙,後來傳到墨西哥、波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等地。這些國家直到今天,也保留著這個晚餐前吃點心的傳統。

一天四餐

對於阿根廷人來說,一天不應該只有三餐,而是應該有四餐。早餐、午餐、梅林恩達、晚餐。

不過正如上述所說,梅林恩達的分量一般不會太多。對於阿根廷人來說,仿佛只有晚餐是一天最主要的一餐。

其餘的早餐,也只是喝咖啡,隨便吃一些小東西。午餐吃得比較趕,也不會太講究。梅林恩達的分量也不多,大多是咖啡配餅乾、甜麵包、去邊三明治、司康等等。吃過這些,人們便可以撐到10點才享受晚餐。

梅林恩達,是飲食文化,同樣也具有社交意義

比較特別的是,梅林恩達原來是阿根廷女性第一個可以名正言順外出吃喝的社交活動。據說在19世紀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上流階級的婦女如果被看到獨自一人在咖啡廳里,而身邊卻沒有先生陪伴的話,會被認為不好的行為。

但是,在梅林恩達時間卻是例外的,貴婦們可以到專門為女性開設的咖啡館、茶館享吃著蛋糕喝著茶,好好受屬於她們的「me time」。

阿根廷人將晚餐時間安排得那麼晚,其實也是與這裡的日照時間比較長有關,夏天,有時到了9點天還是亮的,這樣晚一點吃飯好像就變得合理了。

10點才吃晚餐,這樣的飲食習慣,跟現今很流行的「168飲食」完全是背道而馳。但是好處是,不用一下班就趕回家做飯,在下班和晚餐開始之前這一段時間裡,可以屬於自己的小時光,既可以逛逛書店,也可以與好朋友一起享受梅林恩達。

今天分享的「讓人想不明白的是,這個國家的人,是如何撐到10點才吃晚飯的?」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689fffc6c10a729e19012b0088f9d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