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效應延至國慶節後,《堅如磐石》的後勁兒,到底還有多大?

2023-10-07   未來電影局

原標題:長尾效應延至國慶節後,《堅如磐石》的後勁兒,到底還有多大?

有大部分人,選擇走進影院,二刷起了《堅如磐石》。

國慶檔十幾部影片,為什麼唯有這部電影,引得那麼多觀眾神往,在看完一遍後,又餘味未絕,想著再去看一遍?

大家有所不知,不少網友看《堅如磐石》,都看出了「後遺症」……

有人住酒店,突然就想起鄭剛往黎志田酒店裝監控的情節。

有人想吃火鍋,電影中「徒手撈手機」的戲碼,讓他們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

有人進玩具店,店裡的天線寶寶小波遭了殃,肚子都被捏了一遍。

還有人,深深被黎志田對女兒的愛感動著。

另外,在不少觀眾的評論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堅如磐石》一定會被二刷的答案。

首先,《堅如磐石》具有最廣泛的觀眾基礎,全國觀看人次超2000萬,在整個國慶檔所有電影中,都處於斷層領先的級別。

我們都知道,《堅如磐石》從2017年開始籌拍,到2019年殺青,經歷了漫長的調整階段,這期間,導演和主創們,不僅僅在打磨劇本,優化劇情,更是在優化電影質量上做足了功夫。

因為有張藝謀坐鎮,《堅如磐石》無論從故事性,攝影水準,劇情進展還是懸疑感上,都超越同檔期的電影一個檔次。

而選擇二刷,其實很多都是觀眾自發去重新看的,這是觀眾自然選擇的結果,一部好電影,高質量的電影,自然值得觀眾們反覆欣賞觀看。

這也從側面證明,《堅如磐石》是一部值得二刷,甚至三刷的電影。

其次,是《堅如磐石》具有豐富的細節和充足的留白,給了觀眾想像空間,而這些空間和細節,大家不得不通過二刷或者多次觀看去填補和品評。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堅如磐石》其實有很多無法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情節,但這些情節,全部都被導演藏在了細節和線索里。

這樣的線索,在電影中有很多很多,多到有無數網絡博主和影評人,一點一點彙集總結,最後才有了《堅如磐石》故事的全貌。

但別人說的,跟自己看到的顯然不一樣,二刷《堅如磐石》的時候看到的那些自己第一遍觀看沒有看到的情節,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比如,有的觀眾在疑惑楊曉薇結局的問題,質疑她為什麼沒有被殺。二刷完她應該就能知道,因為黎志田派去尋找楊曉薇的劉鋒,根本就不是黎志田的自己人,所以楊曉薇才能安然無恙地活下來,被解救。

比如,有觀眾覺得,電影需要腦補的太多太多,所以值得二刷,並且這部電影一定要二刷,才能消化掉自己看過,但沒看懂的那些情節和細節。

比如,有些觀眾二刷完後,明白了各種人生的道理,而且表明,只有中年,或者有豐富的社會閱歷的人,才能看懂這部電影。

再比如,還有的人二刷的時候,竟然數了數周冬雨飾演的李惠琳槍里的子彈,並證明她開那麼多槍,是合理的……

每個觀眾,幾乎都可以從《堅如磐石》里找到去二刷它的細節和理由,這是《堅如磐石》真正的魅力所在。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堅如磐石》很有後勁兒,這種後勁兒,既可以是一種餘音繞樑的影響,也可以是對電影反應現實的反思,更可以是對某個演員的喜愛。

有的觀眾就很清楚自己二刷的目的,她就是喜歡于和偉的表演,為了于和偉,也要再看一遍電影。

有的觀眾二刷電影,來自於對電影本身的全方位肯定,無論是情節還是演技,都是它二刷的理由。

有的觀眾,二刷的選擇,來自於對電影刪減內容的興趣,正是這些刪減內容,勾起了他對電影本身細思極恐細節的好奇,然後通過二刷,去尋找能夠給自己解密和答疑解惑的線索。

更多的觀眾,則是被電影的後勁兒吸引。

電影中呈現的,光怪陸離的社會現實下,官商勾結的骯髒,權利的互相爭鬥,草菅人命的惡行,還有各種利益互換,暗箱操作,隻手遮天的大佬,以及還沒露面的「老爺子」,都給觀眾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要知道這些內容背後的故事,大家只能一遍一遍從電影中找答案,也只有通過電影,才能認識到這個電影里社會最黑暗的一面。

說到底,拍攝黑暗,是因為我們嚮往光明,相信光明,所以反覆看《堅如磐石》,或許才會對將來真正正義公平的社會,保持積極和信心。

放假歸來,大家基本都沒什麼事情干,那就走進影院,再看看《堅如磐石》吧,電影的細節不會讓你失望,電影本身的氣質,更值得再次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