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原作魅力的改編——《嫌疑人X的獻身》

2023-12-09     妙看影視

原標題:失去原作魅力的改編——《嫌疑人X的獻身》

失去原作魅力的改編——《嫌疑人X的獻身》

今天聊聊中國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

片名The Devotion of Suspect X / Suspect X (2017)。

本片根據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改編。這是《嫌疑人X的獻身》第三次拍成電影,2008年和2012年分別有日本版和韓國版電影。

在這裡不建議觀眾在沒有看過原著小說或者前兩部電影的情況下,貿然觀看這部中國版的電影。

影片內容不再贅述,片中出現的人物名字均參考原著,進行了不大的改動。

天才物理學家湯川學在這裡叫唐川,女警內海薰換成了羅淼,受害人富樫慎二改為傅堅,前妻花岡靖子改名陳婧,天才數學家石神哲哉改為石泓。

影片號稱為中國觀眾打造,其實也就這麼回事。

《嫌疑人X的獻身》摒棄了傳統的偵探故事模式,早早地揭示了謀殺背後的真相,著重描繪的不是謀殺的動機,而是掩蓋真相的動機。

這是一個巧妙且頗具新穎性的手法,敘事過程中充滿回憶和理性推理,當然,這些優點都是原著小說的。

導演削弱了主人公之間的緊張關係,更多是石泓表現出一種錯位的利他主義。一個只對數學感興趣的天才突然就想要輕生,突然就將闖入生命的人視作白月光,一切都很不合理。

而且在這裡,你不知道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唐川為何對刑事案件那麼上心,是因為他享受挑戰本身還是出於對真理追求的堅定信念?

這些都限制了觀眾對最終揭露真相後的共鳴,如果真相最終會給涉及其中的所有人帶來更多痛苦,那麼真相又有何好處呢?這就是讓唐川、石泓在結尾時感到痛苦的原因,觀眾們本應思考這種矛盾困境,但很遺憾,這些都被忽視了。

不僅是唐川形象受損,唐川和石泓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早期的一系列閃回講述了他們在同學時期智力較量的刺激,他們輪流出智力題考對方。然而,兩位男主角之間隨後的場景未能加強這一點,他們的閒聊充滿了模稜兩可,空無一物。

與小說和之前的日本版有大量不同,原版中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像是舊友重逢,而不是兩個聰明頭腦互相對峙。

這也帶來問題,為什麼唐川熱衷於協助調查,特別是明知這會將石泓置之死地。

相比於福山雅治和堤真一,王凱和張魯一的表現並不那麼引人注目。

王凱飾演英俊且富有魅力的正面形象,但角色塑造得過於單薄,這個角色除了好看,也就沒啥好看的了。

張魯一扮演的角色最為模糊且豐滿,很有深度,隨著故事發展,他的表現更是成為全片最佳,但仍顯得比較單一。

林心如為電影帶來了一份真摯的情感,展現出觸人心弦的脆弱,看得出很用力在演,但讓人感受不到這個角色身上的白月光。

本片比蘇有朋平淡的前作《左耳》好,但在更出色的日本版和韓國版面前又顯得平淡無奇。

對於不了解這個故事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可能還過得去;但對於更多已經熟悉這個故事的觀眾來說,本片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

如果我沒看過東野圭吾的原著小說、如果我沒看過日版和韓版的同名電影,我大機率會錯過這樣一位出色的推理小說作家,錯過一個精彩的IP系列。

老子在《道德經》中把做事的人分為四類:一等人聰明且勤奮、二等人聰明且懶惰、三等人愚蠢且懶惰、四等人愚蠢且勤奮。

不害怕導演在改編作品時按部就班地通篇照抄照搬,比如義大利電影《死無對證》就是像素級翻拍著名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沒有自己的亂髮揮和瞎創新,完全按照原故事來,效果一樣很出色。

而中國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明顯屬於第四等。既沒有合適的本土化改編,也沒有設計出更精妙的布局,魔改了原故事中各個情節的出場順序,在自我感動中完成了一次並不出彩的表演。

改編失去原魅力。

平淡且不吸引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6364444759c8c8e0e7d11d60a38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