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戲曲進校園

2023-04-08     荊楚網

原標題:淺談戲曲進校園

戲曲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民族藝術,戲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是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的瑰寶。將戲曲引入校園,無論是對戲曲的振興,還是對青少年精神的培養,都有著深遠影響,更是對基層文化工作的考驗,對於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2017年,隨著《關於在校園開展戲曲活動的意見》發布,戲曲進校園活動如雨後春筍般遍布全國。戲曲表演過程中,不僅演唱優美婉轉的歌曲,而且還有民族樂器的現場伴奏。通過觀看傳統戲曲表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辨別各種民族樂器的能力,還可以在愉悅身心的同時,聚集民族氣節,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培養學生的情操。

青少年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力量,是今後我國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戲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必須要將青少年的需求考慮在內,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推廣和弘揚戲曲文化。例如在學校開設戲曲知識學習課程,可以對戲曲文化產生學習興趣,自覺承擔起戲曲文化傳承與弘揚的職責。

首先,基層文化是從文化遺產的角度將戲曲帶入校園。其次,基層文化館聯合優秀戲曲教師努力打造優秀的戲劇課程。進入校園後,如何「演出好的戲曲」,值得思考。戲曲對學校的意義不僅在於「有」與「無」的區別,更在於「優」與「劣」的區別。要重視戲劇教育,配備合適的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戲曲環境,鼓勵戲曲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戲劇成為一門優秀學科,產生更多品牌效應。最後,優秀的戲曲老師與創新的戲曲教學方法進入校園後,戲曲不應該只「閉門運行學校」,要面對社會,跟上時代潮流。

總之,戲曲作為中國文化的古老精華,需要我們大力繼承和發展。

(仙桃市文化和旅遊局 杜亞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5717addcbaf6e560808911b9648a5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