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沂南 擦亮新時代文明實踐名片

2022-07-25     民生周刊

原標題:大愛沂南 擦亮新時代文明實踐名片

大愛沂南 擦亮新時代文明實踐名片

「他們就像我的兒女,抽空就來看看我,陪我聊天、打掃衛生、幫我梳頭,還帶來生活用品。」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岸堤鎮艾山東村百歲紅嫂孫桂菊說。

今年母親節前夕,一大早8名志願者就忙活起來,帶上蛋糕、新衣、鮮花等物品,為百歲紅嫂孫桂菊提前送去祝福。

今年,沂南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級陣地體系,用好紅色資源,創新孝德機制,圍繞文明新風、美德健康等21個領域,開展「替烈士回家看看娘」、社區鄰里節等94項主題活動,傳承踐行沂蒙精神、志願精神,叫響「大愛沂南」文明實踐品牌。

依託紅色資源

坐落於艾山腳下、汶河邊的岸堤鎮岸堤村,被稱為山東的「小延安」。岸堤鎮依託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舊址文化資源,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讓紅色文化開出最紅的花。

沂南縣是一片紅色熱土。這裡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是革命歌曲《跟著共產黨走》的誕生地,先後湧現出「沂蒙紅嫂」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於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如今,文明實踐「聲」入人心,紅色基因在這裡傳承,紅色文化在這裡發揚。

在沂南縣,像岸堤鎮、馬牧池鄉依託紅色資源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隨處可見。通過「關愛抗戰老兵」「關愛沂蒙紅嫂」「紅色故事微宣講」等推動文明實踐活動常態持續開展,讓紅色因子成為文明實踐特色品牌和最亮底色。

青年在沂蒙紅嫂紀念館聆聽沂蒙紅嫂故事。

創新孝德機制

「每個季度都往我卡里打330塊錢,我已經連續領了6年。」蘇村鎮寶珠村村民朱孝存說。

朱孝存老人說的330元錢,在沂南縣被稱作家庭養老孝心基金。每一季度,當地村委都會準時將330元錢打到他的銀行卡里。為破解農村養老難題、營造全縣敬老愛老的濃厚氛圍,沂南縣探索設立了家庭養老孝心基金,走出了「家庭主體、子女主力,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農村養老新路徑。

2016年,沂南縣充分發揮家庭子女的養老主體作用,60歲以上老人,其子女每月繳納贍養資金不低於100元,作為孝心資金。

在青駝鎮高里村,高玉棟老人將30萬元畢生積蓄捐給了村委會,用於孝心基金的發放。「設立家庭養老孝心基金這項政策很得民心,感謝政府為老年人辦了一件大好事。」提到捐款的初衷,84歲高齡的高玉棟說。

愛心企業和愛心個人的捐款像一簇簇小火苗,點燃了社會力量助力農村養老的愛心。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基金養老」的社會優勢,沂南縣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10元的標準,將家庭養老孝心基金的部分補貼列入縣鄉政府的年度財政支出預算。除了財政補貼的獎勵資金外,家庭養老孝心基金由孝心資金、愛心資金和補助資金3個部分組成。

孝心有多少,公開「曬一曬」。在湖頭鎮興源村孝德廣場上,一床床嶄新的棉被在太陽下顯得格外溫馨。

村裡每年都會在母親節這一天舉行「曬被比孝心」比賽。村裡的「好媳婦」們紛紛把給公婆縫製的棉被,統一拿到孝德廣場上展出「晾曬」,供村民參觀學習。

廣場東邊的公示欄上,張貼著2022年第一季度的家庭養老孝心基金公示榜,公布了全村38位70歲以上老人的子女每人100元到200元不等的孝心基金認繳明細。一床床花棉被和孝心基金公示榜交相呼應,激發了全村敬老愛老最強動力。

「能力有大有小,關鍵是看那份孝心,『曬被』活動和孝心公示榜是面鏡子,通過『曬一曬』,督促子女孝老。」曹家宅子村黨支部書記曹然強說。

自2016年以來,沂南縣全部942個自然村實現家庭養老孝心基金全覆蓋。村村發紅包,人人比孝心。兒孫繞膝下,老人笑開顏。這成為全縣敬老愛老濃厚氛圍的真實寫照。

湖頭鎮黨員志願者和孩子們在心靈家園一起蒸面燈。

特色志願服務

沂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志願者之城」。這裡孕育了大愛沂蒙、蒲公英等優秀志願服務隊伍,以及關愛抗戰老兵、彩虹點亮童心等省級品牌志願服務項目,也湧現出李晴、王莉莉等一批志願服務先進典型。

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沂南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已增至448支,全縣註冊志願者13萬餘人。

志願服務碩果離不開肥沃的土壤。湖頭鎮在實踐所與黨員服務中心共建共享,建立了孤困兒童心靈家園,442名黨員先鋒志願者結對幫扶42名孤困兒童。孫祖鎮代莊村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養老服務點,創新「一元養老」機制,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照顧、情感慰藉全方位的志願養老服務……

「今後,我們還將支持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志願者設立特色工作室,打造更富集聚能力的服務陣地。」沂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中心主任韓君說,持續深化「五為」志願服務活動,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讓文明實踐落地生根。

( 《民生周刊》記者 朱浩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55e5f52f32473b7aacd3a11a716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