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為了什麼?
一個是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在學校學到知識
另一個是希望學校能夠看好孩子,讓家長有更多時間精力,去工作賺錢。
有些學校讓家長幫著輔導學生,小學生倒是可以理解,多數家長都能教一教,可對於中學生呢?很多家長無能為力。根本沒有上過初中和高中,怎麼樣才能教呢?沒辦法教。
家長花錢讓孩子到學校,是去學習知識的,是交給學校照顧的,可總有些學校不懂。想方設法的去「壓榨」家長,不是讓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就是各種任務,完全和學習無關。
有時家長確實非常無奈,可仔細想想,學校讓家長輔導作業,也是為了學生好,便忍忍就乾了。可有的學校不知道怎麼想的,總是想方設法的去「壓榨」學生,旁人聽了都十分憤怒。
安徽一所中學「火」了,與學術研究無關,與學習成績無關,學校讓家長看三個半小時的晚自習。這是什麼概念?一天才24個小時,光晚自習就占了3個半,上哪裡去說理呢?
再者說了,看學生晚自習,不應該是任課教師的事情嗎?怎麼就成了家長的事兒了。學生在上晚自習時,有什麼不會的難題,都可以請教一下教師,家長去能教什麼?啥都不會啊。
這一點確實不好理解,如果真的想要解釋的話,難道是讓家長去變相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怎麼都說不過去。可能是想著緩解老師的壓力吧,能讓老師們有更多的時間去休息。
事情公布後,引起網友熱議,大家對此看法不一,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者認為家長應該跟學校協作,反對者則認為學校的做法太過分,刻意占用家長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任務。
「這所學校是市裡最好的高中,有的家長非常願意」
「晚自習是課後時間,讓老師下班了加班看晚自習?說不過去」
「讓家長去的作用和目的是什麼?學校說不明白」
「學校和老師讓你去,你敢不來嗎?多數家長都不敢拒絕吧?」
隨著輿論的發酵,學校對此事做出回應,工作人員稱:「學校沒有要求你們家長到學校來,這個我覺得即便是班主任要求,也不可能強制性要求,可能都覺得家長們有時間可以來」
工作人員還補充道:「教師是不應該和家長捆在一起,但是這個晚自習,你偶爾來陪一次,也不是不可以,咱們這邊有特殊情況,可以跟班主任做一下私底下溝通,都是為了孩子」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不是強制,可以和老師溝通」,如果是自願的,那還可以理解,想去的家長就去,不想去的就不去。完全可以看個人想法,只是回歸到現實里,好像「不切實際」。
家長和學校共同溝通合作,才能夠很好的教育到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強制,只有大家坐下來耐心溝通,了解各自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孩子的成績上去,就是時間問題罷了。
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