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動手了,伊首都發生爆炸,拜登躲過危機,特朗普很失望

2024-10-29     利刃號

特朗普以及身後的共和黨希望中東爆發大戰,拜登以及身後的民主黨希望以色列別把事鬧大,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極有可能取決於目前的中東局勢。中東如果徹底亂了,那就是民主黨政府管理無能,破壞了美國重返印太的戰略大計,民主黨就是美國的千古罪人,共和黨就能趁機發難,讓民主黨輸掉大選;如果民主黨政府成功穩住了以色列,確保以色列和伊朗不會爆發大戰,那拜登和哈里斯就躲過了危機,不會落下把柄被共和黨。一場美國大選,影響的卻是萬里之外的中東局勢,真的是「世界亂不亂,美國說了算」。

特朗普這次總統競選最大的後台,不是美國的紅脖子以及藍領,而是以色列,更準確的說是目前的以色列總理、極右翼政客、猶太復國主義代表人物——內塔尼亞胡。早在2011年,內塔尼亞胡與民主黨的梁子就結下了,當年歐巴馬勸以色列讓步,以第三次中東戰爭前的分界線為基礎,恢復和平對話。這讓內塔尼亞胡勃然大怒,直接一個電話打給希拉蕊,痛斥歐巴馬和美國當局「背叛」了以色列,然後第二天就飛到美國,與歐巴馬進行了長達120分鐘的「親切友好交流」,並在隨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當著記者的面繼續陰陽美國政府,在美國的土地上高高在上的痛斥美國政府,美國人還要陪著笑臉,全世界也就以色列總理有這待遇了。

2015年,歐巴馬又代表美國簽訂了《伊朗核問題協議》,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更是讓內塔尼亞胡怒不可遏,他又飛到了美國,直接跑到美國國會發表「批鬥歐巴馬」的演講,直截了當的表示「歐巴馬的行為是對以色列的背叛」,不知道的還以為美國是以色列的殖民地呢。而拜登當年作為副總統,也是《伊朗核問題協議》的推動者之一,內塔尼亞胡連他一塊都恨上了。

然而等到特朗普上台後,內塔尼亞胡感受到了什麼叫「同仇敵愾」、什麼叫「鐵桿盟友」,內塔尼亞胡對《伊朗核問題協議》不滿意,特朗普就直接撕毀它;伊朗領導的中東抵抗之弧讓以色列很不高興,「熱愛和平」的特朗普就下令炸死了伊朗最高軍事將領蘇萊曼尼;耶路撒冷的歸屬有爭議?特朗普就下令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以色列不滿意美國有意向中東國家出口F-35戰鬥機,特朗普直接表示:只要以色列想要,美國可以向以色列出口更先進的F-22戰鬥機,F-22停產了?那就從美軍現役的F-22里抽調。可以說,特朗普在任的4年時間裡,得罪了美國幾乎所有的盟友,唯獨將以色列伺候的非常舒服,內塔尼亞胡自然對特朗普100個滿意,恨不得特朗普永久世襲美國總統。

所以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年來臨後,內塔尼亞胡一邊領著拜登政府送來的援助,一邊卻毫不掩飾對特朗普的支持,內塔尼亞胡又親自跑到美國國會發表了慷慨激揚的演講,對特朗普是一頓誇讚,感動的現場的共和黨議員熱淚盈眶,60分鐘的演講共集體鼓掌58次,直接打破了美國國會的紀錄。

而內塔尼亞胡也非常清楚,想讓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以色列就必須把中東徹底搞亂,最好爆發第六次中東戰爭,讓拜登政府徹底下不來台。加之因為司法改革、以色列遭哈馬斯成功突襲帶來的影響,內塔尼亞胡急需轉移以色列國內的矛盾,對外發動戰爭的動力非常足,因此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的利益幾乎高度綁定了,內塔尼亞胡若想坐穩以色列總理寶座、特朗普若想重新坐上美國總統的寶座,以色列必須挑起戰爭,並且是一場與伊朗的大戰,而不是跟哈馬斯、真主黨的小打小鬧。

而這也是中東目前戰火不斷的根源,為了逼伊朗跟自己打仗,內塔尼亞胡是煞費苦心,先是命令以軍炸毀了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引來了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襲擊,但是美國發動了在中東所有兵力幫以色列攔截飛彈,導致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襲擊造成的破壞微乎其微,內塔尼亞胡沒辦法藉機開戰;於是內塔尼亞胡繼續刺激伊朗,趁著哈馬斯領導人去伊朗首都參加伊朗新總統的就職典禮,直接將人給炸死了,在他國首都炸死他國的貴賓,這種當眾打臉的行為,幾乎等於是公開宣戰了。結果在拜登政府的斡旋下,伊朗新總統竟然選擇了忍氣吞聲,放棄了對以色列的報復。

於是內塔尼亞胡一不做二不休,開始對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全面打擊,又弄死了真主黨最高領導人,讓伊朗這個抵抗之弧的領頭羊徹底下不來台,於是伊朗新總統也發飆了:我都這麼認慫了,你還不放過我?美國都跟我保證了只要我老老實實的,以色列就會停火,這跟說好的完全不一樣啊!

於是到了10月1日,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規模更大的飛彈襲擊,上次飛彈襲擊用的都是舊型號的飛彈,幾乎沒取得像樣的戰果,但是這次不一樣,伊朗動用了包括高超音速飛彈在內的新武器,完全擊破了以色列的防禦,光是以軍一個空軍基地就傳來了20多個爆炸聲。這下子,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高興了,因為伊朗還手了,還打傷了以色列,讓以色列有了開戰的理由。

眼瞅著中東戰爭要爆發了,這個時候拜登政府又站出來了,開始向以色列施加政治壓力,要知道以色列並不是鐵板一塊,內塔尼亞胡在以色列國內也有政治對手,他們巴不得內塔尼亞胡趕快下台,自然不會任由內塔尼亞胡「胡來」。於是在整個10月份,針對以色列該如何報復伊朗這件事,以色列內部吵成一片,拜登政府跟內塔尼亞胡政府也吵成一片。拜登政府的要求很明確:如果以色列只襲擊伊朗的軍事設施,那麼美國支持;如果以色列要襲擊伊朗的核設施或者能源中心,那麼美國政府不支持。

內塔尼亞胡雖然不爽民主黨很久了,但是現在民主黨在美國當家,以色列能從美國那裡拿到多少援助,要看民主黨的臉色。如果拜登政府真斷了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就目前以色列軍隊這種狂轟濫炸的打法,用不了半年就要彈盡糧絕,到時候沒把特朗普捧上台,自己就先因為以色列無力維持戰爭而引咎辭職了。

從10月1日開始,拜登政府就在跟內塔尼亞胡政府討價還價,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肯定想襲擊伊朗的核設施,讓伊朗跟以色列不死不休,而拜登政府則各種威逼利誘,不准內塔尼亞胡將事情鬧到無法收場。雙方一直爭吵到10月26日,以色列終於動手了。10月26日凌晨,以色列軍方宣布對伊朗軍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以回應伊朗近期對以色列的襲擊。而白宮方面則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已獲悉以色列對伊朗軍事目標進行定點打擊的情況,以色列對伊朗軍事目標實施定點打擊,這是一項自衛行動,也是對伊朗10月1日對以色列發動彈道飛彈襲擊的回應。並且白宮還專門強調:以色列的襲擊僅限于軍事目標,並不包括核中心或能源中心。

很明顯,內塔尼亞胡這次又讓步了,拜登政府以及國內反對派帶來的雙重壓力,讓內塔尼亞胡不得不收斂,沒有將事情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拜登又躲過了一次危機,而特朗普則又失望了。

如果說目前的美國總統大選,哈里斯跟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支持率是「五五開」,那麼在國際上,則是「九一開」,除了以色列、波蘭、阿根廷之外,幾乎所有的美國盟友都希望看到哈里斯贏得大選。

特朗普在任的那4年,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自己占便宜都沒夠,根本不會容忍美國的盟友去占美國的便宜,美國承擔了北約大部分軍費開支,美國還要分兵保護盟友,這在特朗普眼裡是「賠本買賣」,所以特朗普絲毫不顧情面,公開向美國盟友索要「保護費」,不然將來俄羅斯「入侵」歐洲,美國就袖手旁觀。

特朗普還對所謂的「價值觀」嗤之以鼻,甚至主動揭西方的短,批判西方各種荒唐的政治正確,毫不掩飾對中國的羨慕,完全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人威風」,這讓一眾跟隨美國的小弟完全忍不了,自己都犧牲利益追隨美國了,特朗普竟然還要在精神上折磨他們。馬克龍就曾在特朗普還是美國總統的時候,揚言「北約已經腦死亡了」,足見特朗普在任期間,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係鬧得有多僵。

原本以為特朗普輸掉了2020年的大選,一切都高枕無憂了,沒想到特朗普又在2024年殺了回來,並且勢頭非常猛,逼得拜登都宣布退出競選了。有了這次的經歷,現在的民主黨與美國盟友都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要讓特朗普永世不得翻身。只要特朗普這次繼續輸掉大選,等待特朗普的將是各種調查與定罪,英國、法國、德國、烏克蘭這些國家也會幫忙收集特朗普的醜聞與違法亂紀證據,然後協力將特朗普送入監獄。

所以說,這次的美國總統大選,對特朗普來說是「不成功便成仁」,而內塔尼亞胡則是特朗普最重要的籌碼,而內塔尼亞胡這幾個月不可謂不賣力,已經用盡一切手段引誘伊朗動手了。

但是伊朗堅定反美的前總統萊西、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離奇死於空難,新當選的伊朗總統又是個改革派,主張緩和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完全打了內塔尼亞胡和特朗普一個措手不及,這究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有人故意為之,真相恐怕要等許多年才會揭露。現在以色列進行了有限度的軍事行動,接下來就看拜登政府如何收場了,為了說服伊朗放棄對以色列的進一步報復,不排除拜登政府對伊朗開出無法拒絕的政治誘惑,比如取消對伊朗的石油制裁、美國重返《伊朗核問題協議》。第六次中東戰爭能不能打起來,就要看內塔尼亞胡、拜登政府與伊朗政府三方的政治博弈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2fb77d116f888155ff92aba80169b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