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帶人遊園時,為何每到一處都大發感慨?

2023-10-02     少讀紅樓

原標題:賈政帶人遊園時,為何每到一處都大發感慨?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賈政帶人遊覽大觀園一回,看似一篇中規中矩的遊記,其實內藏深意,尤其政老爺,每到一處都大發感慨。

可能很多人都把關注的目光放到了賈寶玉身上,對其專能對對聯的歪才十分欣賞,這個富貴閒人在老爹跟前,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一回啊。

可很少人注意到,賈政這個人到中年的賈府第三代子孫,也有自己的心事,只是這心事不那麼容易吐露,即便是偶有涉及,也是談笑間一閃而過,很少人會發現罷了。

賈政遊園一共發了三次感慨,每一次都別有深意。

賈政的第一個感慨,是在後來黛玉入住的瀟湘館,這也是他們一行人入園後參觀的第一個院落。

看到瀟湘館的外部設計以及內部結構,賈政笑道:「這一處還罷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

賈政為何會有此感慨呢?有人說,他這是在敲打不喜讀書的寶玉呢,所以他說完話看著寶玉,而寶玉早就嚇得低下了頭。

寶釵勸他讀書,他可以抬腳就走;湘雲勸他讀書,他可以與之理論;但老父親勸他讀書,他只能嚇得低下頭去,不敢與老父親有眼神碰撞。

當然,賈政有此感慨,也不全是為了讓寶玉讀書,他這也是發自內心的對讀書的一種渴望。

賈政年輕時,也是酷愛讀書,祖父最疼,但他最終並沒有通過讀書參加科舉入仕,而是因祖蔭被賞了一個官。

沒有通過讀書考取功名、建功立業,這大概是政老爺心中的一個遺憾吧?所以到了瀟湘館這種最適合讀書的所在,不免發此感慨。

如果他不是被皇帝賞官,以政老爺的資質,考個功名應該不成問題的。但如今說這些,都沒用了,他除了讀讀閒書,與清客閒談幾句,已經無法再有更多想法了,因為他已人到中年,早已心有餘力不足了。

到了第二處後來李紈入住的稻香村,人到中年的政老爺,初見農家景象,頓生感慨,說「此處倒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鑿,此時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

好好的,政老爺為什麼忽然有歸農之意?也許是仕途不順,畢竟不是考取功名上來的,朝中難免被排擠。

也許政老爺一直沒有升遷,多年的宦海浮沉,他當初的青雲之志早已被磨滅,也早沒了爭一爭的雄心,身心俱疲的他,太需要卸下一身裝備,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做人到了賈政這個年紀,正是最難的時候,上有七十老母需要奉養,下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教養,還有扯不清的無數家務需要管理,更兼著仕途不順,人到中年的政老爺,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再無半點鬥志和精神了。

尤其還有個寶玉這樣的死活不愛讀書的兒子,整天惹是生非,給他的中年生活更添了一層煩惱,讓他時不時的上火鬧心,卻又因為老母親的阻攔而無可奈何。

他唯一的一點樂趣,大概就是與身邊的一眾清客關起門來談天說地了。

到了第三處後來寶釵入住的居所,政老爺不免又嘆道:「此軒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政老爺到這時,已經想著煮茶焚琴了,這麼詩意的生活,大概也是政老爺一直期望過上而從未過上的吧?

不說老母親和不聽話的兒子,就是身邊的妻妾,也讓他時不時的發愁撓頭,一個正妻王夫人,兩人相敬如賓,卻也沒了什麼感情,他整天不是忙著公務,就是關起門來讀書,而王夫人呢,則是一味地吃齋念佛,什麼事都不管了。

小妾周姨娘還好,一個趙姨娘,卻又滿府里上躥下跳,隔三岔五地求他這個那個,各種小報告,甚至寶玉鳳姐遭魔魘都是她在背後搗鬼,賈政哪裡會想到這些?自己的枕邊人,原來如此歹毒。

人到中年的政老爺,無處可逃,他所想的讀書、歸農、煮茶、操琴,對他來說,都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而他最喜歡的這些住所,也註定與他無緣。

他也只能是發發牢騷和感慨,大觀園游完了,還要繼續回歸到那個忙於公務和應酬的政老爺,還要回歸到一本正經的樣子,不能有太多個人情緒,不能輕易暴露自己的心事。

讀書是他的愛好,歸農是他的追求,操琴煮茶是他最想要的生活狀態,但這些,他統統都得不到,對他來說,遊園就像是一場短暫而美好的夢境,出了園子,夢也就該醒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2ec3a307c727b17eecf4e892794f9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