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組之謎:用愛發電,還是趁機詐騙?

2023-08-18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字幕組之謎:用愛發電,還是趁機詐騙?

作者|OK怪

近日,國內老牌字幕組伊甸園突然宣布解散,並把矛頭指向了暑期檔熱門電影《孤注一擲》。

字幕組的組長「邦德的那個豬」在其個人微博上宣布,即日起伊甸園字幕組招募解散,不再出品任何字幕。

據他所說,字幕組解散的原因是《孤注一擲》「污名化」字幕組:「作為編劇和導演,沒有仔細調查和了解字幕組,只憑想當然把菠菜(指博彩)和DB(指賭博)這種事扣到字幕組身上,票房很好,又怎樣?不符合真實事實,就是瞎編想當然。」

伊甸園字幕組創立於2003年,是國內最早的字幕組之一。早年曾有網友評選出國內四大字幕組:伊甸園,風軟,破爛熊和人人,伊甸園正是其中之一。

字幕組和片方的爭議點在於,影片中王大陸飾演的顧天之為一名字幕組成員,他所在的字幕組接到了詐騙廣告的投放,他也因此淪陷成為了賭徒。

關於這一情節的設定,《孤注一擲》的宣傳方伯樂營銷CEO張文伯曾表示,「王大陸飾演的顧天之個人從試玩的心理逐漸被詐騙信息吸引」,和字幕組本身並無關係。

網友也分成了兩派。站在字幕組的一方認為,雖然片中顧天之的字幕組拒絕了詐騙廣告,但詐騙集團給各大字幕組都發了廣告的情節,是在暗示有字幕組充當了網絡詐騙的幫凶。

而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影片對字幕組的呈現較為中性,並不存在刻意抹黑的情況。還有網友指出,伊甸園字幕組現在基本已處於「斷更」的狀態,只是想蹭一波《孤注一擲》的熱度,趁機宣布解散。

最早的中國字幕組出現於2001年,有趣的是,現在處於「灰色」地帶的字幕組曾經也受到過人民網的官方認可。只是字幕組的出現有其時代因素,隨著視頻網站崛起,版權相關法律完善,字幕組逐漸成了無法「轉正」的普羅米修斯。

那麼字幕組是否真的存在接廣告的現象?包括伊甸園在內的不少字幕組紛紛解散的原因是什麼?野生字幕組為何難以與官方視頻網站合作?帶著這些問題,小娛與多位字幕組的成員進行了交流,希望能從他們口中得知字幕組的真實現狀。

(文中「鯉魚」「冰冰」皆為化名)

是誰在逼著你看詐騙廣告?

儘管《孤注一擲》宣傳方做出了澄清,聲明片中的詐騙行為與字幕組無關。但仍然有不少觀眾表示疑惑:如果字幕組真的沒收錢,那為什麼影視資源總有那麼多廣告?

首先我們需要分清楚的是,影視資源里的到底是違法廣告還是商務廣告。

「博彩廣告一般都是通過一些盜版網站和外掛字幕二次壓制發布的。」某字幕組成員鯉魚告訴小娛。

如今,大家已經很習慣用盜版影視網站獲取資源,觀看視頻。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這些盜版網站上放出的視頻並非是字幕組主動提供,而是盜版視頻網站運用技術手段,盜取字幕組的資源,放在自己的網站上。

(《孤注一擲》中的博彩廣告)

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少盜版視頻網站為了牟利,會在資源里植入賭博、色情廣告,並在自己的盜版網站里掛上大量違法信息的連結,誘導網友下載相應的應用軟體。一旦下載這些軟體,個人的隱私信息便會被這些盜版網站「一覽無餘」。

當然,也有少數字幕組沒能經受住誘惑,開始效仿盜版視頻網站的做法,也插入一些違法廣告。

但相對而言,這些字幕組只是少數。因為一旦開始插入違法廣告,字幕組被舉報的風險就大大增加。在2019年前後,就有一些字幕組因為植入了違法信息,最終被有關部門「一鍋端」。

在更多情況下,字幕組接的是一些不涉及黃賭毒的商務廣告。這些廣告往往和字幕組自身的定位有關,比如韓劇字幕組會接一些醫美廣告,英美劇字幕組則會接一些英語學習APP的廣告等等。

(某韓娛字幕組的醫美廣告)

況且,基本只有一些知名的「頭部」字幕組能接到廣告。規模較小、不知名的字幕組其實難以接到商務廣告,仍然是「為愛發電」。

字幕組的生與死

2021年,「人人影視字幕組」因版權問題被查,引起無數網友的唏噓。

如今,隨著伊甸園字幕組的解散,曾經的美劇字幕組「四巨頭」組只剩下了風軟和破爛熊。而這兩家字幕組也曾經面臨過巨大的運營困難。

其他語種的字幕組也面臨著相同的境遇。2022年,三大韓娛字幕組鳳凰天使TSKS韓劇社、幻想樂園綜藝字幕組、女漢子字幕組都曾經「斷更」了較長的時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字幕組的興盛和衰亡都有一定的必然性。

中國字幕組誕生於網際網路時代。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影視翻譯研究學者王定坤的考證,最早的中國字幕組出現於2001年。當時寬頻網絡逐漸普及,一些中國網友開始翻譯國外動漫劇集,並BBS、QQ等平台分享。

2003年,美國情景喜劇《老友記》通過盜版DVD等渠道流入中國,在中國掀起了一波「美劇熱」。它的粉絲自發組織起來,創立了一個名為「F6人行」的論壇,在上面發布一些翻譯的視頻,可以被看作是美劇字幕組的鼻祖。

同年,隨著BitTorrent論壇興起和P2P軟體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的國內網友能在線觀看和下載視頻,風軟、伊甸園等字幕組也隨之誕生。

此後,《越獄》《火線》等美劇接連在中國大火,字幕組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越獄》海報)

隨著字幕組的發展,字幕組細分了工作領域,有不同語種的字幕組(英語、日語、韓語、西語、泰語)以及不同的類別(動漫、電影、電視、紀錄片、遊戲)。

此外,字幕組形成了一套體系化的工作流程:獲取片源——翻譯——校對——時間軸——特效——壓制——發布。每個環節都有專門人員負責。

而這些字幕組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一方面得益於當時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督還不夠完善。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國內視頻平台發展尚未成熟。觀眾對外國影視作品產生較大的興趣,但卻沒有渠道看到這些作品,只能依靠字幕組搬運、翻譯視頻。

因此,在發展的初期,字幕組曾一度受到了官方的「認可」。例如2011年初,人民網轉發了《中國新聞周刊》的一篇名為《人人字幕組 網絡時代的知識布道者》的報道,肯定了人人字幕組為教育資源分享與傳播做出的貢獻。

剛起步發展的視頻網站也樂意於與字幕組達成合作。

當時主要的幾個視頻平台土豆、56網都以發展UGC模式為主,視頻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用戶自己上傳。況且,當時智慧型手機和視頻拍攝還沒有如今這麼普及,很少有網友會自己拍攝並上傳視頻。因此,字幕組翻譯、搬運的影視作品填補了這個空缺。

然而,從誕生之日起字幕組背負的「原罪」就註定了其會有衰落的一天。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根據《著作權法》規定,「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彙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出版、演出和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該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將已有作品翻譯成另一種文字需要得到原作品權利人授權,而大多數民間字幕組的譯制工作都沒有得到授權,也沒有支付報酬。

同時,不少字幕組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或APP,對未獲授權的海外作品提供下載服務,則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站傳播權。

為規避風險,許多字幕組都會在資源視頻里加入一段「免責聲明」:「本作品之片源、字幕均來自網際網路,僅供個人欣賞、學習之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公開傳播或用於任何商業盈利用途,請自覺於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但這樣的免責聲明,並不能真的免除字幕組的責任。法律界普遍認為,字幕組網絡公開傳播,超出了《著作權法》中「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的範圍,很難引用《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作為免責的理由。

(字幕組的「免責聲明」)

隨著國家執法力度的加強,字幕組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狹小。另一邊,視頻網站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通過合法渠道獲得授權。國內視頻網站和海外出品方開始「合力圍剿」字幕組。

2018年前後,B站引進了大量日劇與日本番劇。字幕組上傳的包括《非自然死亡》在內的多部日劇一夜之間都「以「平台版權原因」下架。

國外的出品方也開始積極維權。2022年,奈飛全球娛樂公司、迪士尼企業公司等多家海外影視公司就集體起訴了人人視頻關聯主體公司上海眾多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在2022年中韓版權研討會上,韓方以韓劇《奇怪的律師禹英雨》為例,要求中國版權管理局協助,以應對韓國內容被侵犯著作權的問題。

字幕組之間也可能存在相互舉報的情況。某字幕組組員樂樂表示,字幕組之間會搶「首發」(第一個發出資源視頻),有的字幕組還會故意在別的字幕組下面打差評,甚至不惜匿名舉報字幕組。

此外,AI技術的進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字幕組的發展。字幕組組長冰冰曾表示,現在已有不少公司開始運用AI技術,自動翻譯字幕。雖然目前AI技術還不夠完善,還需要人工校對。但可想而知,隨著AI技術的進步,未來對人工翻譯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小。

難以轉正的」普羅米修斯」

面對日益狹小的生存空間,許多字幕組也在謀求轉型。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選擇,便是與視頻平台合作,幫官方視頻完成翻譯工作,算是一種黑帽子常見的轉白帽子的商業模式。

但目前來看,這條路似乎也不好走。

首先,只有極少數的字幕組能接到視頻網站的翻譯工作,而且薪酬也不多。

「最高的價格是每分鐘70元,大多數都是每分鐘10元。」冰冰向小娛透露了某視頻網站給他們字幕組的翻譯價格。

若按照每分鐘10元,每集50分鐘的時長計算,那麼字幕組翻譯一集大概只能獲得500塊錢。若是平攤下去,每個組員能獲得的薪酬只會更少。此外,也有字幕組成員提到,部分視頻平台還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

此外,某些視頻平台為了壓縮成本,甚至會直接盜用字幕組的字幕。

舉例來說,曾有網友稱,某視頻平台盜用了紀錄片之家為BBC的《中國新年》做的翻譯字幕。

不少網友對這種「官方抄民間」的行為表示震驚。但對字幕組成員來說,這種事已經是屢見不鮮。

「字幕組本身是不產生利益的,所以別人侵犯你的權利,你很難去維權。」冰冰如是說。另外,字幕組的翻譯工作未經權利人的許可,本身就構成侵權,所以也難以進行維權工作。

此外,野生、非盈利性的字幕組還常常會出現與官方平台理念不合的情況。

比如,2016年,騰訊在買下《權力的遊戲》播放版權後,曾向衣櫃字幕組表達過合作意願。但是,根據有關規定,騰訊必須等《權力的遊戲》整季在國外上映後才能引進。在這段期間,字幕組不能發布任何熟肉資源。

「我認為這樣對我們的一部分觀眾是不負責任的」。衣櫃字幕組的成員表示,字幕組的初衷是想讓更多人去了解《權力的遊戲》的原著《冰與火之歌》,並非是盈利。因此最後雙方並未達成合作。

「我們之所以能做這麼久,還多虧了網友們的包容吧。」冰冰不無感慨地說。

許多人稱字幕組為「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字幕組無私奉獻,不為酬勞地幫觀眾翻譯字幕,使觀眾有了接觸未被引進影視作品的機會。正因如此,觀眾們才會默默支持字幕組的工作。

隨著國家版權工作的發展和打擊力度的加大,字幕組想要長期維持下去,不僅僅需要觀眾們情理上的包容,更需要找到一條合法的組織路徑。否則的話,無論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利用,字幕組總會被龐大的「詐騙」產業鏈所粘上,成為一個只能呆在黑夜中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1c849b3e61a341296f0d208d96f54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