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鋒精神學習、做人民滿意教師|淺談做一名學生滿意教師的體會

2024-10-10   青島市情

不研究很難成功,不總結很難進步。回想起我第一天站在三尺講台授課,學生齊喊「老師好」的聲音,想起了我第一次批改作業時的心情,想起了我第一次走進校長辦公室,聆聽校長的親切囑託的激動心情;想起了我第一次坐在辦公桌前準備上課的心裡渴望。我常常在想,毛主席在瑞金時提出的「以人民為基礎」的思想。在延安時又提出「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習總書記提出的「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我的理解是,教學工作其實也是人民的工作,社會的工作,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成就一個孩子,快樂一個家庭,為社會提供一份力量,盡到一份責任。人民教師應當站穩人民的立場,才能形成人民教師愛人民,人民教師人民愛的社會好氛圍。

如何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呢?我通過總結認為:

一、不可輕視調皮的學生

我所代課的班級里有幾名學生話多、愛動、聽課時富有聯想、坐不穩屁股、不專注、不愛學,不愛動手畫,這部分學生一度學習成績上不來,有時還影響課堂秩序。我針對他們的情況做了分析研究,發現這部分學生中,有的很聰明,很有智慧,很愛創造,主流是好的。他們的行為機制靈活,喜歡文體,愛表現自己,喜歡人家關注,這樣的孩子如果引導好了,在社會上可能成為創新發展的有用人才。作為老師,不能抱怨、埋怨、輕視他們,不能一味地瞧不起他們,動不動就訓斥他們,指責他們,貶低他們,放任他們。我採取了普遍要求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課堂上我規定紀律,個別學生有錯,我採取眼神暗示,課間,我採取「單兵交談」,樹感情,交友情,提要求。告訴他只要改正錯誤就是好學生,通過交流溝通,學生們很快就喜歡我的課了,課堂紀律也好了。

二、尊重學生才能受到學生尊重

記得我第一次授課時,帶著一種激情,總想把課程講的更好,看到幾名調皮學生,我就大聲地呵斥,可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影響了師生的關係。通過學校領導的指點,我認為師與生是一體的,師與生是辯證的。學中有師,師中有學,在學中示教,讓學生向老師學習,老師也要不斷地研究學生的新情況,新特點,新規律,新方法,學生也有可學之處。學生只有認可你,才能向你學,要贏得學生的認可,就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讓學生信任你,誠信美德是師生關係的根本。

三、教育學生要承擔未來的責任

教學中,我問幾名同學說:「你們為什麼要學習呀?」有的說:「我家裡人讓我來學習的。」有的說:「是我爸爸讓我來的。」我說:「學習好不好呀?」學生說:「不好,我願意玩。」針對這個思想反映,我跟學生們說:「學習是承擔未來的一份責任,是振興家族的一份力量,我們熱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熱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要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學校是成才的平台,學習的目的應該建立在更好的為家族爭氣,為國家爭光。」教育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是向家族負責,向社會負責,為了國家現代化發展而成就人才。學習不應該是被動的,而應該是主動的,學習不僅僅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一名學生如果有著學習的內在動力,發揮自我的作用,就能自覺地鑽進去,擠時間主動學習,就有如饑似渴地學習意境。如果感到讀書無用,不逼不學,不考不學,不獎勵不學,錯誤認為學習是為別人而學,這個學習將會是失敗的。學習應立志,立志應有選擇,心中有了大目標,前進路上賽狂飆。

四、在口苦婆心的堂課教育上下功夫。

我在初次授課時,主要精力用在了敘述課程內容上,沒有精力維護課堂紀律,後來,我嘗試著改善教育方法,美術課,我儘量以畫說話,採取多種授課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口苦婆心的一堂課,可以改變一個學生人生態度,一堂課也可以體現老師的人生價值。堂課教育的質量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成績。老師應該把主要精力用於課堂上,當課的內容當課理解,「學了不懂等於沒學。」應注重堂課教育的知識點,不一定在多留作業上下功夫,而應當在課堂效果上下功夫。應採取多種手段把當課的內容教清楚,講明白,讓學生理解中記憶。這樣的辦法,學生學習就輕鬆了,就可以愉快到校,有興趣地學習。老師說得口乾舌燥,勞其心而費其力,課堂效果會得到提高。老師有心力,才能苦盡甘來。

五、培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好校風

學習需要氛圍,崇德.尚美教育需要老師以身作則,把校訓融入到教育的一切行為之中,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老師就要為學生創造尚美的環境。我第一天走進學校的大門,看到操場上熱火朝天的學生,聽到教室有郎朗的讀書聲。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部隊常用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抗大校風。我認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為了抗日,八路軍有節奏,有秩序,有效果地學習。和平年代,學生的健康成長,天天都要增補新知識,把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學生成就學業的必要條件。

六、應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美術儘管不是學生的主課,但是,也要成為學生苦練基本功的一門基本技能的課程,如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是大有必要的。解決學生的自我學習動力是養成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環節。學生的學習既要靠外力督促學習的,強力地考試作為壓力來學習,也要靠督促他們自覺學習。老師應當在提高學生自覺學習中找興趣,找動力,找學生的嚮往點,在激勵學生「要我學」上動腦筋,下功夫。可以提倡學生登三尺講台,預先介紹學習體會,也可以授權學生講授簡單易懂的課程,老師實施畫龍點睛地給予點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我學習的動力就會增強,自我學習的自覺性就會持久。

七、加大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

我體會到「多使喚」學生,「多支配」學生勞動,使學生養成習慣是走向教學成功的重要途徑。教室的教具、書本擺放都可以提高學生的整理能力。學生的習慣勢力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能力。習慣靠養成,養成靠自覺,自覺靠管理。為了提高學生的生活自我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進一步促進學習,老師應該把教育學生與帶領學生結合起來,邊教邊帶,教中有帶,帶中有教,樹立學生「在於教、在於帶」的思想。有一些習慣需要手把手地示教,如整理書包、整理課桌、整理教室、整理教具,還要提倡學會整理家務等事項,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舉一動帶起,從一言一行要求,引導學生從美術課開始實施動手製作,動手繪畫,使學生養成勤奮的動手能力。

八、實施正確的批評與表揚。

我第一次授課時,發現個別同學不願意學,不注意聽講,我嚴肅地提出了批評,同時也表揚了課堂紀律好的同學。表揚,對課堂紀律好的同學有效果。批評,對上課不注意聽講的幾個學生,沒有大的改變,好一陣差一陣。針對這個問題,我分析認為,現在的孩子是隔輩老人帶大的,嬌慣大的。不能嚴厲批評,只能引導表揚。如果批評重了,他們就會耍小性子,遇到挫折就想不通,如何讓學生逐步成熟起來,老師就要經常從細節引導,我想,是把學生培養成一群狼,還是把學生培養成一群小綿羊。老師應當對學生因勢利導,正確實施批評與表揚,不可以說好一切都好,說壞一無是處。這種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做法都不利於教育學生健康成熟地成長。批評的學問有多深,愛有多深,方式方法就會有多靈活。教師應把動機、方法、效果有機地結合起來。避免「好磚壘不成好灶,好心得不到好報」的教育效果,可以利用表揚張三,引導李四的方法,使批評讓被批評的學生自覺地接受批評,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怎樣改正?這樣可以達到批評的預期效果。

九、先進與後進是轉化的。

我認為,學生中先進與後進是比較而言,先進與後進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裡是可以變化的,不能僵化地定性為好學生和差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青少年學生正在發育時期,思想處在可塑性階段,只有耐心地引導、誘導、激勵,幫助他們改掉自身的不良習慣,適應團隊的要求,作為老師的我,做到了不對學生簡單粗暴地下結論,這樣會影響學生的心理成長。不對學生亂扣帽子、亂下結論、亂給小鞋穿,這樣是對學生不負責任,也不是帶學生的好方法。我運用心理學的原理,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和文化習性有針對性地把握帶好學生的脈搏,這也是對家庭負責,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有效態度,實踐我體會到,帶學生的方法問題實際上是端正態度問題,感情問題,立場問題和職業道德問題。

十、為人師表,與學生打成一片。

與學生打成一片,不是與學生混成一片。現在有一句常用語,就是「融合」。融合就是血和肉之間、魚和水之間的關係,師與生之間也是一種融合的關係。老師之間互相學習,老師應發揚教育家的精神,做到:「我在學生之中,學生在我心中,我為學生示教,學生向我看齊。」我感覺到,愛事業就要愛學生,只有深深地愛學生,學生才能深深地愛學校,專心致志地愛學習。通過學習解放軍的故事,我得知這樣幾句話叫做「跟我來」「看我的」這就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有時候影響力大於號召力。

綜上所述:老師端正態度,正確地看待自己,正確地看待學生,正確地看待黨和人民對你的待遇,正確地對待職業。教師這個職業是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有蜜蜂精神,有孺子牛精神,有鐵錨精神,也有電鑽精神。只有甘為人梯,樂於奉獻,知道自己是誰?為了誰?為什麼而來?我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事業、才能通過教師隊伍發揚光大,生生不息,創新發展,永無止境。

作者 宋欣蕊

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