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家長,是今年剛畢業的學生。
這次,我想從孩子的角度說說家庭教育,以我自己做一個例子,聊聊孩子們是怎麼看父母的付出。
內容拆成兩部分,一是父母對我的品德教育,二是父母對我的學習教育。
以身作則做示範。懂禮貌、有涵養,知進退,這大概是父母對孩子品行方面的希望。我爸媽在這方面,一直身體力行。
全家在餐廳吃飯時、在乘坐公交、地鐵時,他們會主動降低說話音量,並一再告誡我不要打擾別人,不要亂跑亂叫;不隨手亂扔垃圾,並且把家裡收拾的利利索索,注意自己的衛生等等。(導致我一度懷疑自家母親大人有輕度潔癖)這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我也喜歡把東西歸置的整整齊齊,按時洗澡洗衣服等等。
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繫,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在孩子進入初中或者高中之後,隨著課程深度的提升,家長對孩子的輔導很難再進行下去。按我媽對我說的話就是,我只管你吃喝睡,別的都要靠你自己了。因此,在孩子低年級時候,讓其養成一個良好學習習慣,非常重要。
舉個例子。關於家庭作業,父母給我的規定就是「先寫作業,寫完再出去玩」。那年我三年級,放學回家直接就出去玩了,很晚才回來,回來接著看電視到快睡覺,才準備開始寫作業。我媽在一旁監督我寫完作業,然後為了讓我記住這個錯誤,罰我靠牆站到快凌晨一點。之後我再也沒有過這種事。
大概就是這些,以後想到啥我會補充。我父母對我的教育很成功,但是我自己不太爭氣,高三下學期心態崩潰,導致高考一團糟。但是,他們也沒有太過責怪,一直在沒事沒事。
我很想和各位家長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你們的內心期望,我認同這一點。但是真的不要對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承認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分子,其實沒有什麼不好。
只要孩子能健康、善良、正直,並且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顆進取之心,就足夠了。至於以後是當飛行員還是中科院院士或者專業的學者,就不要操心了。隔行如隔山,更何況隔著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