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底線寵溺不是愛!熊孩子水槍射人,母親不認錯:打你孩子怎麼了

2020-06-25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無底線寵溺不是愛!熊孩子水槍射人,母親不認錯:打你孩子怎麼了

01.護犢子也得有度!寵溺無下限只會害了孩子

前幾日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某小區,一個熊孩子玩水彈槍時打到了另一個孩子身上,被打孩子父親很生氣,問:你怎麼回事,怎麼打人呢?我猜想,那個被打到的成年人的確是很生氣地大聲在問,因為水彈槍的子彈,雖然說起來打到物體上就會碎成小碎塊,但是真的很疼,因為我也被打到過。

打人的孩子還沒等說什麼呢,旁邊坐著的那位孩子媽媽不幹了,直接衝上來怒吼:你沖我孩子吼什麼吼?

被打的人說,你孩子拿槍打到人了。

白衣女子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反倒氣勢洶洶地說:打到你家孩子怎麼了,你這什麼態度。

但是,那個孩子真的害怕嗎?他根本不怕,反倒有恃無恐地在後邊幸災樂禍地大喊:上新聞,上新聞。從這一點,已經足以看得出來,孩子如此囂張的背後,是大人無條件的寵溺和毫無原則地護著,他對被吼這件事根本沒放在心上,而他的媽媽卻努力地向前沖,準備為用「最大的母愛呵護」他。

可是,這種無底線的呵護真的是愛嗎?

02.韓信慣娃

有一個小故事,叫韓信慣娃,是指韓信當年想去投奔劉邦,在路上逃亡時,在一棵樹下休息,上面有頑童往他脖子裡撒尿,韓信什麼也沒說,反而把那個孩子叫下來說:你真勇敢,我給你錢。一會會有一個將軍路過,你也這樣做,會得到更多的錢。

那個頑童一聽很開心,不一會,項羽追殺到此地,頑童如法炮製,滿心以為這下子能拿到更多的錢了,結果一泡尿下去之後,項羽怒氣衝天,直接將他斬於刀下。

這就是非常有名的韓信慣娃,也通常被當做育兒類的經典故事。

你不管,總有一天社會會替你管!不要把慣孩子當成了「溫度教育」!

03.要在別人打你家孩子之前,就先教好自己的孩子。

都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應采兒和陳小春都是暴脾氣,但是jasper卻沒有繼承陳小春的「臭脾氣」,也沒有動不動就撒野,反倒是妥妥的小暖男模式,哄餃子吃飯時也特別有耐心。

應采兒的教育模式就是屬於三觀很正。她的教育經是:要在別人想打他之前,就先教好孩子。

  • 「我是個嚴厲的媽媽,所以會定下規矩,比如兒子哭的時候,我會等他停了才抱他。」
  • 「不能你想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想要什麼自己拿。」

不過,她也很照顧jasper的自尊心:

  • 「打孩子不可以在人多的地方,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有愛有自由,也有教規矩,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不人見人愛,又暖又甜呢?

這幾天看《婆婆和媽媽》綜藝時,對伊能靜的婆婆印象特別深,平時說話時,婆婆一直都是順著伊能靜的畫風說話,永遠是贊成,但是,有一件事,她卻堅決有自己的立場。

伊能靜說起自己女兒,小米粒在上學過程中被一個小男孩欺負到牆邊時,秦昊特別難過,忍不住要哭出來了,都是父親是女兒奴,從這點真的看得出來,秦昊也是,平時看起來對伊能靜,對一切都是雲淡風輕的直男樣,但是聽說女兒被欺負,立馬就難過地要哭出來了,女兒是他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秦昊當時生氣地說:他家要是再不管他的孩子, 我一張飛機票就飛回去。

秦昊媽媽馬上打斷他說:別說了,下邊那句話別說了。你教育的永遠應該是自家孩子,而不是教育別人家孩子。伊能靜也在旁邊不服氣地說:可是那個小男孩總是欺負米粒。

婆婆還是非常堅決地說:不對,不對,你們管教的就應該是自己的孩子,誰家孩子不是個寶兒啊。

其實,每對父母,對別人家孩子欺負自己家孩子時都會特別生氣,甚至容易失去理智,但是秦昊媽媽真的是一位非常明事理的老人,她能先從自身角度來考慮問題,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這樣的老人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也是優秀的,就像伊能靜肯定她時說:是呀,你教出來的兒子很優秀,這就是你最大的成就。

04.教會孩子懂規矩,才是他一生的護身符

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是一個熊大人。

《中餐廳》中,趙薇曾經說:

「教育孩子,千萬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否則會讓孩子擁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將來你老了,孩子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

現在的家長很多知道教育孩子要耐心,要呵護孩子的成長,要注意接納孩子的情緒,每個人似乎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愛有了,自由有了,規矩呢?沒有規矩的愛與自由,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教育孩子,起碼第一條原則,就應該是做錯事情了要道歉!

做錯事情要第一時間道歉,而且像拿水彈槍打到他人這件事上,都不存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糾結,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行為,應該馬上教育孩子要去向人家道歉,而不是等著別人來質問。

之前去國外遊玩時,曾經看過一個大概1.2歲多的小男孩,故意往滑梯上扔石子,他應該覺得很響很好玩,他的媽媽告訴他,不可以這樣。小男孩調皮地扔了幾把就準備跑掉,媽媽上去捉住他的手,用他的小手將滑梯上的小石子弄掉。

對這件事印象非常深,外國父母非常注重對孩子規則的教育,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管孩子有多小。

所以,在國外遊玩時,把孩子放置在遊樂場裡玩耍,不管大孩子還是小孩子,都會比較放心,不會有孩子故意去插隊或者相互擠來擠去,都是排著隊有順序地玩耍,也不會有人去推前面的孩子。

但在國內,經常會看到報道,在遊樂場,父母因為孩子搶玩具,大人打成一團的報道,或者是大人看到自家孩子受欺負,直接飛起一腳將另一個孩子踢倒的情形。

如果,每對父母都知道從小就教育自家孩子有原則,有規則地做事,是不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玩耍的時候也就更簡單了呢?父母也不用提心弔膽擔心自己孩子被欺負了呢?

而一個有禮貌,懂規則的孩子,在哪裡都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的。

05.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

「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心理學博士康妮·道森曾經在1996年研究過這樣的課題,過度的養育和彈性規則會導致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變得無助和缺乏準備。

當父母寵溺孩子無下限時,造就孩子一系列壞習慣時,不僅會帶給別人困擾,最終也可能會反彈在自己身上。永遠記住,你可以關起門來慣著孩子,但是社會可不會可勁慣著你的孩子!

別錯把你的過度寵溺當做愛!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gY47HIBnkjnB-0z34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