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一個從外地進修回來的內鏡醫師心有餘悸地和我們講了一件事:
都以為大醫院管理嚴格,更科學、更安全,但在那個大醫院曾經發生一件嚴重的事故。
一個做胃鏡的患者,甦醒後自己起床,不小心掉了下來。由於麻醉藥的殘餘作用,他並沒有保護好自己。結果,頸椎損傷,終身截癱!
聽聞患者是一個小伙子之後,大家都惋惜不已,這是一輩子的事啊!
這時有人問,醫院賠錢了吧?
從那個時代開始,醫患關係就逐漸緊張了。因此,一旦有事發生,幾乎免不了一場醫療糾紛。
聽那位內鏡醫師說,當時賠了點兒錢,但患者不同意離開。因此,只能住在醫院。為此,醫院還專門給他弄了一個長住病房。
十多年下來,醫院病房完全成了他的家。各種生活用品,也是一應俱全。
我們是麻醉科的,當然非常關心麻醉方面的事。這件事,和麻醉有沒有關係?
輾轉打聽到了當年的一些細節:當時,甦醒室有三張床,沒有固定的護士負責看護,大家都是輪流進去看一眼。
意外就發生在這個間隙當中:當時,負責麻醉的醫生正在麻醉下一個患者,是不可能離開的;護士也要在旁邊配合操作。
本想著幾分鐘就能做完一個鏡子,離開的時間不長就不會出事。但,恰恰就在這期間出了問題。
甦醒後的小伙子,感覺自己從來沒有睡過這麼舒服的覺。渾身上下,就像滿血復活一樣。
一下子,他就坐了起來。然而,他低估了麻藥的作用。頭一栽,就掉到床下去了。
事後回憶,當他要墜床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反應。那種感覺,就像喝了酒一樣。
由此判斷,當時的他和醉酒的情況非常類似,判斷力嚴重下降。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求做完無痛檢查後的當天不能開車、也不能做重要決定的原因。
從專業上剖析:沒有主動保護動作,是受傷如此嚴重的原因。
按照常識,床距離地面只有幾十厘米高,一般不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傷。
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當時的他一丁點兒自我保護意識都沒有。假設用手撐一下或者用肩膀著地,都不會如此嚴重。
慘痛的教訓提醒我們:甦醒環節一定要注意墜床的問題!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