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形象良好,不僅在於她的外貌姣好,還在於她對於細節的處理,比如說牙齒上的「黃泥」,一說話臭烘烘的,讓身邊的人忍不住皺眉頭,這樣的人不管長得怎麼漂亮,都很難贏得他人的好感。
相信不少朋友也發現了,每天都認真刷牙了,為什麼牙齒上還是布滿了黃黃的泥呢?放到鼻子下聞一聞,臭烘烘的,把自己都熏吐了,這到底是個啥?醫生來告訴你。
牙齒上的「黃泥」是什麼?是怎麼出現的?
黃泥其實是牙結石,準確地來說是早期牙結石,它的形成和我們平時吃飯有關。成年人吃的食物比較雜、比較多,尤其愛吃油炸的、黏性的食物,吃完後沒有及時漱口、刷牙,食物殘渣就會殘留在牙縫中,經過口腔中的唾液和細菌分解,慢慢地就形成了黃黃的泥。
在牙結石早期,用手指甲摳一摳就能下來,這個階段比較容易清楚,等到時間長了,牙菌斑發酵鈣化,就會變得堅硬,到時候用手指甲扣也扣不動,需要洗牙才能去除。而且牙菌斑還會代謝出一種氣味,也就是我們聞到的口臭。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小時候牙齒是潔白的,沒有牙垢,長大後牙齒表面的牙菌斑變多、變硬了,牙齒就會發黃,牙縫間也容易堆積污垢,再加上有的人喜歡剔牙,吃完飯總要用牙籤挑一挑,牙齦受到損傷,牙縫越來越大,也就越容易堆積髒東西。
另外,不正確的刷牙方式也是牙齒產生黃泥、發臭的原因之一,有的人雖然刷了,但是非常馬虎,十幾秒鐘結束,根本沒有把食物殘渣清理乾淨,更有甚者只是簡單地用漱口水漱兩下,以為細菌就能被殺死了,這也是錯誤的。
牙齒刷得不對,可能是在做「無用功」,教你如何對付牙結石
在牙刷的選擇上要用心,很多人喜歡軟毛刷,如果你的牙結石比較多,用軟毛刷是沒有用的,建議使用硬毛刷或電動牙刷,能幫助牙縫之間的食物殘渣更好地清理出來。
牙膏也要慎重選擇,這一點很多人會忽略,認為牙膏都差不多,買一個自己喜歡的口味或牌子就可以了,如果想要清除牙結石,還是要選擇專門除牙菌斑、除牙結石的牙膏,效果會更好。
刷牙的方法很重要,刷得不對可能是白刷,大家要認真學習刷牙方法,牙膏和牙刷只能起輔助,但是如果方法不對,牙膏和牙刷再好都沒用。
巴氏刷牙法可以幫助牙齒的每個面都刷到,每個面至少來回摩擦20次,才能達到除菌的效果,最後不要忘記刷舌苔。
還有最後一個絕招,那就是洗牙,對於頑固性的牙結石來說,光靠平時刷牙還不行,還要定期洗牙,將大塊大塊的牙結石清除,這樣才能減少口腔異味。
牙齒乾淨當然好,但是有的人平時非常懶,不喜歡刷牙漱口,甚至晚上睡前也不刷牙,時間長了難免會產生牙結石,如果你發現牙齒之間有黃黃的泥,還臭烘烘的,就是在提醒你要注意口腔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