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陸續撤離外交人員:今年首批美援抵達烏克蘭,德國也坐不住了

2022-01-23     鷹眼防務觀察

原標題:俄美陸續撤離外交人員:今年首批美援抵達烏克蘭,德國也坐不住了

由於雙方互不讓步,西方與俄羅斯政府的談判已被迫中斷。儘管俄羅斯政府宣稱其集結在烏克蘭邊境的10萬重裝大軍並未威脅任何人,並指責西方散布俄羅斯要再次入侵烏克蘭的「謠言」,但從一系列公開報道看,俄軍正在進行引人注目的軍事調動:俄軍已經以演習的名義進入了烏克蘭、6艘登陸艦也正在駛向黑海,必要的話,可以對烏克蘭發起側擊,而來自遠東地區的俄軍飛彈旅也被發現出現在了烏克蘭邊境附近。

相比之下,北約雖然也有所行動,但跟俄軍相比,簡直不值一提:英國向烏克蘭提供了一批NLAW可攜式反坦克飛彈;在獲得美國政府的允許下,波羅的海三國向烏克蘭提供了「標槍」反坦克飛彈和「毒刺」防空飛彈;就連一貫主張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德國,最近也向烏克蘭提供了1套野戰醫院。

近日,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2022年的第一批軍事援助,主要是彈藥,重達90噸。美國國務院稱,這批援助是額外防禦性援助的一部分,拜登在去年年底批准的額外防禦性援助價值2億美元,主要以彈藥為主。但美國和烏克蘭並未透露這批援助到底是什麼彈藥,考慮到烏克蘭軍隊的裝備仍以蘇式武器為主,這批彈藥里很可能依然是「標槍」反坦克飛彈。

不管是「標槍」反坦克飛彈還是「毒刺」防空飛彈,都難以對重裝俄軍形成足夠威脅,即便是連美國的一些軍事分析人士也認為,飛彈射手缺乏足夠防護,面對具備極強火力和防禦力的俄羅斯重裝大軍,頂多給後者造成一些損失,但不會起到戰略性影響,甚至無法阻止俄軍的衝擊速度。如果克里姆林宮願意的話,占領烏克蘭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單位不是天,是小時。

相比俄羅斯的大規模軍事調動,包括出動四大艦隊的全域海上演習,北約除了向烏克蘭提供這些軍事援助外,並未有什麼大的舉動,包括大規模軍事調動或大規模軍演。北約倒是會在挪威舉行一次「寒冷反應-2022」極地演習,涉及3.4萬名軍人和航母,但這次演習要在3月份才會開始,而且已經告知了俄羅斯北方艦隊。

而更令人擔憂的,則是繼俄羅斯駐烏克蘭外交人員開始撤離後,美國駐烏克蘭外交人員也開始撤離。這個消息在公布後,進一步引發了恐慌,不少烏克蘭人開始搶購食品,即便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表示戰爭不會爆發,也沒有阻止人們的恐慌情緒。烏克蘭政府在2014年後一直試圖加入北約,但因為與俄羅斯存在領土糾紛,不符合相關條件而遲遲無法加入北約。北約東擴,究竟是北約強迫東歐國家加入,還是東歐國家出於恐懼而主動要求加入北約尋求共同防禦機制的保護?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ce5fad3a9af7ec06d57d5f9189c82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