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鑑外紀》
姓氏在我們國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根據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姓的存在是為了統一祖先,同一個姓氏的人就擁有同一個祖先,知道了祖先我們才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方便我們追根溯源。姓的作用就是讓我們能夠明白自己的祖先是誰,氏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明白自己是誰,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擁有相同的祖先也會有不同的後代,為了區分就會有不同的氏。姓和氏,組成了我們獨特的名字,是我們每個人的符號。
古代的中國擁有非常強大的綜合國力,那時世界上都沒有一個國家能有中國這樣的國力,也沒有這樣燦爛的文化,所以吸引了很多的國家前來中國學習,最著名的莫過於在唐朝時候,日本曾經派遣了很多的遣唐使來學習唐朝的文化。所以中國文化和其他文化有著相似之處,包括姓氏文化這些國家也有借鑑,但是日本的姓氏比起中國來則顯得更加隨意。在日本有一個很尷尬的姓氏,這個姓氏的女子無論怎麼取名字,這個名字翻譯成中文之後都要鬧出笑話。
中國的姓氏是非常固定的,在百家姓中我們可以查詢到所有的姓氏,但是日本一開始卻是沒有姓的,他們每個人都只有自己的名字。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個社會也開始漸漸完善,發現了姓氏的重要,但是一開始擁有姓氏的只有日本的統治階層,「氏」是作為一種政治組織出現的,這個「氏」就是這個組織內的所有人的氏,氏往往是跟著這個政治組織所承擔的在朝廷中的職位相關的。而姓則更加高貴了,姓往往是被賞賜的,賞賜的姓就代表了這個姓的人的社會地位,姓也是世襲的,從姓就能夠看出來這個人的階層。而天皇則是最特殊的群體,因為他們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他們沒有姓氏。
在1870年的時候,當時的日本政府認為日本的民眾都需要自己的姓,所以發布了政令允許普通人也有一個姓,一開始所有人都沒有在意,因為這麼久以來已經習慣了沒有姓,所以沒有人去改變這一切。5年之後,日本政府強制所有的人都必須有姓氏,所以日本的民眾匆匆忙忙中就開始給自己找一個姓,所以很多人的姓氏都是很奇怪的。比如「我孫子」這個姓,在日本有很多人家都是這個姓氏,這個姓氏並沒有任何的罵人意味,僅僅是代表著對於祖先非常地懷念,所以才取姓氏為「我孫子」,但是在中國的語境里,就會顯得讓人非常尷尬了,張口就是「我孫子某某」,實際上這確實是一個很普遍的姓氏,在日本有一個市就叫做我孫子市。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讓日本女性會感到很尷尬的姓氏,那就是「我妻」,實際上這並不是我的妻子的意思,這個姓叫做「我妻」是根據日語音譯過來的,這個姓氏即便在中國人看起來很奇怪,但是確實就這麼讀的,在中國人看來,這就是「我的妻子某某」的意思,往往會讓女性非常尷尬。還有一些很搞笑的姓氏,比如「御手洗」,御手洗指的就是神社和寺廟等聖潔的地方的洗手處,這些地方流出來的水都可以稱之為聖水,所以御手洗雖然是以洗手處當作姓氏,也可以理解這個形式背後的含義。
比起中國人固定的姓氏,日本奇怪的姓氏可就太多了,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日本一共有十四萬個姓,他們可以隨意取一個自己的姓氏,在我們國家這則是不被允許的。他們的姓氏往往會根據地名、信仰、宗教等來取,所以往往會有一些常人理解不了的姓氏,面對這些姓氏,我們應該做到尊重,而不是取笑別人的姓氏。
結語
名字對於我們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這是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符號,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一定要謹記自己的血脈,姓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一血脈延續的表現,我們在對待自己的姓名上一定要非常慎重,因為現在網絡上有很多流傳的段子,新生夫妻會給自己的孩子取一個很搞笑的名字,這些名字會讓我們哭笑不得。但是實際上,這些名字是對於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定褻瀆,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是值得被批評的。我們都想要自己的名字能夠流芳百世,而不是遺臭萬年,也不希望淪為一時笑談。
參考資料:
《通鑑》
《百家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c7f76c13efc39275bbf33007472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