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美國空軍上將麥克接受了專訪,談到了中美關係的問題。
邁克談到,當今世界局勢緊張,中美作為大國矛盾頻發,衝突升級。
因此,邁克認為,三年之內,中美之間一定會爆發大戰。
作為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邁克這番話自然是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人們對他的預言感到惶恐,中美一旦開戰,後果可是無法估計的。
雖然說,當今世界,兩個大國直接開戰的可能性沒那麼大,但是我們也得做最壞的打算。
萬一中國和美國之間真的爆發戰爭,世界局勢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可以預料的是,這場戰爭一旦打起來,必然會波及全世界。
中美兩國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只要開戰,都不可能是單打獨鬥,眾多的國家將會牽涉其中,這大機率會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在打仗的時候,一向是喜歡拉扯盟友的,如果和中國開戰,美國自然會動員一切可動員的力量。
不過,基辛格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曾說,美國身後的力量並沒有那麼強大。
主要是因為,這些年來,美國倒行逆施,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不滿。
美國盟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幾個歐洲國家,都和美國面和心不和。
所以,美國和中國開戰的話,歐洲國家大機率會坐山觀虎鬥。
所以,美國方面的許多軍事專家都認為,一旦開戰的話,美國最強有力的盟友不在歐洲,反而在亞洲,排在第一位的盟友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日本。
日本和美國這些年來的戰略合作,越來越明顯。在美國的亞洲戰略之中,日本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個國家始終充當著美國對抗中國的馬前卒。
美國自二戰之後,便牢牢操控著日本的命脈,日本當今政壇的許多政客都是親美派。
所以,開戰之後,日本幫助美國並不意外。
再說,攻擊中國,這本身就符合日本的利益需求。
日本國內一直存在著非常強烈的軍國主義思想,這種思想讓日本始終沒能正視當年自己在二戰之中的錯誤,反而一直試圖掩蓋真相。
對於中國,日本更是充滿著仇視情緒,一直希望能夠取而代之。
同時,日本和美國在台海方面有共同的戰略合作。如果日本依照美國的命令攻擊中國的話,還可以獲得一個好處,那就是解除二戰之後,世界對於日本的軍事制約。
以日本過去的所作所為,他們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幫助美國,這也是我們必須要警惕的事情。
除了日本之外,另一個亞洲國家韓國也極有可能沖在對抗中國的第一線。
韓國和日本的很多情況是相似的,都是長期受到美國的狹制,因此,從政策上全面的倒向美國,簡直稱得上唯命是從。
韓國這些年來得到了美國大量的軍事援助,不斷的在中國周邊挑釁,加上韓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一向矛盾重重。所以,開戰之後,韓國會選擇哪一邊,完全可以預料。
不過,相比於日本,韓國的威脅要略小一些。
畢竟,韓國現在最為擔憂的是他們隔壁的朝鮮,一旦韓國配合美國大舉進兵中國的話,勢必造成國內的兵力空虛。
朝鮮可一直有著想要統一朝鮮半島的心愿,必定會把握機會。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會瞻前顧後,未必會拿出全部的實力。
因此,如果美國要對付中國的話,他們首選的盟友還是日本。
除了這兩個亞洲國家之外,美國還有一個堅定的盟友,那便是位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
從地緣關係上,澳大利亞距離中國遙遠,戰略威脅上遠不如日本和韓國。
但不可忽略的是,這些年來,澳大利亞對美國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忠誠。
在眾多的軍事行動中,澳大利亞面對美國的命令都表現的非常積極,美國的對外作戰,永遠都少不了澳大利亞這個盟友的身影。
如果要對付中國的話,美國自然希望自己身邊的力量越來越好,澳大利亞的軍隊就又可以發揮作用了。
當然,澳大利亞本身的實力畢竟有限,所以,我們還是應當把防範的重點放在亞洲。
美國的主要盟友其實也不過是上述三個,剩下的國家各有各的小算盤。
戰爭這樣嚴重的事情,誰都不想第一時間把自己拖下水。
更何況,中國可不是美國過去所面對的那些弱小對手,誰來打中國,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所以,其他國家就更會百般衡量,寧願違背美國的意願,選擇中立,也不會輕易參戰。
說完美國,再來分析中國。
中國背後也不可能是孤立無援的,如果開戰的話,我們也會得到幾方勢力的支持。
俄羅斯大機率會站在中國這一邊。
因為,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存在長期的矛盾,早已經是水火不容。
眼下的俄烏戰爭,也是美國的陰謀操控。不管是出於中俄之間的友誼,還是出於俄羅斯自己的生存需要,俄羅斯都必定會傾向於幫助中國。
現在,俄羅斯和中國面臨的是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美國在歐亞大陸的擴張威脅,這已經嚴重挑戰到了兩國的主權。
美國動輒宣揚威脅論調,在全世界孤立中俄,摸黑中俄的國際形象,試圖操縱兩國局勢。
很多專家也認為,未來,美國對於亞歐的野心很有可能導致戰爭的爆發。
面對這種困境,中俄兩國必須攜手合作。在軍事上,中俄雙方長期的進行密切交流,共同進步,還共同舉辦了幾次軍事演習,這一切也是為了有備無患。
將來中美若是開戰,俄羅斯將是我國背後一股不可小覷的軍事力量。
第二個願意和我國攜手合作的國家,是朝鮮。
朝鮮和中國的戰略位置相近,所以,雙方之間唇亡齒寒,具有合作的必要性。
另外,朝鮮這些年來也一直受到西方世界的孤立與針對,因此,朝鮮一直在發展軍事,希望能夠打破這種限制。
朝鮮一直是堅定的反對美國、反對西方的。在歷史上,朝鮮長期遭受西方勢力的迫害,而到了現代,朝鮮的政治路線,也決定了他們永遠無法和西方做到和平對話。
美國則一直覬覦朝鮮的戰略位置,著力的培養韓國的軍事力量,在朝鮮半島給朝鮮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更不用說幾十年前,美國曾經大張旗鼓的侵略過朝鮮的領土。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朝鮮國內的反美情緒十分強烈。
所以,中美爆發戰爭之後,朝鮮一定會配合中國的軍事行動。
另外,對朝鮮來說,如果贏得和美國的戰爭,朝鮮眼下面臨的困境,也就可以一一打破。
如果更樂觀一些的話,可以趁著戰爭的機會,實現統一的理想,徹底消滅掉韓國這個令人頭痛的鄰居,利大於弊。
朝鮮雖然經濟算不上發達,但軍事力量卻十分強大,擁有眾多的先進武器,就連美國也不得不忌憚。所以,朝鮮的加入會進一步增強我國對抗美國的實力。
此外,還有一股勢力極有可能幫助我國,那便是以伊朗為代表的眾多中東國家。
這些國家和美國之間,更是有著深仇大恨。
美國為了控制石油,不斷的在中東地區點燃戰火,造成無辜百姓流離失所。
眾多中東國家與地區,也在美國的挑撥之下,陷入了長期的分裂與內戰。
這些深重的苦難,中東國家不可能忘記。近些年來,在中國的調停之下,中東緊張的局面有所緩解,更重要的是,中東在政治和經濟上加強了與中國的合作。
因為,這些中東國家漸漸意識到,他們必須打破來自美國的威脅,重新掌握對能源的控制權,否則,他們將永遠處於混亂之中。
中國和美國,其實都十分重視對於中東地區的外交,只不過雙方採取的方式不同。
美國是簡單粗暴的採取了戰爭打擊的方式,想要用飛機大炮來建立自己在中東的權威。
不過,美國錯誤的估計了中東的形勢,中東國家雖然落後,但並非軟弱可欺。
戰爭打響之後,雖然中東國家受損不小,但美國同樣也被拖入了戰爭泥潭。
為了擺脫困境,美國想出的辦法是讓戰爭進一步升級,如今愈演愈烈的巴以衝突便是個例子。
美國扶持以色列作為自己在中東的打手,使得中東國家永無寧日,甚至放任以色列等勢力殘害平民、大肆屠殺,這一切早就激起了全世界的憤怒。
相比之下,中國的政策真正的給中東地區帶來了希望。中國對於中東國家一直主張對話與和平,同時在經濟上給予了中東國家大量的扶持,雙方之間的貿易合作不斷深化。
以伊朗為代表,雙方的關係已經達到了歷史上最緊密的時刻。經歷了長期的西方封鎖之後,伊朗已經確定,自己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是走向東方,走向中國。
如今,中國是伊朗第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目的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伊朗則是中國重要的投資目的地與原油進口來源地。
在2021年,雙方又簽訂了長達25年的合作協議。
從戰略角度而言,雙方共同的目標是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推動國際合作,反對霸權主義。
所以在這一基礎上,如果中美開戰的話,伊朗也會支持中國。
中東國家軍事實力雖然有限,但是手裡卻有大量的流動資金,以及豐富的能源,在戰爭中,將會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從中東國家的本身出發,他們本來就想要打破美國勢力的封鎖。
中美開戰,對他們來說未必是個壞事。
美國若把大量的兵力資源,投入到對於中國的戰場,那中東方面就可以趁此機會消除矛盾,迎來團結,趁著美國精力不濟的時候,奪回國家的自主權。
再進一步,或許可以趁此機會打破美國對於石油等資源的壟斷。
若失去了石油這個重要的助力,那麼,美國一直苦苦維持的霸權體系也會崩塌。
這對全世界來說,都算是喜事。
除了以上這些國家地區之外,中國和美國之間還存在著一股搖擺中間力量,那便是眾多的歐洲國家。
歐洲國家長期以來是美國的盟友,合作緊密。不過,肉眼可見,美國對於自己的盟友是極盡壓榨的,甚至在很多戰爭中,美國都是要求歐洲國家衝鋒在前,自己則坐收漁利。
這些行為,早就引起了歐洲國家強烈的不滿。
和其他的小國弱國不同,歐洲的眾多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如法國、英國是真正輝煌過的。
所以,他們對於美國現在的統治並不服氣,想要尋求機會,追求復興。
當年,他們費盡苦心建立歐盟,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只可惜在美國的陰謀之下,最終還是失敗。
而一旦歐美開戰的話,對歐洲國家來說也是個機會。
美國雖然會想盡辦法逼迫歐洲國家上戰場,但歐洲國家自然也能拿出理由搪塞。
如果美國在這場戰爭中耗盡實力,歐洲國家說不定不僅不幫忙,反而會回頭踩一腳,讓美國再也沒有死灰復燃的指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來,歐洲國家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合作也是非常緊密的。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市場,歐洲國家現在沒有辦法和中國完全斷絕往來。
所以,這是一股可以大力爭取的力量。美國與諸多歐洲國家之間的交往,向來都是利益至上,所以,也總有一天,他們會因為利益而分崩離析。
當然,人們最希望的,還是戰爭不要爆發。
因為,以中美兩國的實力,戰爭必然會給全世界帶來深重的苦難,影響無數人的命運。
所以,中國依然會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用中國的方式,來實現復興的理想。
參考資料:
騰訊新聞《百歲基辛格發聲,再談中美關係》
環球網《美中關係已站在懸崖之上》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