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市場紛紛創新低!注意!C浪警報已經拉響!最終信號曝光

2019-08-05   華爾街擒龍

美股上周五收跌,標普500指數與納指均錄得今年迄今的最大周跌幅。

上周市場出現破位下行,尤其是上證指數已經破了2879點,創出了新低,距離2822點也僅一步之遙。這樣的走法預示著市場C浪的形態越來越近了,而C浪並不是一個幾天的調整,是一個中級級別的調整,時間周期上起碼和A浪差不多,再加上C浪後磨底的時間,所以不要太著急,如果運行C浪我們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上周創業板也確認了120分鐘頂部結構,因此,本周我們觀察的信號是看120分鐘結構是否被打破,以及2822點是否被跌破。不破120分鐘頂部結構的情況下,市場無論怎麼反彈,都屬於反抽的性質。


三大指數低開,今天開始我們觀察創業板120分鐘頂部結構是否被破,以及上證是否破了2822點。 從C浪的標準角度,破2822點才是正式確認C浪。現在市場屬於運行C浪的形態。 這期間,不排除有反抽動作,但我們不看漲跌只看最終信號

上周的時候,上證指數有希望在本周構築日線底部結構鈍化,但當時我們也說,根據形態來看,鈍化機率不大。 今天一開盤,鈍化就消失了。因為MACD白線低於了左邊最低點。除非今天中陽線,才會重新回到鈍化。 底部結構鈍化的標準是,指數新低,MACD白線不創新低,同時出現兩根綠柱。現在指數已經新低,兩根綠柱也有了,但白線新低了,所以鈍化消失


我們可以這麼思考,如果市場想要運行C浪, 起碼要破2822點的,而市場今天不大漲,就會導致日線底部結構鈍化消失,更何況是破2822點,所以,暫時來看,日線底機率很小。

我經常跟我們的同學講,必須建立大格局,不管你是否做量化,只要在A股中交易,就必須把格局放大,而不能盯著幾分鐘、幾個小時、幾天的形態去做交易。 要先遵循大趨勢,然後去遵循小趨勢,一環扣一環才行。 比如下圖這樣的走勢,90%的投資者會在過程中不斷的交易,不斷的追尋機會,生怕錯過大機會。


比如市場這裡開始運行C浪,也不會意味著每天都跌,如果是一路不停的跌,還怎麼套人?過程中一定會有反彈。但如果你過於計較機會的得失,生怕錯過每一個機會,而沒有大格局。那麼很容易就會買到半路,出現深套。

香港恒生指數創出了4月份後的階段新低了。


我還是要給同學們看一下這幅圖,圖中,從大格局的角度是連續下跌周期,但如果你沒有大格局,在排除大周期下跌趨勢之前,貿然參與過程中的反彈,除非你有極強的功力,每次都能夠在小波段低點買入高點賣出。否則,就會出現深套虧損。 寧可錯過機會,去逮住一個大機會,這樣的思路,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好的,我覺得也很好理解,但真正做起來,只有少數人去做,大多數人總是擔心踏空

用時間和一些小機會,來換取不深套,不虧錢,換取一次有把握的大機會。 這需要我們去熬時間,去捨棄小機會,也就是所謂的踏空。 這就是大格局。


大家回憶一下2019年量化的分析和策略。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第一任務是活著,然後制定了捕捉快而猛烈上升的策略。到2019年2月11號正式入場做主升,4月11號清倉守住利潤。之後判斷市場有ABC三段式調整,到5月底6月初,判斷B浪反彈開始,動態防守位被動防禦C浪。 一直到今天,我們看大盤的趨勢走勢,完全符合我們量化的分析,操盤策略也非常科學。這期間, 不排除有些機會,就像是2018年下半年也有機會,可理性的思考,任何機會都比不上今年2月份的主升,做到大機會就足夠了。

量化是另闢蹊徑,從另一個角度去做交易。和市場現在的技術完全不同。 比如,量化的三不原則,不聽消息,不看漲跌,不靠預測。5月份的時候,突發利空,導致大盤跳空大陰線,很多人抱怨利空導致下跌,但我們並不聽消息,依舊不會被跌到。這裡面的邏輯,是需要同學們好好思考的。


最近我已經密集開始和大家探討2019年第二波大機會了。歷史不會重複,但歷史會有相似規律。2018年底,我們也在準備快而猛烈上升機會。 當別人在糾結市場怎麼走的時候,在糾結市場怎麼這麼弱勢,或者市場各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已經在為清晰的目標而做準備。 C浪只要運行,那麼第二波機會就會在C浪結束的位置出現,為什麼要提前準備?因為量化不是一種簡單的買賣點,我們需要從理念、從邏輯、從策略等多個角度做好準備

首先是理念,做第二波機會的理念,很多人討厭理念,覺得不是乾貨,只想知道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買什麼股票。這些內容我們都會講,但還是那句話,4月11號根據量化標準需要清倉,但很多人因為看到媒體宣傳牛市,手裡股票表現很不錯,就不去遵循量化標準了,這說明理念還是不夠明白。2月11號根據量化標準需要入場,但因為2440點踏空200個點,也不敢遵循量化了。理念我永遠放到第一位,讓你們明白為什麼做。然後才會講怎麼做

給大家看一幅圖,這是2638點那一次歷史性低點的走勢,也就是股災3.0 熔斷的那一波下跌。在這一波下跌之前,我們整天講5178點是如何逃頂的,如何躲避股災1.0的,每天都在講過去,很多人不耐煩,覺得我們總是回顧過去,不講未來,總是宣傳過去做的好的地方。 如果你今天仍舊有這樣的想法,說明完全沒有看懂量化。量化是一套標準,紅燈的時候挺住,綠燈的時候通行,我們講過去,根本原因是讓大家明白所有紅燈都挺住。

在股災3.0之前,我們反覆的「炫耀」5178點,2015年6月份逃頂。別人眼裡看到的是炫耀,而學習量化的同學眼裡看到的是量化發出了日線頂部結構信號所有我們清倉逃頂。 然後,2015年12月30號再度出現這個信號的時候,你就會義無反顧遵循量化標準和原則。而這個信號也是我們今年4月11號清倉的信號,未來呢? 如果不能明白這一點,說明,完全沒有看懂量化,學習之路任重道遠

【熱點分析:再次精準】

我前兩天也告訴大家了,中線軍工,短線科技5G晶片華為!而現在來看,只有叨叨的中長線證券還沒有真正意義的拉升!畢竟是中長線!這個版塊就要等了!還有一點我得告訴大家,軍工只持股到10月上旬附近,剩下的日子不持有!而科技股要做到快進快出,不要逮著一個大綿羊薅羊毛,要去琢磨還有什麼業績優良的科技股沒有漲上來?要看到科技龍頭挺高,實時的做個逢高減倉,去逢低加倉那些低位股!

如果想學習更多的短線交易知識.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喜歡挖掘趨勢個股機會,穩健的朋友可以留意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華爾街擒龍(HEJ988),包含如何把握機會和規避風險,同時可以互動諮詢相關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