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健康 | 「大便能治病」?腸道健康,這些有益菌功不可沒

2019-10-02   洪雅康養

前段時間,「大便能治病」登上了微博熱搜。

廣州多所醫院接受大便捐贈,並承諾每次最高可獲五百元補償。一時間,靠「捐屎」發家致富的調侃在網上流傳。

值得思考的是:大便,為什麼能治病呢?

我們腸道菌群重達 1.5 千克,它們是我們身體正常運行不可少的好夥伴。

2 歲以後,我們的腸道菌群種類就慢慢固定了,在長大的過程中,由於飲食結構,用藥等因素我們的腸道菌群數量會此消彼長,但總體來看還是穩定的。

所謂的「糞便移植」療法聽起來有些「重口味」,其實大便移植所利用的是大便中的整個菌群。

大便移植=口服益生菌?

有些人說,既然大便移植所移植的其實是細菌,口服益生菌不也是給腸道帶來有益菌群嗎,兩者相比,自然服用益生菌聽起來更好呀,幹嘛要移植讓人作嘔的大便?

其實大便移植中所提供的整個菌群,屬於一個獨立的生態,並且大便也是細菌賴以生存的環境,其酸鹼度、裡面含有的一些殺菌酶類對有害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移植大便絕不是口服益生菌能代替的。

也就是說:一般的腸道菌群失衡,可以通過其他方法進行調節;若腸道菌群已經嚴重失衡,就需要通過「糞便移植」來治療了。

益生菌——保護腸道的有益菌

益生菌是個很「精明」的名字,因為從一開始,它就定義為「對人體有益」。事實上,益生菌的確具有諸多作用。

人體腸道內生活著數以億計的細菌,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有益健康的菌類,能帶來營養價值,起到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

1、抑制有害菌

益生菌是腸道內的優勢菌群,與腸粘膜緊密結合可構成腸道的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進入人體,並且抑制條件致病菌過度生長,維持腸道的微生態平衡。

有些益生菌可生成細菌素之類的抗菌物質,能夠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並降低其毒性。

2、激活免疫力

腸道菌落在進行被動防禦的同時,可以刺激腸道內的淋巴器官,增加免疫球蛋白在血漿和腸粘膜中的水平,使免疫系統處於一個適度的活躍狀態,以此對入侵體內的病原體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

3、緩解腹瀉

旅行時的水土不服,或者不良的飲食習慣、服用抗生素等,都會導致腸道菌群平衡被打破,引發腹瀉。

若能及時補充益生菌,讓腸道菌群重建平衡,便可緩解腹瀉狀況。

4、促進營養物質吸收

腸道菌落對腸道具有調節和促進營養吸收的作用。益生菌代謝產酸,使腸道PH值下降,有利於鐵、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吸收利用。

某些益生菌還可以合成維生素B12、維生素K等,有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代謝。

4個不良習慣,會「殺死」益生菌

有一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加快腸道中的有害菌生長繁殖。當有益菌敵不過有害菌或條件致病菌時,就會出現問題:

胃腸道致病菌過多,表現為腸炎、腹瀉、腹痛、嘔吐、發燒等胃腸道疾病症狀。

大量有害菌還會分解食物殘渣產生吲哚、硫化氫、亞硝胺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若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則會被吸收到血液中,隨血流到達其他組織器官,引發組織器官病變。

下面這4個不良的飲食習慣,會破壞腸道菌落的平衡:

1 吃太油

長期高油、高脂飲食,蔬菜水果吃得少,會導致腸道中的壞細菌增多、好細菌減少,腸道產生的毒素增加,保護能力下降。

2 飲食不衛生

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衛生,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就使得進入腸道的壞「過路菌」數量遠超過「常駐菌」,這些壞細菌得勢後,通過侵襲腸道黏膜、釋放細菌毒素使機體的體溫升高,引發腹瀉等各種疾病。

3 吃太多加工食品

精加工食品經過精細加工,缺乏有益腸道蠕動的膳食纖維,不利於有益菌的生長繁殖。有些加工食品中鹽的含量比較高,吃太多容易使胃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環境,使腸道內水分無法被吸收,從而引起腸道問題,導致菌群失衡。

4 喝酒抽煙

長期飲酒會導致有害菌大量生長,削弱了有益菌對腸黏膜的保護作用。吸煙幾乎損害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是導致炎症性腸病最重要的環境風險因素之一。

補充益生菌,日常這樣吃

想讓腸道內擁有足夠的益生菌,一定要改掉上述不良習慣。另外,也可通過食物直接補充一些益生菌,或吃一些益生菌喜歡的食物。

1、喝酸奶

補充益生菌,酸奶是很好的選擇。酸奶中的保加利亞乳杄菌以及嗜熱鏈球菌,是「一過性」的益生菌,不能在腸道內定植;嗜酸乳杄菌、雙歧杄菌、鼠李糖乳杄菌等,經過長期篩選和科學研究,其保健作用相對較強。

酸奶中的益生菌的數量要達到10°(百萬)甚至10°(億)以上,才能有足夠的保健活性,在選擇購買時要留意。

2、喝乳酸菌飲料

除了酸奶,目前市面上還有多種乳酸菌飲料。活性乳酸菌飲料,要求嚴格的冷鏈運輸以及冷藏保存,腸胃不適的人不宜多喝。

另外,這類飲品含糖量通常很高,營養價值相對於酸奶而言較低,而且無法保證益生菌活性。

3、補充益生元

益生元是腸道中成千上萬益生菌的食物。洋蔥、豆類等食物富含益生元,能夠給腸道益生菌補充養分:大蒜、薑黃等食物中也含有豐富的益生元,有助有益茵繁殖。

4、吃富含果膠的水果

蘋果、山楂、香蕉等水果中富含果膠。果膠是一種非澱粉多糖,可以為腸道中的有益菌提供能量,促進有益菌的繁殖和生長。

此外,分解後的果膠產生短鏈脂肪酸,能夠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5、攝入膳食纖維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紅豆、綠豆等粗雜糧,以及木耳、海帶、裙帶菜、口蘑等菌藻類食物,均利於有益菌生長。

另外,適量補充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效緩解便秘。

注意

抗生素也會傷害腸道內的正常菌群,

合理用藥,有助保持腸道微牛態平衡。

來源 | 健康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