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李國慶俞渝夫婦糾紛背後,曾經的中國電商第一股噹噹如何從優勢占盡,到現在淡出視線,它還能重新上市嗎,東山再起嗎?
作者/華盛學院Oliver
噹噹從中國電商第一股,到公司淡出人們視線。
李國慶從比肩馬雲、傲視劉強東,到如今出走噹噹。
他們的感情也從白手起家、共同奮鬥,到現在抓破臉面。
當當網的李國慶和俞渝夫婦,近日因感情糾紛登上了各大財經、娛樂網站的頭條。在雙11備戰之際,各大電商用各種活動、優惠吸引人眼球之時,李國慶夫婦用這種方式讓噹噹登上了頭條。
不知不覺中,噹噹從中國電商上市第一股,已經快要消失在人們眼前。從輝煌到落寞,噹噹,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當當網的輝煌與落寞
1999年李國慶和夫人俞瑜一起創辦了當當網。同年,馬雲在杭州創立了阿里巴巴,還在湖畔花園的居民樓里給十八羅漢打雞血;劉強東則比他們早一年創立了京東。
資料來源:網絡
資料來源:網絡
李國慶夫婦一個把握商業機會,一個把控人力和資本,這組黃金搭檔加速了噹噹在那個時代的快速崛起。噹噹是國內最早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
資料來源:網絡
2000年,噹噹獲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軟銀中國和IDG資本投出;2004年,獲老虎基金中國投資1100萬美元,完成B輪融資;2006年,C輪獲DCM中國、IDG資本、華登國際投資和AltosVentures投出的2700萬美元。阿里還在重點耕耘B2B市場,而當當網上來就是效仿亞馬遜的B2C模式,因此事實上也更早地進入大眾視野。
資料來源:網絡
2010年當當網赴美上市,上市當天當當網股價大漲86%,市值高達23.3億美元,以103倍的高市盈率和3.13億美元的IPO融資額,創出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市盈率和亞太區2010年高科技公司融資額兩項歷史新高。
但當2016年當當網完成私有化退市時,市值僅為5.3億美元,不及上市之初時的四分之一。隨後俞渝向當當網員工發出內部信,稱在反覆考慮美國和中國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後,做出了退市的戰略選擇。信中寫道:「噹噹目前在美國市場5億多美元的市值,不體現噹噹的公司價值,所以我和國慶決定將噹噹私有化,讓噹噹更專注地在無線、網際網路+的年代裡,尋求更長足的發展。」噹噹就此退市。
同時代電商巨頭的趕超
2010年,當時還叫做京東商城的京東進軍圖書市場。到了2017年,在易觀發布的《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在第3季度,中國B2C市場出版物交易規模為6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其中京東以市場份額36.2%,超越當當網占據的35.1%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線上圖書銷售市場份額第一。
另一方面,2012年,天貓宣布天貓書城於6月14日正式上線,開啟了天貓的線上圖書銷售之旅。到2018年初,天貓自家數據顯示,天貓已以350億(碼洋)的市場規模占據半壁江山……而且,天貓圖書還宣布,將與傳統書店共同布局新零售,打造智慧書店及24小時無人書店,閱讀+AI+新零售,給人們帶來很多想像。
圖片來源:網絡
當阿里和京東「燒錢」擴展品類、自建物流和金融業務時,噹噹仍固守圖書城池,李國慶認為「燒錢」的做法不可取,還曾經隔空朝劉強東喊話:「你的資金最多只能撐到8、10月!
在廣大用戶以及李國慶俞渝夫婦看來,當當網仍然定位為網上書店。而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規模已經比較成熟,並且也在不斷地擴充品類,讓噹噹的多元化轉型之路困難重重。同時,噹噹漸漸掉出電商平台第一陣營。再者,國內的資本市場開始逐漸活躍起來,其他電商平台大多數通過不斷地融資而開啟迅猛擴張之路,而當當網更像是「夫妻店」,不想過多的引入外來資金,而稀釋李國慶夫婦的股權。
屢次融資失敗
早在2004年,亞馬遜就曾提出出資2億美元收購當當網。收購股權數額一開始就讓談判陷入了僵局,亞馬遜當時要求收購公司7成甚至是全部股權,與李國慶夫婦的底線相距甚遠,以至於談判破裂。據說此後,李國慶在董事會上慷慨激昂地說要將業績做到三四億美元再坐下來談。
到了2013年,百度李彥宏給李國慶發出入股當當網的意願,這兩位北大校友同樣也因為持股比例和交易價格分歧較大而作罷。
2014年,騰訊在投資京東之前找到李國慶,提出投資當當網並希望持股達到33%,而李國慶夫婦只願意將騰訊的持股比例維持在25%。
馬化騰前腳邁出當當網,後腳踏進了劉強東的大門。
這不能不說是造化弄人。三次主動找到家門口的資本,全部被李國慶夫婦拒絕。當時占得市場先機的當當網,哪怕只抱住一條巨頭的大腿,恐怕後面也沒京東什麼事了。
2018年4月11日晚,上市公司海航科技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北京當當網100%股權及噹噹科文100%股權,初步作價75億元。但是經歷了將近半年時間,9月20日,海航科技發布公告表示終止本次收購。
錯過了無數次機會的噹噹,最後想賣身的時候,也是坎坷不斷。
現在的噹噹
根據海航科技擬收購噹噹時披露的財務情況顯示,2017年噹噹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03.42億元和3.62億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14.27%、200%。
對於噹噹的經營現狀,高管陳立均透露,噹噹2018年實現一百多億銷售,GMV大約為150億至160億,四億多利潤,公司持續5年盈利,沒有任何負債。
這一切的變化來自於俞渝上任後的推動。在李國慶離開後,這位CFO出身的聯合創始人開始對公司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標準化,為接下來的「場景化」和供應鏈改革作準備。
結語
李國慶夫婦的感情糾紛,實際上也見證著電商時代的變遷,從占盡優勢的開頭,到稍顯沒落的結尾,讓人唏噓不已。近兩年,拼多多又像一匹黑馬,殺入電商領域。對於一家已有20載歷史的網際網路公司而言,已經落伍許久的噹噹需要做出改變來,才能趕上這個新時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於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交易平台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