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大腦的三個行為,可能我們每天都在做

2024-10-13   搜狐愛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過以下這些經歷?

生活中丟三落四,身邊的東西經常「不翼而飛

與人聊天時,上一秒想到的話題下一秒就忘了

思考問題時,感到大腦遲鈍,仿佛被漿糊堵住

……

總感覺「腦子不夠用」?其實,一些行為可能會悄悄傷害大腦,但你卻沒有察覺。

01

傷害大腦的三個行為

1.

情緒焦慮

面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壓力,不少人都會感到壓抑、焦躁,這些情緒會持續地傷害我們的大腦。

研究表明,長期的焦慮狀態可能會導致腦質量萎縮、腦重量下降,大腦海馬區的功能和結構也會發生改變,從而影響認知和記憶水平

除了影響認知功能,精神壓力還可能會破壞心臟和大腦之間的聯繫,導致大腦對心血管系統的調控功能失常,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2.

睡眠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相比十年以前,我們的入睡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同時平均睡眠時長也減少了1.5個小時左右。對不少人而言,睡眠不足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這可能會使人變得越來越「笨」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組織代謝低下,特別是丘腦、前額葉、額葉和枕葉皮層以及運動語言中樞,進而導致反應遲緩、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長時間缺覺還會讓大腦的清理機制過度反應,增加患上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3.

高脂飲食

忙碌了一天之後,我們可能會覺得炸雞、燒烤、奶茶這些高脂食物會變得格外誘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

事實上,沉溺於高脂食物可能並不是因為自制力太差,而是大腦已經「失控」了。有研究表明,連續三天吃高脂食物後,下丘腦可能會受到刺激並出現炎症,使控制食慾的神經元過度活躍,進而導致我們越吃越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