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炙烤菲律賓,糧食危機爆發,美國趁機加價,中國該不該援助?

2024-06-25     利刃號

有道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相關媒體的報道,由於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菲律賓多個地區遭遇高溫考驗,40多個地區氣溫突破40°的高溫危險指數,南萊特鎮更是創下53℃的高溫記錄。普遍的高溫導致嚴重的乾旱,180多萬菲律賓民眾陷入缺水窘境,120多個城市宣布進入「災難狀態」,而菲律賓農業更是遭受巨大衝擊,菲農業部官網此前就表示,大約有27.5萬公頃稻田面臨乾旱。

和菲律賓400萬公頃的稻田面積相比,這個數字不算很大,但需要指出的是,菲律賓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糧食進口國,每年的糧食產量約為1900萬噸,糧食缺口常年在200萬噸以上。27.5萬公頃稻田面臨乾旱,只會讓菲律賓的糧食缺口「雪上加霜」,更何況即便其他的稻田不缺水,由於受到嚴重高溫的影響,減產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受到高溫、乾旱與減產的預期影響,菲律賓已經爆發了「糧食危機」。

比如說,為了限制糧價快速上漲,馬科斯總統曾通過行政方式干預市場,要求糧價必須控制在每公斤41到45比索之間,結果引發市場強烈反彈,反而坐實了菲律賓「嚴重缺糧」的事實,糧價瘋狂上漲到56比索,創下了15年來的新高。大家知道,糧食是最基礎的作物,糧食價格上漲,勢必帶動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漲價,據菲媒GMA新聞網此前的報道,菲律賓方便麵、牛奶、罐頭的價格也即將大幅上漲。

為了抑制糧價,菲律賓不得不擴大糧食進口,事實上,今年1-5月份,菲律賓的大米進口量就達到208萬噸,不僅超過年平均水平,而且比去年同期還增加了近30%。眾所周知,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友,而美國又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其出口的糧食超過1億噸,占到全球糧食出口總量的1/4左右。很顯然,只要美國「大發慈悲」,從指甲縫裡摳出一點給菲律賓,就足以讓菲律賓度過這場「糧食危機」了。

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不僅沒有「伸出援手」,相反還「坐地起價」,眼看菲律賓急需糧食,美國將長粒米的出口價從去年底的每噸641美元,上漲到800美元/噸,整整上漲了24.8%,而且不排除繼續上漲的可能性。看來,菲律賓要安然度過這場糧食危機,恐怕得「大出血」才行,這就是傳說中的「破財消災」吧。有人可能覺得,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作為菲律賓的盟友,怎麼能這樣呢?其實美國「一直都是這樣」。

比如說,2021年美英澳組建反華「奧庫斯」軍事集團,為了讓澳大利亞充當炮灰,美國承諾為其建造核潛艇,這下就把盟友法國好不容易拿到的900億常規潛艇訂單給撬走了,氣得馬克龍對中國拋媚眼,威脅退出北約。最經典的還是2022年,美國發動俄烏危機,炸毀俄歐能源管道,要求歐洲採購美油、美氣,歐洲盟友紛紛抱怨,自己的拿貨價幾乎是原先價格的「3-4倍」,這是「天價」,「坑隊友」。

由此可見,對於歐洲核心盟友,美國都要「宰一刀」,更何況是對「塑料友情」的菲律賓了,所以這次菲律賓註定的「大出血」,這個羊毛美國「薅定了」。那麼,在菲律賓陷入困境之際,中國會伸出援手嗎?畢竟去年咱們曾經無償向菲律賓提供過化肥、大米、麵粉等,幫助菲方度過難關,也曾援建菲律賓多座大橋。

應該說,這次很可能不會了。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進口量超過1億多噸,自己都需要進口,哪有餘糧援助別人?另一方面,現在中菲關係持續緊張,菲律賓堅持要做美國的炮灰,在南海不斷挑戰中國的底線,這讓中國「憑什麼」拉你一把?中國又不傻。正所謂「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善意是留給朋友的。

因此,菲律賓就不要指望中國了,這次咱們真的「愛莫能助」,還是去求求美國吧,讓老大哥少「薅一點羊毛」,看在自己是「炮灰」的份上,撒點狗糧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88e4c729fbde9d9ff924702ca8c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