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對一個普通氣球如此敏感,是因為美方已經研究多年間諜飛艇

2023-02-06     軍武觀察

原標題:美媒:對一個普通氣球如此敏感,是因為美方已經研究多年間諜飛艇

據悉,近日多方報道中國民用無人氣象監控氣球進入美國領空事件,美方舉國採取非常「激烈」的態度引發關注。當時在氣球入境被發現後已經進入蒙大拿州,全美上百家媒體全天候轉播和跟蹤氣球動態,網絡上有多篇關注度超過百萬的帖子,共和黨和民主黨也相互展開「全面論戰」。儘管我方一再宣布氣球是用於研究的無害化設備,且由於不可抗力進入美國,但五角大樓最後仍採用武力方式擊落氣球;中國國防部對美國的過度反應表示嚴正抗議,並重申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3日美媒「政客」網站發布了一篇文章,探討這個引發全美輿論關注的氣球設備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在文章一開始就提到如果將氣球用於「監視」領域的話,這種輕量化、無需動力、成本非常低廉的產品具有普通飛行器不可比擬的優勢。美媒認為在冷戰期間高空氣球就已經被各國關注,尤其是在現代化遠距離攝影技術出現後,就有人討論將捕捉攝影設備裝載在氣球上;文章含沙射影地還多次暗示中方的氣球「可能攜帶監控功能」,屬於沒有證據的揣測。

隨後,該媒體開始介紹起來美國的「間諜氣球」計劃。稱美軍方也於上個世紀就已經研發類似的無人飛行器,氣球和飛艇項目上更是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但沒有任何結果。這一計劃曾被命名為「聯合對地攻擊巡航飛彈防禦高架網狀傳感器」方案,試圖研發一個可以全天候監視空域的高空氣球,續航停留能力至少可以達到30天以上。儘管美方表面上公布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利用所攜監控設備探查巡航飛彈」,但後續還有一些來自軍方混亂的說法稱其為了「監視毒品犯罪」、「監控遠程威脅」等,可見其「監控」目的是非常明顯的。

有分析則認為,「氣球」計劃屢次受挫,正是因為美國在地理位置上處於西風帶的「下風口」,而其主要監視的目標中國、俄羅斯都在有利位置;這就決定類似超高空飛行器設計難度非常大,想達到各項指標尤其是飛行(或保持穩定)能力更加困難。最後在經歷了幾次失敗後,美方投入的經費打了水漂,才在2017年正式宣布取消「聯合對地攻擊巡航飛彈防禦高架網狀傳感器」計劃,但他們馬上又宣布了新的替代方案。

在文章最後,美媒表示2022年五角大樓將研發的「監視毒販氣球」正式轉變為軍事用途,先後花費300多萬美元,預計未來還會追加數千萬美元的投資以「監視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飛彈」。可能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政客、軍方和民眾才會對一個普通的氣球如此敏感,拜登最後決定動用武力將其擊落。對此有中國網友評論稱:「這是典型的套用自家思維來打量別人,美國會優先習慣將自己的『醜陋目的』投影到其他相似的事物甚至是毫不相關的事物上,一個民用氣球能讓整個國家如此激動,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7cc4a37aaa9cce651a7e3e03f14fd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