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後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天氣逐漸升溫,不僅熱蒸濕動,濕熱之氣瀰漫空中,而且陰濕之氣尚未散去裹挾其中,使人感到四肢睏倦,萎靡不振。芒種時節養生總原則為「芒種梅雨天,留神濕病生」。
NO.1
飲食清淡,養好脾胃
芒種時節,氣溫升高,濕氣加重,這樣的氣候特點對於人體來說,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胃腸道疾病。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沈曉明曾建議,晚餐最好減少碳水化合物及高能量食品攝入,儘量7時前吃完晚餐。同時,在三餐定時的基礎上,中午小憩一會兒,晚餐至睡覺間隔3個小時以上。要避免暴飲暴食及吃夜宵,減胃輕腸道負擔。
芒種時節飲食應清淡,可適當食用苦瓜、蓮子等味苦食物。同時,可以適當食用烏梅、山楂、檸檬等酸味食物,可直接食用,亦可榨汁飲用。夏天天氣炎熱,酸味食物可以防止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芒種季節也可多食姜粥。不同食材製成的粥具有不同功效,生薑、薏米、赤小豆煮粥可清熱健脾,生薑、冬瓜、蓮藕煮粥有養胃補益的效果,生薑、綠豆或者紅豆、蓮子、銀耳煮粥有清涼解暑養胃的效果。
NO.2
莫貪涼,要防空調病
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反映了夏天人們的身體狀態——慵懶。夏日晝長夜短,氣溫較高,降水較多,濕度增加,體內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熱蒸濕動,濕熱瀰漫空氣,使人感到四肢倦怠,周身乏力,頭重如裹,萎靡不振。芒種過後,中午可適當休息,以消除疲勞,有利於健康。
芒種之後,氣溫升高,人們為避酷暑之苦,開啟了空調。河北省中醫院名譽院長李佃曾說,空調給人們帶來涼爽的同時,也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由於門窗緊閉和室內的空氣污染,造成室內氧氣缺乏;再加上恆溫環境,自身產熱、散熱調節功能失調,會使人患上所謂的空調病。所以夏季的空調房室溫度應控制在26℃左右,最低溫度不得低於20℃,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8℃;久待空調房間,應定時通風換氣,長期生活或工作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可適當增加戶外活動。
NO.3
多運動,注意增強體質
芒種時節還要增強體質,避免季節性疾病和傳染病的發生。在芒種節氣里不要因為天氣炎熱就整天窩在空調屋裡,要注意增強體質,適當戶外運動。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客蕊曾建議,芒種時節的體育鍛鍊時長控制在40~60分鐘為宜。如果在室外鍛鍊,一定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鍛鍊後及時補水,不要用飲料代替水。夏季鍛鍊的最佳時間是傍晚6~7點,傍晚是最適宜人體運動的時段。午後因溫度高、濕度大,不宜運動。其次是選擇好運動項目,以慢熱型、強度相對不大的項目為佳。游泳是適合初夏的一種休閒方式,不僅能增強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還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愉悅。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