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緬甸總領館,突遭炸彈襲擊!幕後黑手,其實早就跳了出來

2024-10-23     利刃號

正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現代文明社會的駐外機構,但就在當地時間10月18日下午五點左右,中國駐緬甸曼德勒總領館的一棟辦公樓突然遭到炸彈襲擊,造成部分建築物損壞,但好在無人傷亡。事件發生後,中方立即向緬甸提出嚴肅交涉,敦促緬方「徹查襲擊事件」,「全力抓捕並依法嚴懲肇事者」,同時全面加大對中方駐緬外交機構、項目及其人員的安保力度,「杜絕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從中緬的交涉情況來看,明顯可以看出中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不僅是因為襲擊一國駐外機構違反了《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違反了國際人道原則,更因為一國駐外使領館是該國主權的延伸,對該國駐外機構的襲擊,等同於對該國主權的侵犯,換言之,挨炸的是中國駐緬甸總領館,但其實是對中國的「嚴重挑釁」。那麼,這次極其惡劣的襲擊事件,到底誰是幕後黑手,又要達到什麼樣的險惡目的?

一方面,從目前緬甸國內的局勢來看,不排除是反政府武裝所為。緬甸主要的反政府武裝有果敢同盟軍、德昂民族解放軍以及克欽獨立軍、若開軍等等,其中除了果敢同盟軍與中國關係較為親善之外,其他緬甸反政府武裝對華態度比較中立,甚至頗為複雜。比如說,中國曾於今年1月推動果敢、德昂、若開與緬甸政府軍停火、結果德昂解放軍沒多久就再起戰火;再比如,若開軍是美西方重點拉攏對象,以影響中國投資的皎漂港。

另一方面,不管是哪一家反政府軍所為,最可能的幕後黑手都是美國。美國不僅是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而且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年8月的報道,支持緬甸反政府武裝,「是美國針對中國的全球博弈的一部分」。8月16日,中國剛剛呼籲「不要干涉緬甸內政」,美國立即就宣布「向反對派提供援助」,很明顯是要和中國對著干,不希望看到緬甸國內和平,要將內戰「蔓延到緬甸的其他地區」。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涉嫌策劃針對中國駐緬總領館的襲擊,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從小的方面來說,是挑撥中緬以及中國與緬甸反政府軍的關係,畢竟中國駐外機構遭受爆炸襲擊,緬甸政府難辭其咎,此舉會對中緬互信以及中緬項目構成顯著消極影響;同樣的,隨著爆炸事件的發酵,中國與緬甸反政府軍的關係也會變得微妙起來,到底是誰幹的?誰是槍手?搞不好會直接將中國推向所有反政府軍的對立面。

往大的方面說,美國此舉更多的是破壞中國與東協經濟一體化進程。今年10月10日,第27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宣布,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的升級談判圓滿結束,雙方在數字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等9個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與東協約定,將加速後續工作,「推動2025年簽署升級議定書」。據悉,截止到去年7月,中國與東協雙向累計投資額達到3800億美元,中方在東協直接投資企業超過6500家。

很顯然,一旦中國-東協自貿區進一步升級,中國與東協的經濟一體化持續加深,雙方就會形成非常密切的經濟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屆時中國不僅會坐擁巨大的新興市場,而且還會實現物流、人流以及供應鏈的互聯互通,不僅南海行為規範的執行不在話下,恐怕南海也要變成一片和諧的中國後花園,美國還想爭取東南亞,離間中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基本上就不可能了,相反,中-東經濟共同體會變成一堵抵禦美國的「萬里長城」。

很顯然,這是美國極不樂意看到的,那麼怎麼進行破壞呢?那就是支持緬甸反政府武裝,支持羅興亞人,煽動戰爭,離間中越、中菲關係,不斷製造矛盾和動亂,從而儘可能拖延中國與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形成。

這次直接針對中國駐緬甸總領館,應該是美國這一戰略的一大升級,多少有點警告與攤牌的意思,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在緬甸內戰中不持立場,主要做勸和促談的工作,並且擁有巨大的能量,美國要把緬甸變成東南亞的科索沃,這是不可能得逞的,中國與東協也最終將建成經濟共同體,建成泛亞鐵路,一個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形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71e9b293894c7b1d0de00c58eaa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