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會被AI取代嗎?連劉慈欣都怕了

2023-11-14     AI狐頭條

原標題:作家會被AI取代嗎?連劉慈欣都怕了

原創 | 澎湃新聞

近日,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談「新作拖稿」,稱平庸之作不如不出,很怕被AI取代。「特別是到了現在,人工智慧正在慢慢取代作家、編劇,人工智慧GPT寫的科幻小說,可以說寫得越來越好。我不知道人工智慧給我們,至少給我還留下多少時間。」

有網友表示,連大劉這樣的作家都害怕被AI取代,那些網文寫手怎麼辦?你認為AI能取代人類作家嗎?你會害怕被人工智慧取代嗎?澎湃問吧的網友們發表了他們的見解。

「AI沒有思想,只能模仿無法取代」

- 01 -

@讚美虛無:AI能在效率上甩開所有的作家。但別忘了它的思想來自人類,它可以和你聊哲學,聊未來想像,幫助你工作,滿足我們的指令和要求。但是如果沒有一代又一代的人類在歷史中的生命體驗作為基礎,它做不出這些。它可以加速進程,而方向盤在人類自己手中。

生而為人,這點自信還是要有的。

- 02 -

@阿斯明:人會去思考0和1中間是否存在別樣的意義,人會去思考生存與死亡的界限,電腦學不會這些。

- 03 -

@烏龍:AI沒有自我意識,它寫作的文學,在它的視角里只是代碼,完成了某項任務而已。私以為文學需要有作者和讀者的共振才成立。

- 04 -

@希格斯波色:我只知道單位食堂用機器包的包子和壓的麵條,就是沒有手工做的好吃。

- 05 -

@學思論:我覺得有創造力的作家不會被取代。人類是有感情的物體,跟人工智慧很難產生共鳴。

- 06 -

@錢初:AI的能力並沒有這麼強悍。GPT-4模型的空間不大,處理數據多了之後,識別問題的能力會下降。目前微軟供著OpenAI每個月燒個幾十萬美金,都尚未解決這個弊端,未來更是道阻且長。按現在GPT與大眾日常生活的接軌程度看,AI對提升效率、整合信息等方面的確有幫助,取代或許是未來趨勢,但未來要多久才來目前還不知道。而且現在處理大體量算法代碼時,GPT甚至會編造虛假代碼,這怎麼可能取代人類啊?

- 07 -

@注意讓行:只要有「公式」,AI就能做到一個很高的程度,但是想讓它創新是很難的。AI可以取代很多質量不高的,形式化的,八股文式的文字作品,這當然包括小說,因為寫小說、詩歌這些也完全可以被「教」會。

但是AI不會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政治立場甚至瑕疵。所謂藝術從來就不能只是技術上的,藝術應該是人表達思想的方式,人的思想是根本。大劉的科幻,讀過的應該都明白,故事蘊含的思想才是精髓。他說的意思也不全是說「害怕」AI太厲害,更多的是督促、提醒他自己,要寫出真正好的、有思想的、不是為了賺快錢的好作品。

- 08 -

@Mr.Carson:想像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先生可能覺得人工智慧就是三體吧。人工智慧一輩子也無法擺脫「人工」二字。

- 09 -

@居易俟動:大體來講,AI頂多會成為人類的飼養員,對人類文明層次的提升不會有任何促進作用。

「AI可以取代大部分平庸的作家」

- 10 -

@Emily:能被稱為「作家」的人數不勝數,但是能在歷史長河中真正留下姓名的人屈指可數。很多所謂的作品,都是從經典名著中延伸出來的。比方說,有太多作品的根本內核都是《基督山伯爵》,只不過加上了些許時代背景的改寫,就變成新作了!既然「天下文章一大抄」,「抄」能力極強的AI當然可以代替作家。

- 11 -

@芳華十九州:一,大多數作家都是普通的,寫不出偉大的作品。二,AI能取代普通的人和作品。

- 12 -

@TOMI :某個科幻小說中曾描寫過一個場景:在未來,一個強大的銀河帝國,只允許皇帝在舉行某些儀式時用「走」的方式,普通人反而必須用工具代步。所以,在人工智慧取代作家的時代,作家也許是「一種高貴優雅的職業」。

- 13 -

@刺猹者閏:只要寫得好,就算是AI寫的也沒關係,關鍵現在的優秀作品太少,不夠看。

- 14 -

@坐樹不言:作為普通人,怕被取代,是怕謀生的工作空間被擠壓,怕沒法養活自己。

- 15 -

@阿蝦大俠:每次看到這樣的討論都會想到《異形》裡面的David。

創造AI、讓AI更聰明其實都折射出社會的需求和人類的慾望。我們害怕人類慾望無止境地膨脹,做出難以預料的事。真正充滿未知,令人擔憂的還得是人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6d7465abb6bd675403a90f93d07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