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交換人生》氣笑了

2023-01-23   壹條電影

原標題:被《交換人生》氣笑了

作者 | 壹哥

出品 | 壹條電影

引子

這次春節檔,先從最失望的聊起吧。

早先的前瞻里,我給《交換人生》這片子的判斷是,買票吧,不會虧。

但說真的,都不用等到初一,年前看了電影最後一支終極預告,我就預感:

完了,這電影不妙。

果然,昨天看完出來,心裡想的已經是:

都散了吧,沒有了,沒有黑馬了。

不知道這電影,是否一開始就衝著春節檔來的,如果是的話,那只能說太遺憾了。

都曉得春節喜劇電影最吃香、最有市場、最能無腦賣,而且《交換人生》乍看也挺符合春節觀眾的觀影需求:

設定簡單有趣,演員討喜加分,主題溫暖普世。

但最後拍出來,就哪哪兒都不對。

打著去笑一場去看個喜劇的,就可以棄了。已經看過的,可以來一起聊聊感受。

(有部分劇透)

1.

佳音

先說兩句優點。

最大的亮點 (也可以說唯一的亮點),就是雷佳音。

電影的題眼是換身,少年與大叔互換身體,很老套的設定,但用好了、拍紮實了,肯定能賣。喜劇上的操作空間很大,看點當然都集中在「少年靈魂大叔身體」的雷佳音這。

從蘇倫導演上一部《超時空同居》到這次《交換人生》,都很好地挖掘出了雷佳音的表演潛力與銀幕魅力。

首先,他很可愛。

對中年男演員,可愛真是個太難得的評價。

一些演員,或許戲外很可愛 (比如鄧超?于和偉?),而雷佳音戲內的可愛,和鄧超在戲外可愛原因有點類似,就是倆字:

鬆弛。

演員一旦鬆弛下來,尤其中年演員,自戀和油膩感會少一大半。再加上雷佳音不走凍齡大叔路線,那麼肉下巴、小肚腩,都是拉近距離的加分項。

其次,他可塑性很強。

《超時空同居》和《交換人生》,雷佳音都算是一人分飾兩角。

壞得可信,好得可愛,尤其那種 無賴/耍賴的調調,壞人的無賴不會覺得討厭,好人的耍賴也不會覺得違和。

電影還有一些很小的亮點,簡單列列:

比如蘇倫這次不再像《超時空同居》,非要給觀眾解釋奇幻設定的原理和邏輯,結果越描越土。這次索性把許願機這個東西當個硬設定,不多做解釋,反倒清爽一些。

再比如還找楊迪來演服務生,比如再次出現了鄧麗君那首《初戀的地方》 (雷佳音變身後給媽媽唱),這些《超時空同居》的梗,你說蘇倫早早就玩自我致敬我覺得也不至於,但這樣的娛樂精神正是類型片所需要的。

最後再說一點的話,那就是同行襯託了。

劇版《三體》可以被動畫《三體》襯托成神作,那麼蘇倫這兩部喜劇電影,如果跟這幾年打著開心麻花旗號,真的會讓人生理不適的喜劇相比 (比如所有常遠主演的電影),那的確還是順眼許多。

亮點,就這些了。

2.

尬笑

喜劇不好笑,是原罪。

這話特別老套,但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

《交換人生》的不好笑,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主動放棄。

很多地方,蘇倫看起來是主動放棄了喜劇化的嘗試,大多平淡收場。

比如開場,張宥浩與張小斐課堂相見,以為會有什麼包袱設計,結果就是男孩愣在原地呃呃呃了幾聲。你當然可以說這是給後面呃呃呃變鵝做鋪墊,但這場戲就這麼乾乾地過去,而且還安排課堂的其他老人誇張地嘲笑,這就非常的冷場。

而喜劇電影,就怕冷場。

類似的冷場很多,再比如小胖答應幫雷佳音請人助陣唱K,以為會在這設計什麼雷佳音出醜的笑點,結果一群「妖魔鬼怪」毫無表現,以致於「敬大哥大嫂」這樣的台詞連著出現就非常尷尬,再次冷場。

有人可能覺得這樣的細節在全片中沒那麼重要,但其實潛在傷害是很大的。

觀眾來看看喜劇電影,就是帶著大笑的預期來的,那麼每次主要人物之間的互動,大家都是準備好要笑的。一次兩次三次,想笑,最後沒笑,觀感很快就跟著垮下來了。

二是包袱沒響。

沒設計,冷場;設計了,沒響。

這兩個,哪個更尷尬一點呢?還真有點難選。

《交換人生》沒響的包袱,確實不少:

有的是過於老套,早就被淘汰的老梗。

比如雷佳音、張小斐天台漸生愛意,眼看浪漫雷佳音忽然嘔吐……這還沒完,遠處還要設計一群大爺大媽 (沒事兒在天台聚著幹嘛),指指點點,以為要跳樓隨後過來救人……

還比如張小斐堅持讓媽住高級病房,媽嫌貴張小斐問能有多貴,媽說一天兩千多,張小斐秒慫那咱還是老實排隊吧……

再比如反派最後庭審惱羞成怒,忽然暴走,假髮掉了露出禿頭……

2023了,還在寫這種老梗 (而且還好意思剪進預告里),編劇不覺得臉紅嗎?

有的是硬編強編,使勁撓觀眾胳肢窩的破梗。

最典型的,就是約會點龍蝦那場。

雷佳音指桑罵槐,借著吐槽龍蝦,奚落一番張小斐的穿著打扮。這種毫無生活邏輯,明顯是順著結果從後往前推寫出來的段子,還生怕觀眾get不到各種直白,實在是很難笑,能感受到編劇創作時硬編的痛苦了。

有趣的是,這場餐廳戲,之前預告片中頻繁出現的一個笑點,雷佳音和蝦自拍,楊迪身後裝瞎的諧音梗,最後成片中卻被拿掉了。

可能導演自己都覺得無聊尷尬受不了了吧……

再比如給反派三人組量身定做的接話梗。

大佬說一句,跟班立刻跟一句,做一個拍馬屁的喜劇效果。

不是不能這麼設計,但電影里給到的,都是大佬說一句「蝙蝠身上插羽毛」,跟班接一句「不是什麼好鳥」這種……

編不出笑點,都開始硬抄歇後語了。

大過年的,太尷尬了。

3.

虛假

有人可能說了,人家《交換人生》嚴格說是個輕喜劇,不好笑是不好笑,但也沒那麼致命。

這話我是同意的:

不好笑,確實不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

全面的虛假所帶來的出戲,才是。

首先,是故事的虛假。

敘事上,能看到不少力不從心的地方。

比如開頭就強調了網紅奶奶丟了帳號密碼,後面還有提及。於是我觀影中一直等著這個預埋的點在後面用上,結果到最後,直接來一句「密碼找到了」,奶奶這個點就解決了……

更大的問題是結尾最大矛盾,反派命運的處理。

按類型片的套路,往往是主角做出某種改變活犧牲,然後擊敗反派,自己也實現成長。《交換人生》的安排呢:

張宥浩被雷佳音搞定,灰溜溜認慫走人。下一幕,雷佳音美滋滋上街,對著許願機許願,忽然出了烏龍,活活把自己作死……

我真的在影院,活活被這個編劇 舉了白旗的敷衍結局氣笑了。

其次,是人物的虛假。

三個主角,各自都是標準的刻板人設。更糟糕的,是幾個配角。

男孩的家人,父母、妹妹、奶奶,全是紙片人,妹妹愛拍DV,奶奶是網紅,都是符號,全員在整個敘事中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連帶著,這個想要表達清貧但幸福的家庭設定,都顯得無比虛假,即便當個符號都喜歡不來。

爸媽的恩愛,妹妹的早熟,奶奶的可愛,也不是沒有細節,但諸如爸爸唱《上海灘》尬哄媽媽開心這種橋段,除了顯露出編劇壓根不懂生活的浪漫,別無他用。

包括黑心老闆那部分,從賣假貨盈利,到那個處處漏洞的蹩腳官司,感覺都是胡亂編編就拿來交差的人物與細節處理。

最後,我試圖找出《交換人生》這次翻車的原因。

簡單說:

如果《超時空同居》是一部類型清晰、表達克制、設定與主題相輔相成的及格線之上作品,那麼《交換人生》可能恰好完全反過來。

類型模糊。

愛情?親情?少年成長?正義戰勝邪惡?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沒講清楚;

表達泛濫。

除了上面說的,電影還涉及了老年詐騙、阿爾茲海默症、母女相愛相殺、少年友情等各種議題,每個都是蜻蜓點水,混在一起就是一團亂麻。

過度煽情。

這也是國產喜劇 (愛情)電影的通病。動不動就唱歌就奏樂,編不下去就煽個情混過去。

或許是從小品那裡繼承來的吧,反正解決問題全靠煽情,音樂一起,什麼矛盾衝突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最後,當然是皆大歡喜。

結語

再往深一步,問題背後的根源,無非就是四個字:

投機取巧。

其實拍電影,「投機取巧」嚴格上並不算絕對的貶義。完全面向市場,迎合觀眾喜好,哪怕是那種照著大數據拍出來的公式產品,只要創作者行活兒玩得純熟,套路做得紮實,電影一樣好看。

所以啊,剛出道的新人,第一部爆了,反倒更要好好打磨技術,穩定心態。尤其面對紛繁的誘惑,如何保持定力,堅持自我,還真是個難題。

蘇倫導演,加油吧。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置置頂哦~

如何星標我們:

往期精選

【壹條電影】互動群

敲級感謝大家對我們【壹條電影】的支持!為了報答大家(認真臉φ(>ω<*) ,我們開設了一個互動福利群,不定期發放各種福利,以及線下活動的通知。

即刻添加管理員ID:【 movielove666】加入壹條電影互動群和胖友們一起討論電影的聲光影!

你們的【在看】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