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不好,大夫查房時候要求屏氣先不要做,要直接和大夫說明情況

2022-08-14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心臟不好,大夫查房時候要求屏氣先不要做,要直接和大夫說明情況

周五,麻醉科全體例行病例討論。討論的目標,是一周以來各種特殊患者的圍術期管理方案是否適當,方案是否還有優化空間。

其中有一個病例,讓大家都感到是以後必須注意的情況。

負責該患者的,是麻醉科的薛醫生。

據她說,術前訪視環節差點出大問題。

患者是一個60多歲的男性,準備做胃大切手術。

由於手術大,她在訪視環節一絲不苟,一切按照規範步驟來。

訪視環節中,肺功能是必須要評估的。因為,呼吸是圍術期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旦因為肺功能出問題,就會出大事。

患者術前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有一些索條狀影,整體情況還是可以的。因此,薛醫生對這個肺部情況還是比較滿意的。

檢查呼吸功能,最簡便也是最傳統的就是「屏氣實驗」。

所謂「屏氣實驗」,就是通過觀察患者屏氣的持續時間來評估肺功能。正常人,一般都能屏氣30秒以上。如果少於20秒,高度提示肺功能異常。

然而,剛剛屏氣20秒的時候,這個患者突然就用手捂住胸口,欲張嘴卻說不出話。

此時,正在以為患者肺功能可以的薛醫生也立即覺察不對。

連忙問:怎麼了?怎麼了?同時,用手掐住患者的手腕,兩個手指緊緊扣住脈搏區。

幾秒鐘的時間,薛醫生的臉色一下就變得慘白。

在她的工作經歷中,還未遇到這樣嚴重的心臟病。

心電圖沒有太大問題啊!怎麼會這樣?她心裡反覆問自己。

此時,已沒有時間過多思考,先解除症狀再說。於是,她一邊囑患者大口喘氣、一邊呼叫護士拿搶救的東西。

這個時候,她真怕患者出問題。

幸運的是,患者的心律很快恢復接近正常。

但了這裡,她敏銳覺察到,患者的這次心律失常與屏氣動作密不可分。

做好搶救一切準備後,她讓患者再次嘗試一下屏氣。這一次,是在動態心電圖下。所以,大家已經沒有之前那般擔心。

果然,十幾秒後心電圖就出現了明顯的心律不齊,進而有了早搏。

不能再繼續了!薛醫生讓患者立即停止屏氣,大口呼吸。

患者的心臟一定有大問題!有了這個判斷的薛醫生,立即要求外科醫生給患者開了心臟彩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以及冠脈造影。同時,推遲原定第二天的手術計劃。

第二天,所有結果出來後,確認這個患者的心臟的一根血管堵了近一半。如果不勞累、不乏氧,這個心臟一般不會有什麼症狀。之所以在屏氣實驗中有症狀,就是因為屏氣動作導致了乏氧的結果。

搞清楚原因後,系統地調整了患者的心肌氧供和耐受性,手術於幾天後擇期進行了。

手術中,麻醉科高度重視、精細調整,手術順利完成。

經過這件事,麻醉科統一認識:有心臟問題的,謹慎做屏氣實驗。做屏氣實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心電圖變化或者患者有沒有異常。

對於患者來說,如果心臟不好,醫生要求做屏氣動作前一定要及時告知心臟問題。

不能以為醫生很神、什麼都知道,醫生也需要尋根溯源一項一項找原因。

如果拿自己的生命安全當賭注去測試醫生水平,這種行為是不是有點那什麼?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