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與寶馬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從2019在江蘇張家港啟動,距今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個年頭,在電動化如火如荼的這幾年,蔚小理等新勢力都混成了老牌新勢力,根基越來越穩固,自主品牌新能源品牌也是靠著電動化瘋狂搶占合資品牌市場,就連奔馳和吉利合作的smart都帶來了兩款電動車型,作為直接競爭對手的國產電動MINI如今終於是有了新消息。
日前,全新國產 MINI COOPER EV 在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工廠正式量產下線。按照規劃,兩款純電動MINI車型,包括一款全新的三門MINI Cooper和一款全新的MINI緊湊型跨界車計劃在光束汽車工廠相繼投產,供應國際和國內市場,國產MINI純電動車型將於2024年出口海外市場。
關於新車的銷售模式和定價,「汽扯扒談」從接近寶馬內部的人士獲悉,此前雙方就表示未來將不建立新的銷售網絡,光束汽車的產品將按品牌採用各自既有銷售和服務網絡,這有利於雙方穩固與既有經銷商的合作,同時讓合資企業專注於核心價值。定價方面,也會參考直接競爭對手smart#1。後者的售價區間為17.90-28.49萬元。
下線為何如此低調?
作為長城與寶馬的重磅合作車型,國產電動MINI的下線顯得過於低調了,長城和MINI官方並未進行大肆宣傳,目前僅有部分博主爆出了下線活動,這和此前吉利與奔馳合作的電動smart大相逕庭,這也不免讓人懷疑其把主要市場放在了海外市場。
同時通過下線宣傳標語走向全球以及產品力來看,國產電動MINI未來應該也是把主戰場放在了海外市場。
產品力方面,有網友曝光了一張全新國產MINI的實車圖,從圖片中看,其延續了海外版的設計語言,依舊是比較小巧可愛的外觀造型,而在尾部左下角新增加了「光束汽車」的logo,網友開玩笑說:提了車第一步就先扣標。
內飾是新車的亮點所在,與特斯拉Model 3相似,它也取消了傳統儀錶盤,但在駕駛員前方設有HUD抬頭顯示,以方便駕駛員實時查看車速、導航等信息。
寶馬官方公布的數據是,電動化後的MINI Cooper SE輸出功率為160千瓦/218馬力,最大扭矩為330牛米,百公里加速僅需6.7秒,續航里程為402公里(WLTP);而一般的MINI Cooper E的最大輸出為180馬力左右,純電續航里程約300公里(WLTP)左右。
作為參考,同樣走都市時尚路線的 Smart 精靈#1,採用66kwh電池,最大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60km,百公里加速時間同樣可以做到6.7秒。因此電動MINI的產品力並不是很突出,未來選擇將海外市場作為主戰場也在情理之中。
MINI不會複製smart模式
在過去的3年里,smart進行了品牌煥新、產品煥新、從燃油全面轉型到電動,再到smart精靈#1和smart精靈#3的推出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也讓其在國內市場收穫頗豐。10月初,smart 汽車宣布 9 月在中國交付 2621 台新車,累計已交付 42866 台。
全球市場方面,繼德國、法國、瑞士、西班牙之後,smart 精靈#1 已於 9 月在義大利、英國(右舵版)上市並開啟交付。隨著歐洲銷量穩步提升,smart 第三季度共交付逾 1.5 萬台新車。
不過同樣是合資模式,寶馬和奔馳卻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中smart電動車型採用了吉利的電動架構,電動化與智能化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吉利,而寶馬顯然不想把靈魂交給別人。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今年慕尼黑車展上對中國媒體表示,我們目前不會做的是,將其他企業打造的平台直接用到 MINI 或 BMW 上,這種拿來主義並不是寶馬最擅長的事情。我們需要合作開發,合作製造,合作銷售,這跟拿來主義完全不一樣,我們跟光束汽車就是這樣的關係。
所以與奔馳只想要市場的情況不同,寶馬更想把靈魂握在自己手裡,另外長城此前也曾表示,與寶馬 MINI 的合作是技術合資而不是產品合資。這也意味著從產品開發上,國產電動MINI就更加適合全球市場,而不是單純滿足國內市場「便宜大碗」的普世需求。
齊普策表示,寶馬擅長的是每一個品牌的車都有它的個性,MINI 是有個性的車,勞斯萊斯是,BMW 摩托車是,BMW 品牌也是如此,它的個性是買不來的。所以寶馬對使用其他家平台技術都是排斥的心理。這也說明,MINI 不會複製吉利 smart 模式。
汽車行業分析師劉明表示,由於此前冰淇淋事件,MINI品牌形象受挫,再加上國內電動市場內卷嚴重,作為後來者的國產電動MINI選擇側重海外市場也是情理之中,一方面可以避開激烈競爭,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國內新能源供應鏈優勢快速搶占海外市場,對於寶馬來說還是好處多多。
從目前國產電動MINI產品力來看,其不僅和smart 精靈#1有一定的差距,玩性價比也比不過海豚、歐拉等國產電動品牌車型,其選擇把海外市場作為主戰場也是想憑藉操控與個性樹立起電動化標籤,不學smart模式,主要寶馬還是想把靈魂握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