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婚登場所營造特有的浪漫。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隨著結婚人數下降,婚嫁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和挑戰。如何直面困境走出一條創新之路?近日舉行的「2024婚嫁行業發展交流論壇」進行了全面探討,試圖在全新環境中開闢新的解法和道路。
本次活動由寧波市婚慶行業協會主辦,邀請了長三角區域婚慶協會負責人、行業專家共同分享關於婚慶行業的發展主旨、成果彙報、行業資源、經營理念、轉型成長、品牌升級等方面內容。
要以人為本開展服務
寧波市婚慶行業協會會長沙勇從媒體人轉型成為地產商人,現在又從事婚慶行業,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要想搞好這個產業,以人為本是根本。
「寧波製造業在全國名氣很大,實力也很強。不過,在服務業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沙勇在論壇上強調,婚慶行業和婚嫁產業屬於強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了房地產、裝修、家用電器、家具用品、汽車行業、服裝首飾等眾多產業,在全國有近20萬億元的產業規模,屬於國民經濟中很重要的一環。
沙勇認為,婚慶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單打獨鬥不可能有好的前途,需要整合平台經濟和上下游產業鏈,實行合伙人制度,才有可能重新走出一條創新發展的道路。
「說到底,這是一個非標的服務行業,每對新人的情況和條件不一樣,每場婚禮也都有各自獨特的記憶。」沙勇認為,把產業做大做強的前提是用心服務。「結婚率和生育率下降是一個客觀事實,我們要做的就是守住底線奮勇向前。」
沙勇表示,他將利用婚慶協會的力量,集合房地產、裝修、家電等不同行業優勢,打造立體化的婚嫁全鏈條服務體系。「做我們這行的,人脈關係和資源優勢還是有的,要把這些優勢利用起來,為會員單位打造賦能平台,也讓更多新人可以有放心的選擇。」
「婚登+文旅」是大勢所趨
湖州市婚慶行業協會會長沈立結合當地特色闡述了如何實施「婚登+文旅」互相賦能的做法。
「近年來,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快速,文旅業內部產品和經營模式不斷創新。其中,『婚嫁+文旅』就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文旅延長了婚嫁產業的內容和範圍,婚嫁產業則為旅遊目的地植入了更豐富的業態,二者融合是消費升級的需要和趨勢。」沈立認為,每個地方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文旅項目,通過婚慶和文旅產業有機融合,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婚姻登記場所,通過「微旅行」,把生態、文化、旅遊、攝影這些元素集合起來,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地方生態。
「我們培植婚旅產業發展新業態,建設南潯新型城市功能消費引領區,推動甜蜜經濟、愛情經濟、美麗經濟發展。」沈立介紹,通過打造江南特色農田、一根絲文化、古鎮體驗、水上樂園等,建立起富有湖州特色的婚慶儀式感。
寧波具有「十里紅妝」這樣的大IP,在這方面擁有更多可能性和多種場景,寧波的特色婚登場所也有了長足發展。
「三江口作為寧波城市的核心地帶,完全可以圍繞其中做一系列推廣和創意。」寧波市婚慶協會秘書長葛煒波設想了這樣一個場景:新人乘坐地鐵,遊覽三江口景色,同時進行戶外影像拍攝,之後來到城隍廟,在富有古韻的場景進行婚姻登記,彼此簽下一生的誓約。既是文化的傳承,又有浪漫的情懷。
葛煒波認為,之前說起旅拍動不動就出國,其實我們身邊同樣有令人感動的場景。國家目前實行了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政策,只要新人一方在寧波居住或者工作,就能進行婚姻登記。婚嫁產業應該更多元化、細分化,讓儀式感更足。同時,可以將寧波的歷史文化輸出,擴大城市的影響力。
傳統文化日漸受青睞
結婚儀式在整個婚慶產業中屬於核心位置。如今,舉辦婚禮的場所發生了很大變化,從之前的高星級酒店逐漸向一站式婚禮堂、戶外婚禮舉辦地等轉變。
本次論壇舉辦地愛上LOVE藝術中心,就是從之前的影院改造而來,擁有十幾個風格各異的主題婚禮廳。目前,寧波類似的一站式婚禮堂已有近10個,每年為眾多新人提供多元的選擇。
寶格利廷&理想禧宴運營總監王凌宇認為,婚禮堂的運營要實現「天時地利人和」的三結合,要把客戶、產品、團隊有機結合起來,完成差異化競爭。
「如今,新人對於場地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都有獨特的想法。因此,建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是業內的共識。」王凌宇指出,重視線下渠道的充分挖掘,以小區為單位建立渠道根據點,尋找意見領袖,建立利益與情感共同體,精細化維護才是長遠發展之計。
而一個優秀的場景設計,也會給新人難忘的記憶,通過社交媒體的傳播,更能給行業帶來良好口碑。
資深婚禮設計師JACKY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向與會人士展示了總體視覺藝術在婚禮場景設計上的應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傳統文化被越來越多的新人所接受,以「十里紅妝」「宋韻文化」為代表的寧波本土婚慶文化,正在成為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記者 毛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