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16歲登基70歲去世,打了43年仗,為讓兒子接班不惜殺掉老婆

2022-08-04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此皇帝16歲登基70歲去世,打了43年仗,為讓兒子接班不惜殺掉老婆

中國最出名的皇帝有兩位,就是秦皇漢武。秦始皇出名,因為他統一了中國,成為中國第一個當皇帝的人。此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都在他開闢的制度下演進。漢武帝出名,因為他開拓疆域,打敗匈奴,奠定了此後中國歷史版圖的大致格局。今天,咱們先聊一聊漢武帝。

公元前141年3月21日漢武帝劉徹登基,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時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

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等。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皇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打擊地方豪強,他設置十三州部刺史,京師七郡另設司隸校尉監察,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

漢武帝一生最重要的事業,就是抗擊匈奴。匈奴這個游牧民族,早在先秦時期就遊牧在中國北部。那時,河套地區,內蒙古,外蒙古地方都是匈奴的天下。北方國家不斷受到匈奴的襲擾,真是不勝其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一勞永逸不再受匈奴的氣,就派大將蒙恬去北方修長城。想把匈奴擋在長城外。秦始皇這麼牛氣的皇帝,輕鬆滅了六國,可是面對匈奴,也只能是修長城消極抵禦。可見,匈奴絕不是好對付的。

漢武帝先後派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等等十數次出征匈奴,終於把匈奴打殘,打得從祁連山逃走,逃向遙遠的西方和北方。當時有一首歌,形容匈奴被漢武帝打敗後的慘狀:「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為了徹底打敗匈奴,讓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以舉國之力發動了規模宏大的漠北之戰。據史料記載,在這次戰爭中,大漢王朝的軍隊集中10萬精銳騎兵,並且還配備了10萬步兵,遠程進攻盤踞在漠北的匈奴。結果大獲全勝,漢軍一共消滅9萬匈奴人,並且將匈奴人的後勤糧食,如輜重和牛羊等全部帶走,並且還燒毀了城池。這一戰可是大為削減了匈奴軍隊的勢力,使得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南下入侵。

作為封建王朝最出色的君王之一,漢武帝通過自己的雙手,打造出了一個強盛的漢王朝,在位五十四年,整整四十三年都是在戰爭中度過,還開闢了疆域,擴大了國土面積,功績極高,沒有國家有勇氣前來單挑漢朝。儘管晚年的巫蠱之禍致使劉徹父子二人自相殘殺,成為劉徹一大人生污點,無奈之下他立少子劉弗陵為接班人。鑒於呂后亂政的前車之鑑,漢武帝竟殘忍地殺掉了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013eb7ade179a344e7e3edcc3fabafe.html